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12-17

在夏天经常出现雷电交加的现象,而且是闪电过后几秒至十几秒才听到雷声。

闪电和打雷是由于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云层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当带异种电荷的云层到一定的距离时,正点电荷会吧空气击穿瞬间释放放电,即打雷和闪电。

其实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但是在空气中,光速约每秒30万千米而声音的速度仅每秒340米而已,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光最先到达地面,所以我们最先看到的是闪电。

扩展资料:

雷声是伴随闪电而来的自然现象。

闪电通路中的空气会突然剧烈增热,使它的温度高达15000—20000℃,造成空气急剧膨胀,通道附近的气压可增至一百个大气压以上。

紧接迅速冷却,空气很快收缩,压力减低。这一骤胀骤缩都发生在千分之几秒的短暂时间内,所以在闪电爆发的一刹那间,会产生冲击波。

冲击波以5000米/秒的速度向四面八方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它的能量很快衰减,而波长则逐渐增长。在闪电发生后0.1—0.3秒,冲击波就演变成声波,就形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听到的雷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闪电

百度百科:雷声

百度百科:音速

百度百科:光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25

因为它们在大气中传播的速度相差很大,光每秒大约能走30万公里,而声音只能走340米。因此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

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它们在大气中传播的速度相差很大,因此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光每秒大约能走30万公里,而声音只能走340米。

根据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看到闪电起到听到雷声止,这一段时间的长短,来计算闪电发生处离开我们的距离。假如闪电在西北方,隔10秒听到了雷声,说明这块雷雨距离我们约有3400米远。

扩展资料

闪电若落在近处,我们听到的就是震耳欲聋的轰隆声或撕裂声。闪电若是落在较远处,我们听到的是隆隆不觉的雷鸣声。

这是因为声波受到大气折射和地面物体反射后所发出的回声,闪电若是落在较近处,我们听到的是像大树倒下的声音然后发出爆炸声,这是因为闪电迅速地把空气撕裂发出撕裂声,然后空气突然合拢,摩擦和碰撞出的声音像爆炸声。

别人的见闻,思维是只个人对外界事物的浅显反馈,雷电的形成,或许是“神”的礼花,或许是“蛟龙”的产物,对事物的分析,重在细节,只有看清分子的运动,才能明白万物的结构变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闪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2-06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而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所以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更快。光在空气里每秒钟要走30万公里,用这样的速度,1秒钟可以围绕地球的赤道跑7圈半。声音在空气中每秒约走340米,差不多只有光速的九十万分之一。

扩展资料

闪电形成的过程:

1,肉眼看到的一次闪电,其过程是很复杂的。当雷雨云移到某处时,云的中下部是强大负电荷中心,云底相对的下垫面变成正电荷中心,在云底与地面间形成强大电场。在电荷越积越多,电场越来越强的情况下,云底首先出现大气被强烈电离的一段气柱,称梯级先导。这种电离气柱逐级向地面延伸,每级梯级先导是直径约5米、长50米、电流约100安培的暗淡光柱,它以平均约150000米/秒的高速度一级一级地伸向地面,在离地面5—50米左右时,地面便突然向上回击,回击的通道是从地面到云底,沿着上述梯级先导开辟出的电离通道。

2,回击以5万公里/秒的更高速度从地面驰向云底,发出光亮无比的光柱,历时40微秒,通过电流超过1万安培,这即第一次闪击。相隔百分之几秒之后,从云中一根暗淡光柱,携带巨大电流,沿第一次闪击的路径飞驰向地面,称直窜先导,当它离地面5—50米左右时,地面再向上回击,再形成光亮无比光柱,这即第二次闪击。接着又类似第二次那样产生第三、四次闪击。通常由3—4次闪击构成一次闪电过程。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5秒,在此短时间内,窄狭的闪电通道上要释放巨大的电能,因而形成强烈的爆炸,产生冲击波,然后形成声波向四周传开,这就是雷声或说“打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闪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1-02

雷电是同时发生的,因为光速比声速快很多,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声的。

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 

扩展资料

知道电荷中和作用时会放出大量的光和热,瞬间放出大量的热会将周围的空气加热到30000℃的高温。强烈的电流在空气中通过时,造成沿途的空气突然膨胀,同时推挤周围的空气,使空气产生猛烈的震动,此时所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

光速是指光波或电磁波在真空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发现的自然界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音速是介质中微弱压强扰动的传播速度,其大小因媒质的性质和状态而异。空气中的音速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条件下约为340m/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5个回答  2018-12-10

这是由于光在空气中跑的远远比声音快的缘故。科学家研究表明:声音在空气中1秒钟跑过的长度为300米,而光在空气中1秒钟跑过的长度为300000000米。这就像是缓慢的乌龟和敏捷的兔子赛跑,当兔子早已跑到终点许久了,乌龟才蹒跚爬到。

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是因为光传播的速度比声传播快,所以我们会先看到闪电,几秒后听到轰隆的雷声,但光的传播速度是30万公里/秒,几乎可以不考虑传递时间;声音的速度约330米/秒,

所以如果是看到闪电的光以后两秒钟听到雷声,说明雷电发生在约距离听到者660米处,用这个办法可以判定发生雷电距离自己的距离。

扩展资料

产生雷电的原因:

想要产生雷电,要满足3个条件:1空气中要有足够的水汽;2有使潮湿水汽上升的气流;3 有是潮湿空气上升凝结成水珠或冰晶的气象条件。

雷暴中的主要闪电区域发生在风暴中心部分,空气迅速向上移动(上升气流),温度范围为-15至-25°C(5至-13°F)。

在这个地方,温度和快速向上空气运动的组合产生了超冷云滴(冰点以下的小水滴),小冰晶和霰(软冰雹)的混合物。上升气流带有超冷云滴和非常小的冰晶。与此同时,相当大和更密集的霰,往往会下降或悬浮在上升的空气中。

在降水运动方面的差异会导致碰撞发生。当上升的冰晶与霰弹碰撞时,冰晶带正电荷,霰状物带负电荷。上升气流将带正电的冰晶向上带向风暴云的顶部。较大且较密的霰要么悬浮在雷暴云的中间,要么落在暴风雨的下部。

雷暴云的上部变为带正电,而雷暴云的中下部变为带负电。结果是雷暴云的上部变为带正电,而雷暴云的中下部变为带负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声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播速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