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陆军总军列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5


二战时期,日本陆军的军事力量中,关东军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其历史可追溯到1919年4月12日,最初作为旅顺市(今大连市旅顺口区)的军事组织。1942年10月1日,关东军晋升为“总军”级别,标志着其战略地位的提升。直到1945年8月19日,随着战争的结束,该军在长春市(今吉林省)正式撤销。


总司令部的变迁

    1919-1931年:旅顺
    1931-1932年:沈阳
    1932-1945年:长春、通化

核心指挥官

    立花小一郎、河合操、尾野实信等,以及两次执掌的梅津美治郎
    滨面又助、福原佳哉、笠原幸雄等,以及两次担任参谋长的秦彦三郎
    其他副参谋长及参谋长包括冈村宁次、板垣征四郎等

高级将领的更迭

    1939年9月7日,远藤三郎少将接任
    秦彦三郎在1940年3月9日至1942年7月1日期间担任重要职务
    吉冈安直、绫部橘树等相继担任要职

1945年8月19日之前,田村义富、松村知胜等相继担任总司令职务,而四手井纲正则在1945年7月殉职于飞机事故。


关东军的成立区域最初围绕南满铁路,随着九一八事变扩展至中国东北,并受日本大本营直接指挥。其下辖包括众多师团、守备队、坦克团等,具体细节见1941年至1945年期间的编制变化。


军事指挥机构

    第22野战高射炮队司令部、关东第1特别警卫队、第58军、第111师团等,均曾是关东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2年10月1日后,武田功、大越兼二和浅田三郎担任重要职务

关东军的总部地址在战争期间几经迁移,最终于1939年9月至1945年9月驻扎在中国南京市(今江苏省)。其高层将领如西尾寿造、板垣征四郎等在那段时期担任过总司令或参谋总长。


其他军区

    上海陆军部长(副参谋总长兼任)的高级军官,如永津佐比重、川本芳太郎等,负责指挥华北地区和日据台湾等地区的军事力量
    南方军的序列中,包括第2军、第5师团等,部署在东南亚,直接听命于日本大本营

这些军事组织的成立、废止日期、代号和投降地等信息,反映了日本陆军在二战期间的扩张与收缩,以及最终的战败命运。每个机构背后,都是无数士兵和军事策略的交织,构成了这段历史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