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能力胜于诸葛亮且死后一千多年的血墓无人盗,这人是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1
在三国时代,有一个人能力在诸葛亮之上,这个人就是凤雏庞统。之所以他成名不早,名声不响,与三个人有关系。一是他的叔父庞德公,自已拒绝做官不说,还故作谦虚地把侄子排在孔明之后。二是罗贯中先生。 历史 上的庞统“军师美至,雅气晔晔”,罗先生为了烘托诸葛亮的高大形象,故意将庞统丑化成:“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之人,让孙权“心中不喜”,让刘备“心中亦不悦”,波及读者也不待见他。三是庞士元本人,不爱自我营销,不愿阿谀奉承,喜欢仗义直言,因此不被世俗所容。
个中渊源
庞德公乃襄阳名士,满腹经伦,荆州牧刘表多次恳请他出山,他宁可躬耕田野,也不愿做官。闲暇之时只爱与司马徽、徐庶等名士交往,或弹琴,或读书,怡然自得。庞德公的厌官心理,自然是被朋友所知晓,因此水镜先生、徐庶在给刘备推荐人才时,排在首位的是卧龙孔明。受叔父影响,庞统在出仕问题上比较保守,或者说是清高,有人赏识则士为知已者死,无人赏识则不愿屈身。季汉官员杨戏在《季汉辅臣赞》中描写他"军师美至,雅气晔晔”,说明他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而且气质高雅。而诸葛亮则不同,他善于取悦能给他造势的人,善于在隆中一群农夫中装扮神仙形象,从而为“三顾茅庐"作铺垫,达到扬名立万的目的。

关于庞德公、水镜先生以及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一则古文说得清清楚楚。《襄阳记》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德公,襄阳人。孔明每至其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德操尝造德公,值其度沔,上祀先人墓,德操径入其室,呼德公妻子,使速作黍……”。从文中可以看出,“卧龙、凤雏、水镜先生"都是庞德公取的外号,他能给这些人取外号,并且诸葛亮每次见了他都要拜于床下,而庞德公并不谦让,坦然受拜,可见庞德公名望之高。从亲疏程度上说,若有经天伟地之学,庞德公当先教侄子,再教孔明。这也是庞统可能强于诸葛亮的原因之一。庞德公完全可以叫庞统为卧龙,称诸葛亮为凤雏,正是出于谦虚和保护侄子的目的,才将他们的称号互换了。另外,司马德操小庞德公十岁,和他们家关系很好。一次水镜先生来访,遇庞德公外出扫墓,便直入其家,喊庞德公老婆和孩子快快做饭,可见他们之间亲密无间。
独闯曹营
庞统二十岁时外出游玩,顺便拜访颍川名士司马徽。司马徽当时正在树上摘桑叶,庞统就坐在树下和他纵论古今。司马徽为他的才识所惊讶,从白天一直谈到黑夜,水镜先生认为:“南州士子没一人可与庞统相比”,经过这次谈话,庞统之才方为世人所识。东吴大都督周瑜将他聘为功曹,是为管理将士功劳的官员,相当于秘书长或者组织部部长。鲁肃曾向孙权举荐他更上一层楼,《三国演义》写道:“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脸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其实真实 历史 上孙权不启用庞统,不是因为他貌丑,相反他太美好了,高雅的气质简直光芒四射。孙权不用庞统,是因为他太高傲了。高傲是知识分子的通病,诸葛亮尚且让刘备三顾茅庐,就不许庞统摆点架子?庞统高曕远曕:小样,我是来帮你打江山的,尊师之礼都不懂,跟你玩个屁?

