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撰写——你不可或缺的职场软技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记得刚工作那会,项目经理让我写会议纪要,那时候心高气盛啊,”这事儿不适合我,我打字太慢了,做不好做不好🌚”。 心态无非就是这个随便谁都可以完成的日常琐事,为什么需要我,我是你的贴身文秘吗?

后来才知道会议纪要背后的蕴含的意义,会议纪要考验了你在短时间内 逻辑思维 和 抓重点 的能力,个中好手可谓 才思敏捷、耳明手快 !!

随着岗位角色的变化,笔者经历过各式各类的会议,若非主持和演示,还是会坚持自己完成会议纪要。此文主要工作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也是一次总结与归纳,希望有缘人可在阅后有所收获。

会议纪要不是一门大学问,但是你职场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门课!

下面我从完整的会议纪要生命周期展开论述。

首先,会议纪要的记录者往往不是会议的发起者,因为在会议中充当重要角色的人员通常没有精力做一份完整的会议纪要,他们通常忙着控场或演讲。

如果你要参加一个近乎陌生的会议,千万不要等到拿起本子记录时,才想起来去问这是什么会议?因为你获得的信息量相对少,所以在会前就必须前方百计问清楚本次会议的主题,参会部门、参会人员及职责等;

否则你的会议纪要只能是简单的流水账,缺乏逻辑、毫无重点、抓不住核心结论,最后呈现给读者的结果就是一个“你感觉”、“你认为”重要的词汇堆砌的文本,失去了会议纪要的初衷。

我们先来看看会议纪要的定义 : 会议纪要是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对会议的主要内容及议定的事项,经过归纳整理的、需要贯彻执行或公布于公司的具有指导性的文件(百度百科) 。

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是会议纪要的基础素材和会议现场的原始性复盘材料。会议现场需要保证整个会议记录的完备性,并做适量程度的归纳、整理, 适当在会前根据会议重点内容列明提纲将大幅提高效率 。

我们平时写会议纪要时,常把重点放在记录会议过程和细节,而不是结果上,这样会导致记录的信息太多,最重要的信息反而被淹没。而事实上,要写好会议纪要,必须 先理解会议的最终目标 。

开会 不是为了过程 , 而是为了成果 。一来是 统一认识 ,对于这次会议的核心主题达成了一致。二是 推进行动 ,对于下一步大家如何推进工作明确了方向和计划。

针对这两个目标,我们需要涵盖三个部分的内容:

这是会议纪要的重难点也是重灾区,常发生无逻辑的流水式记录。这理要求将整个会议过程按照议题分类描述,切勿被发言顺序影响,集成发言记录。争取不遗漏任何一个重点,在编写纪要同事需要关注现场发言,可用“关键字”法减少现场记录时间段对于“接受信息的”的影响。 尽量精炼地提取与会者表达的核心内容,使用书面性语言代替口语表达,增加纪要的可读性。

结论这一块需要从【与会决策领导】或【主持人】的总结陈词中去抓取和提炼,因为他们的陈词往往代表着现场会议的导向和最终结果。如果当场会议未有主持人或相关决策人做出总结,则需要纪要撰稿人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总结,会后与相关负责人进行确认。悬而未决的议题记录未尽原因,讨论中间性结果,便于下次开启时追溯。

此部分可以事为主体,列出需要完成的工作及对应的负责人,要求的时间计划;所有工作项的拆分颗粒度尽量精确到人,避免工作项之间有交叉重复的内容。此部分可作为会后工作跟踪的重要材料,是目标二的主要体现。

会议纪在当天完成,才能确保内容的准确度。 别以为你的记性有多好 ,当天没有完成的会议纪要,在日后整理时将会十分痛苦并且缺失大部分细节。

会议纪要整理结束后需发送与当天所有与会人确认,确保所有与会人达成共识,载体通常为工作邮件,同时有备忘之用(避免后续对于会议结论的不必要争议)。

在任务项优先级分类上,会议纪要往往在别的工作事项面前显得无足轻重。笔者并不赞同将会议纪要的优先级提高至所有任务之前,但是 在会议当天,请务必完成此项工作(不论多晚),多年后你会感谢现在的咬牙坚持。

寥寥几笔,略显稚嫩,欢迎斧正,不胜感激~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