“能击毙10个吕布”的明清最强武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17

“能击毙10个吕布”的明清最强武器?

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当穿着红制服、手持燧发枪的英国士兵见到敌人——盘着大辫子、穿着粗布褂的清朝绿营兵勇时,一定对清兵手中的武器恍如隔世:因为,清兵手中的鸟枪(火绳枪),是英国士兵爷爷的爷爷使用过的古董枪。

图:清军鸟枪射击梯队

英军这时装备的是世界最先进的两种前装滑膛枪:1、伯克式燧发枪,射程200米,射速每分钟2-3发;2、布伦士威克式击发枪,射程300米,射速每分钟3-4发。而清军鸟枪,有效射程100米,射速每分钟1-2发。注意,因为采用的是火绳点火,所以风雨天效能几乎为零。

图:鸦片战争中的英军装备

从射程、射速和性能来说,战场上的一个英国士兵,大致可以顶五个清兵。

就算这样,清军中鸟枪的装备率也只有50%,另外50%的兵勇手持大刀弓矢,以及少数两人才能操作的抬枪。

图:清军鸟枪

更为无语的是,因为清朝没有武器年限更新制度,很多鸟枪的使用年限长的惊人,鸦片战争中最长的一支鸟枪记录是:康熙年间制作,整整160多年没更换过。

武器如此,战争结局可想而知。英国将领对清兵战斗力的总体评价是:“公正的说,他们的将领足够勇敢,但武器和战术过于幼稚可笑。”

那么,为何清朝对鸟枪如此执着?因为鸟枪当年实在太惊艳了。

二、

清朝鸟枪的原型和工艺,来自明朝(明人称为鸟铳),是明军中最厉害的单兵武器。

嘉靖年间,明军打了一场双屿岛战役,剿灭了岛上的倭寇,缴获到几只来自葡萄牙人的火绳枪,经复制后开始装备军中,因为枪口大小如鸟嘴,故称为鸟铳,又称鸟嘴铳。

图:明军普遍配备的鸟铳和佛郎机

鸟铳形状已经类似现代步枪,有铁制的细长枪管,弧形的手托,准星,扳机,靠燃烧的火绳来点燃火药,喷射铅制的弹丸。鸟铳射程远(最远可达200米),准度高,杀伤力大,是十五、十六世纪世界上最新式的单兵武器。

抗倭名将戚继光对它的评价相当高:“诸器之中,鸟铳第一。”

而明人叶权在笔记《贤博编》记载过他亲眼目睹的“鸟嘴铳”(火绳枪)威力,惊叹道:“三国时,斗将令有此,虽十吕布可毙也!”

图:吕布躺枪

意思就是:就算炮灰级的潘凤带一支鸟铳上阵,也可以轻松击毙天下无敌的吕布。

叶权的脑洞开的够大,但穿越这事,只适合往前穿不能往后穿,鸟铳能在前朝“击毙十个吕布”,却不能击毙后世一个侵略者的士兵。

对于明军的鸟铳和大炮,满清骑兵吃够了苦头,当然知道这个军中利器的优越。奇怪的是,对于如此重要的国防利器,为何清朝二百年来不思改进?

图:《满洲实录》:八旗军与明军对阵图,用火器迎击的是明军,,三眼铳收在第一排放射,第二排的鸟铳手正在装填。

要知道,鸦片战争中清兵的鸟枪甚至不如明朝的:铁质更差(容易炸膛)、枪身更笨重(长达2.01米)、有效射程更近(从近300米退化成100米)。1840年4月4日《澳门新闻纸》上这样记载:“中国之火枪,系铸成之枪管,常有炸裂之危险,是以兵丁鸟枪多有厌恶施放。”

清朝皇帝都是傻子吗?

三、

清朝皇帝当然不是傻子,当然知道鸟枪的好处,就因为威力太大,所以清朝对鸟枪的管制也最严密:万一兵工秘密泄露到民间,怎么得了?

鉴于此,清朝的武备制度严密到极致,拿鸟枪来说,虽然名称多达几十种,但功效大同小异,主要样式、尺寸、工艺规定得很死。对工匠来说,你想发明创新?对不起,没门,轻则不予报销,重则抓起来坐牢。

而另一个滑稽的事实是:清朝其实也有优秀的枪支。

从清朝文献记载来看,清朝最好的枪是御用枪,也就是皇帝专用枪,在道光年间已经有英国制造的燧发枪。道光皇帝自己,就曾在年少时用御用鸟枪击毙过造反的教徒。但绝大多数时间里,最好的御用枪,都是皇帝用来打猎的。

图:道光皇帝御用枪

比御用枪次一等的是皇帝赐给皇族、功臣的国外贡枪,因为是御赐品,自然恭恭敬敬束之高阁;第三等是护卫京都的京营八旗的枪,第四等是驻防各省八旗军的枪,最末一等,才是散布全国的绿营所用之枪。

清朝统治者的逻辑是:最好的武器留给最亲信的部队用,始终在武器上压过不那么可靠的部队一头。比如驻防各省的八旗军,其重要职能之一就是监督绿营,无他,绿营士兵皆汉人。

图:八旗军鸟枪手

从统治者的角度看,这当然很合理,但结果却很荒唐:当强悍的外敌入侵时,却往往是拿着最差装备的绿营来迎敌。

除了枪,大炮也是一样。比如炮弹中威力巨大的“开花弹”,早在明末清初,“开花弹”已经大面积引入中国,但清朝入主中国后,把这种威力巨大的炮弹限制在御林军手中,甚至久而久之丧失了制作方法,当时前线的官军只有实心弹一种炮弹,根本不知“开花弹”为何物。

图:清军大炮

直到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督师西征新疆,在陕西凤翔发现明朝的“开花弹”,无限感慨道:“利器之入中国三百年矣,使当时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

器不如人,只是借口,“人不留心”才是死结。

四、

鸦片战争的英雄林则徐,属于第一批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官员之一,他曾组织了一批翻译,从外国资料上试图了解英国,却仍然对世界懵懂不知。

图: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兴致勃勃总结道:“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皆非所娴。一扑不能复起,所以陆上无所作为”,意思就是:英国士兵腿脚僵直,不能弯曲,一旦倒地就爬不起身。除了枪炮厉害,英国兵的战斗力等同于上岸的乌龟!

道光皇帝自然大喜啊,几次三番命前方将领想办法把英兵从军舰上诱出,在陆地上轻松击溃这些倒地就爬不起来的无能之兵……

图:鸦片战争,一场不对等的战争

无独有偶,想起抗战时期,擅长游击的八路军战士和日军第一次交手,战士中普遍流传这个说法:日军穿着笨重的军靴,爬山最不擅长,一旦把日军引诱到山上他们就寸步难行。但实际战场上,八路军大吃一惊的发现日军士兵虽然穿着皮靴,爬山作战的灵活程度却丝毫不比自己差,他们不了解,日军训练科目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山地战。

中国最伟大的兵法家孙子说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