但是一码归一码,庞统做事还是挺认真的。建安十三年,曹操八十万人马顺下东下,直逼孙刘联军。曹操有战船千艘,北方将士不服水土,不习水战,或感瘟疫,或晕船呕吐。庞统看出对方弱点,即独闯曹营,假装归顺。骗取信任后为曹操献连环计,将大小战船铁锁相连,波涛不惊,如履平地,缓解了将士呕吐,深得曹操喜欢。庞统得逞后即潜回东吴,劝周瑜用火攻消灭曹军,周喻遣黄盖诈降,借东风火势,烧得曹军尸横遍野,仅带几十人逃回北方。看了《三国演义》都以为是周瑜、诸葛亮的计谋,其实是庞统的功劳。
非百里之才
周瑜死后,庞统扶灵至东吴,眼看在孙权这不受待见,在诸葛亮和鲁肃的举荐下来到刘备阵营。庞统初见刘备,《三国演义》记载:“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其实不是这样的,庞统只是礼节性地拱了拱手,既没有行跪拜大礼,也没有夸他为“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更没许愿保证他“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与诸葛亮一副恭顺相、一张蜜嘴比起来,刘备对这人十分不爽,但又表面上装出一副爱才的姿态。于是,刘备以从事身份安排庞统担任耒阳县令。庞统心想,当县令还不如回去当功曹,既然你刘备把霸业当儿戏,咱何必跟你浪费心血,于是三个月不理县事,天天喝酒唾觉,弄得百姓怨声载道。《三国演义》写道,张飞奉命去问责,结果庞统升堂不到半天,积压三个月公案全部了结。事实上不是这样,刘备直接把庞统免了,是鲁肃和诸葛亮的力荐,他才正式召见庞统,经过一番深谈,才知庞统确非百里之才,便把他与诸葛亮一同任命为军师中郎将。
挥师西川
建安十六年(211),靠“五斗米教”起家的张鲁势力日增,准备进攻益州牧刘璋。刘璋与刘备同为汉室宗亲,又兼刘备以仁德著称,便派法正迎刘备入川,共拒张鲁。庞统劝刘备把握时机,借机消灭刘璋,夺取益州。刘备犹豫不决,他说:“如今与我水火不容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宽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奷诈,我便忠诚,凡事与他反作来才有我今天的成就。如今为得益州,失信于天下,能行吗?”。庞统说:“荆州饱经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况且荆州处于两国中间,东有孙权,北有曹操。如果攻下益州,在此驻扎的话,也不会有很好的发展。益州人口有百万,土地肥沃,是地大物博的地方。如果您不动手,就会被别人捷足先登,到时侯就悔之晚矣!”。刘备这才下定决心取西川,命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州,自已率军去攻益州。

毫无戒备的刘璋亲自到涪城迎接刘备,拔给刘备大量粮草和军用物质,并将白水关交由刘备把守。酒宴间,庞统要刘备借机扣押刘璋,以要挟西川。刘备担心初来西川,恩信未立,怕影响今后立足,因此没有采纳计策。刘璋安全离开涪城,刘备率部回到葭萌关。刘备在葭萌关守了一年多,庞统急了,就战略问题为他设了上中下三条计谋,并说:“如此犹豫不决,将会有大难,不能在此地久留!”,刘备采用了中间一计。建安十七年(212)十二月,刘备假意要回荆州,引杨环、高沛两个蜀中名将轻骑来见,刘备一举将其擒杀,所过之处势如破竹,一路顺利攻克,很快攻占涪城,兵锋直指成都。

在涪城,刘备大会将士,饮酒作乐。刘备对庞统得意忘形地说:“今天这场宴会(离胜利)应该快了吧?”,庞统提醒他:“把讨伐别国当作快乐,不是仁者之兵!”。刘备已醉,大怒道:“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不是仁义之师吗?你话说得不好,快点出去!”。庞统起身退出,但刘备马上后悔,请他回来。庞统坐回原来的位置,不看刘备,也不道歉,只顾自已吃喝。刘备厚着脸问:“刚才我们讨论谁的过失?”,庞统说:“讨论我们俩的过失!”,刘备大笑,宴会又恢复了欢乐的气氛。

公元214年,刘备急于围雒城(今德阳广汉一带),命庞统就近指挥,庞统不幸被流矢射中,牺牲于雒城之下。《三国演义》说刘备将的卢马换了庞统突然“眼生前失”的胭脂马,导致中了张仁的埋伏后,错当刘备射死了,纯属演义。

庞统死后,刘备十分悲痛,追封庞统为关内侯,后谥为靖侯,封庞统父亲为谏议大夫,并亲自在落凤坡为庞统选了一块可府北看南的风水宝地,墓地作了简单的维护。为了防止盗墓,刘备又在离真墓两公里的地方,为庞统建了祠墓。

庞统祠三进四合格局,石木结构(石墙、石柱、石漫、石柱廊、石窗),古朴敦厚,肃穆庄重。依次排列有山门、“龙凤”二师殿、“栖凤"殿、庞统陵墓。祠内存有庞统、诸葛亮的雕像、历代匾联、碑刻、字画等大量珍贵文物史料。

宋代陆游路过此地时,曾作诗一首:“士元死千载,凄侧过遗祠。海内常难合,天心岂易知。英雄千古恨,父老岁时思。苍藓无情极,秋来满断碑。”。

庞统祠墓内苍松翠柏无数,郁郁葱葱。相传有一株古柏为张飞所栽,引无数善男信女披红挂彩,焚香祷告。
结语
庞统死后不久,即攻破成都,庞统为刘备占领西川贡献卓著。

在庞统祠后面,有一座衣冠冢,是刘备当时将庞统的血衣葬于此处,人称血墓,便于后人祭奠。千百年来为什么无人敢盗?一是忌讳,血墓与血光之灾联系在一起,使人不愿靠近它。二是无宝可盗,白费力气。三是敬仰英雄,不能干违心之事。

袁天刚,益州人氏,星相学大家,善舞剑,与李世民打成平手。死后墓葬阆中,至今保存完好,无人盗墓。非庞统也。

是庞统,长相丑露,但和诸葛亮比还是稍逊一筹!

