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课堂观察量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量表

1.什么是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是通过研究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确定合理的观察点,在收集客观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为更好地改善课堂教学而开发的一种工具。

2.课堂观察与课堂观察量表的关系

课堂观察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堂观察是通过课堂观察量表详细记录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教学等多维度各观察点的实际教学情况。

3. 课堂观察量表的记录方式

课堂观察量表有两种记录方式:一种是定性记录,另一种是定量记录。无论采用哪一种记录方式都便于课后更科学地研究教学活动。

例如:“教学时间如何分配?”是定量评价,应给出相应的数字。“是否促进全体学生自主学习?”属于定性评价,应给出“优秀、良好、一般”等评价。

4.课堂观察量表的作用

课堂观察量表的作用:首先,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如:完善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教学能力、教态等专业素养)。其次,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最后,帮助教师更好地研究最佳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课堂观察量表的主要特点

课堂教学研究行为的系统化、课堂教学研究内容的标准化、课堂教学研究过程的规范化、课堂教学研究结果呈现的客观化、课堂教学研究实施的团队化。

二、课堂观察量表的内容

第一,课堂教学研究行为的系统化

课堂观察是由:确定观察目的和内容、选择观察对象和观察方法、研制观察量表、记录观察事件、处理观察资料与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行为要素构成的课堂教学研究行为系统。

维度一:学生学习

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主动建构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状态、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与生成状态等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学生学习是课堂观察要诠释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通过不同视角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主要是针对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处于怎样的学习状态、学习的结果等问题进行课堂观察。

详见:“学生学习活动等级量表”。

第二,课堂教学研究内容的标准化

课堂观察的内容:由学生、教师、课程、课堂文化等要素构成了比较精细化的课堂教学研究的内容结构。

维度二:教师教学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教师的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

通过不同视角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观察主要是针对教师是怎么教的?、教的怎么样?、教的效果如何等问题进行数据分析。

详见:“教师教学行为等级量表”。

教师与学生互动: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主动建构者,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指导者、引导者。学生的参与状态、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状态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与生成状态等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课堂观察要诠释和解决的基本问题。

详见:“师生互动等级量表”。

维度三: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客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依据,是教与学有效性的重要参照标准;

通过不同视角对课程性质的观察主要是针对课程目标、内容的认识、理解、把握和运用,课程的实施、评价和课程资源预设和生成等问题。

详见:以“课程资源”为主的等级量表。

维度四: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关注的是整个课堂的状态是怎么样的、课堂中学生各要素多重对话、互相交织、彼此渗透,对有效教学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通过不同对课堂文化的观察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状态、学生的参与状态、教学的新意与特色等问题。

详见:以“学生课堂行为”为主的等级量表。

三、课堂观察量表的分析

1.采用课堂观察量表的优势

使课堂教学研究行为的系统化

使课堂教学研究内容的标准化

使课堂教学研究过程的规范化

使课堂教学研究结果呈现的客观化

使课堂教学研究实施的团队化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课堂观察量表的实施策略

第一,科学有效的实施课堂观察

全面科学认识和把握课堂观察的特征,确定科学、有效的观察点。遵循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明确观察目的、选择可行的观察视角和观察点、选择可行的观察方法和工具、真实地记录观察事件、客观呈现观察结果、作出明确分析、诊断结论)。

第二,正确选择不同的观察类型

课堂活动全息观察、关键问题聚焦观察、依据价值标准评判观察、现场情境描述性观察、典型个体追踪观察、视频教研精细观察、教学细节自主观察等。

第三,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进行有机的结合。

3.使用课堂观察量表注意的事项

第一,课堂观察是研究的起点。要研究学校问题,改进教学工作,必须坚持深入课堂,长期作深入细致的观察。

第二,要做好课堂观察,仅有方法、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调整观察视角,改进思维方式。

第三,定量观察问题及局限:对被观察者干扰,行为改变;测评标准漂移;不稳定性;缺乏弹性或表面化;定性观察更具灵活性和洞察力;然而耗时多,成本高。因此,需要两者必须进行有机的结合。

第四,课堂观察是研究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或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或方法,也不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全部,更不是包治教学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善于对课堂行为的局部进行分析与诊断,而不善于对课堂事件的整体的、综合的把握。

第五,要完成课堂观察程序需要一定的时间、设备与技术的保障;它还需要形成一个研修的合作共同体,在合作共同体内教师可以进行自由、分享、互动的对话与交流,以确保观察的持续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