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表示随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8

1. 求文言文注解100个 (随便什么文章的,越短越好)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古音为shí)。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1伯乐: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 2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辱: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3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吗)一同死在马厩(jiù)里。。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骈死:并列死。 4一食:吃一顿。 5食:同“饲”,喂养。 6故:所以 7于:在。 8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马夫 9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枥:马棚、马厩 10不以千里称也:意思是不以千里马著称,即人们并不认识这是千里马。 11以:把。 12一食:吃一顿。食,吃。 13或:有时 14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5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16其:指千里马,代词。 17是:这样,指示代词。 18能:才能。 19外见:表现在外面 见:通“现”,表现;显现。 20且:犹,尚且。 21 欲:想要。 22 等:等同,一样。 23 不可得:都做不到。 24 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5 策之:鞭打马。 26策:名词,马鞭。前后有名词时,策字名词活用作动词。 27之:指千里马,代词。 28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办法。 29 道:正确的方法。 30 食之:食,通“饲”,喂养它。 31 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32 材:通“ 才 ”,才能。 33 鸣:马叫, 之:无意义。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34 临:面对 35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36 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 37 其(2):恐怕,表推测 38 邪:同“ 耶 ”,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39虽:故虽(即使)有名马 虽(虽然)有千里之能 40知:懂得。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喻指像千里马一样的人才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喻指识别像千里马一样的人才 辱——辱没 骈—两马并驾 称——称为 一食——吃一顿 食马者——“食”.通“饲”,.本文指埋没人才的人 才美——才能,美貌 见——显现出来,“见”通“现” 等——等同,一样 常——普通的 是——这种,作代词 策之——驱使 (执)策——打马的鞭子 道——方法 尽——竭尽 材——“材”通“才”,才能 鸣——鸣叫 通——通晓 执——拿着 临——面对着 知——识别,了解

而(而伯乐不常有)——表转折,但是(语气较重);却(语气较轻) 故——因此 于——在 之——结构助词,的 以——凭借 虽——即使(故虽有名马);虽然(虽有千里之能) 或——有时 其——代“千里马” 安——怎么 (策)之——作代词,代千里马 以——按照 (鸣)之——助词,补充音节,无意义 而(执策而临之)——表修饰

2. 文言文中表示懂得满足的句子

1 《老子-俭欲第四十六》: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快乐的。

2 《知足诗》北宋 邵雍 :

无忧无虑又无求,何必斤斤计小筹?

明月清风随意取,青山绿水任遨游。

知足胜过长生药,克己乐为孺子牛。

切莫得陇犹望蜀,神怡梦稳慢白头。

3. 文言文中表示“可以”“能”的词

文言文,主要是通过能愿动词来表示“可以”和“能”。

在文言文中的能愿动词有:“愿”、“欲”、“敢”、“肯”;“获”、“能”、“得”;“可”、“足”等,它们通常表示四种意义,即:1、表示可能:能、能够、会、可、可能、可以、得以;2、表示意愿:愿意、乐意、情愿、肯、要、愿、想要、要想、敢、敢于、乐于;3、表示必要:应、应该、应当、得(dei)、该、当、须得、犯得着、犯不着、理当;4、表示估价:值得、便于、难于、难以、易于。 以下例句,就是能愿动词表示“可以”和“能”的例子,仅供参考!! ○原文:《左传·定公元年》:季孙愿与子从政。

译文:季孙愿和您一起参与政事。 解析:本例主语“季孙”是施事主语,表主观愿望。

能愿动词“愿”,所带谓词性词宾语,而能愿动词“愿”可以解读为:可以、能。 ○原文:《荀子·大略》:齐人欲伐鲁,忌卞庄子,不敢过卞。

译文:齐国人想攻鲁国,但畏惧卞庄子,所以不敢经过卞地。 解析:本例中的主语“齐人”是施事主语,能愿动词“敢”所带谓词性宾语“过卞”,而能愿动词“敢”可解读为:可以、能。

○原文:《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 译文:假如我能够善终,上天可依礼而懊悔并撤回加于许国的祸害,宁可许公再来治理他的国家。

解析:本例中的主语“寡人”是郑庄公的自称,能愿动词“得”所带谓词性宾语“没于地”,而能愿动词“得”可解读为:能、可以。 ○原文:《左传·昭公三年》:大叔曰:“吉贱,不获来,畏大国,尊夫人也。”

译文:大叔说:“吉的地位低下,不能前来,这是害怕大国、尊敬夫人”。 解析:本例中的主语“吉”是大叔的自称,他之所以不能来,是身份决定的,在这里“吉”也不是施事。

能愿动词“获”所带谓词性宾语“来”。而能愿动词“获”可解读为:能;“不获来”表示“不能来”。

○原文:《榖梁传·隐公元年》: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 译文:周王畿内的诸侯,没有天子的命令,不能随意出国拜会诸侯。

解析:本例中的主语“诸侯”不是施事,能愿动词“得”所带谓词性宾语“出会诸侯”。而能愿动词“得”可解读为:可以、能。

4. 找古文,表达不随便贪利的解释

《庄子》讲黄雀在后的。 庄子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庄周反入,三月不庭。蔺且从而问之:“夫子何为顷间甚不庭乎?” 庄子曰:“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且吾闻诸夫子曰:‘入其俗,从其令。’今吾游于雕陵而忘吾身,异鹊感吾颡,游于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吾为戮,吾所以不庭也。”(外篇·山木第二十)

[参考译文]

庄子在雕陵栗树林里游玩,看见一只奇异的怪鹊从南方飞来,翅膀宽达七尺,眼睛大若一寸,碰着庄子的额头而停歇在果树林里。庄子说:“这是什么鸟呀,翅膀大却不能远飞,眼睛大视力却不敏锐?”于是提起衣裳快步上前,拿着弹弓静静地等待着时机。这时突然看见一只蝉,正在浓密的树荫里美美地休息而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一只螳螂用树叶作隐蔽打算见机扑上去捕捉蝉,螳螂眼看即将得手而忘掉了自己形体的存在;那只怪鹊紧随其后认为那是极好的时机,眼看即将捕到螳螂而又丧失了自身的真性。庄子惊恐而警惕地说:“啊,世上的物类原本就是这样相互牵累、相互争夺的,两种物类之间也总是以利相召引!”庄子于是扔掉弹弓转身快步而去,看守栗园的人大惑不解地在后面追着责问。庄子返回家中,整整三天心情很不好。弟子蔺且跟随一旁问道:“先生为什么这几天来一直很不高兴呢?”庄子说:“我留意外物的形体却忘记了自身的安危,观赏于混浊的流水却迷惑于清澈的水潭。而且我从老聃老师那里听说:‘每到一个地方,就要遵从那里的习惯与禁忌。’如今我来到雕陵栗园便忘却了自身的安危,奇异的怪鹊碰上了我的额头,游玩于果林时又丧失了自身的真性,管园的人不理解我又进而侮辱我,因此我感到很不愉快。”

5. 表示随便地看词语

表示向四周看(环视)(环顾)

表示向下看(俯视)(鸟瞰)

表示向远处看(远望)(远眺)

表示向上看(仰望)

表示恭敬地看(瞻仰)

表示注意力集中看(注视)(端详)

表示粗略的看(浏览)

表示偷偷地看(窥视)

表示看不起地看(轻视)(蔑视)

表示不值得地看(不屑一顾)

表示照应地看(看护)(照看)

表示生气地看(怒视)(瞪)

表示斜眼看(瞥)

表示拜访地看(探望)

表示上级查看(视察)

表示仔细地看(观察)

表示回过头看(回眸)

表示注意地看(注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