长相不济,情商不高,命运多舛的庞统。

诸葛亮政治才能,文学能力以及炒作能力要比庞统高好多。

但是,我认为(纯个人看法)庞统军事才能要高过诸葛亮。

长像不济,情商特低(没有人重用,连刘备初期都嫌弃)的庞统会与诸葛亮齐各,毕有过人之处。从一介布衣策划出火烧赤壁这一经典战役,可见其军事才能与运筹帷幄之高是诸葛亮比不了的。

至于其命运,如果不与诸葛亮共保刘备,假如其长的不过于丑或者情商高些,保孙权或曹操,哪怕被曾经的吕布重用,其结局也不会过早的逝去。

纯个人看法?

“卧龙凤雏,得此一人,可安天下。”刘备两人皆得,奈何病死白帝城,时也命也,一声叹息。众所周知,“凤雏”庞统智谋不下于诸葛亮,奈何长相一般,据说是“浓眉掀鼻,黑面短髯”,结果略逊诸葛亮。

与诸葛亮流芳百世相比,庞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由于相貌原因,庞统投到刘备麾下不受待见,让他以从事的身份担任耒阳县令。对于这番安排,庞统很是不满,在任期间不理县务,政绩堪忧,后被免官。

后来,鲁肃写信推荐庞统,称其有大才,“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于是,刘备召见庞统,两人纵论古今,确有大才。此后,刘备对庞统的看重仅次于诸葛亮,还被拜为军事中郎将。

庞统投到刘备麾下后,力荐刘备取西川,“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刘备采纳了,西川是取下了,可代价也是惊人的。

据《三国志》记载,庞统是被乱箭射死的,“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36岁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年龄,却英年早逝,着实可惜。

相传庞统死后,刘备将他就地收葬,名曰血墓。宋朝陆游曾拜谒过庞统,他在庞统墓地赋诗一首,“士元死千载、凄恻过遗祠。海内常难合、天心岂易知。英雄千古恨、父老岁时思。苍藓无情极、秋来满断碑。”

康熙三十年,四川巡抚能泰着人重修庞统墓地,并在墓前竖立了“汉靖侯庞士元墓”。尽管过去了一千多年,庞统墓地也多次重修,但墓地一直没被盗掘。这是为何?很简单,因为庞统墓跟诸葛亮墓地一样,都是衣冠冢。

在落凤坡前的金牛古道边,有这样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汉靖侯庞凤雏先生尽忠处”。短短几个字,彰显了庞统对刘备的忠诚。而庞统墓被称为“血墓”,让人听后遥想当年战斗的惨烈,使得人们对庞统多了几分尊敬。

庞统血墓:庞统在助刘备夺江山时不幸丧生,为了纪念他,人们将其真身葬于白马关后的山中,又将其丧生时的血衣埋于落凤坡,建了一座衣冠冢。

这座陵墓唤作血墓,是三国顶尖谋士庞统之墓,坐落在落凤坡之旁。据记载,当初庞统率众攻打雒城,不幸中箭身亡,刘备痛惜不已,亲自为他选择了这块可府北看南的风水宝地。

三国时代,当时流传一句“卧龙、凤雏得其一就能统一天下”,但是最终刘备两人都得到了,最讽刺的是凤雏在人生中的第一战就被人射死了,为了感念他,人们将他的真身葬在白马关后的两公里,将他的血衣服收拢做了个衣冠冢葬于落凤坡,这就是血墓。现在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除了走得早,没看见比人家强多少。

“卧龙凤雏,得此一人,可安天下。”刘备两人皆得,奈何病死白帝城,时也命也,一声叹息。众所周知,“凤雏”庞统智谋不下于诸葛亮,奈何长相一般,据说是“浓眉掀鼻,黑面短髯”,结果略逊诸葛亮。

与诸葛亮流芳百世相比,庞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由于相貌原因,庞统投到刘备麾下不受待见,让他以从事的身份担任耒阳县令。对于这番安排,庞统很是不满,在任期间不理县务,政绩堪忧,后被免官。

后来,鲁肃写信推荐庞统,称其有大才,“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于是,刘备召见庞统,两人纵论古今,确有大才。此后,刘备对庞统的看重仅次于诸葛亮,还被拜为军事中郎将。

庞统投到刘备麾下后,力荐刘备取西川,“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刘备采纳了,西川是取下了,可代价也是惊人的。

据《三国志》记载,庞统是被乱箭射死的,“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36岁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年龄,却英年早逝,着实可惜。

相传庞统死后,刘备将他就地收葬,名曰血墓。宋朝陆游曾拜谒过庞统,他在庞统墓地赋诗一首,“士元死千载、凄恻过遗祠。海内常难合、天心岂易知。英雄千古恨、父老岁时思。苍藓无情极、秋来满断碑。”

康熙三十年,四川巡抚能泰着人重修庞统墓地,并在墓前竖立了“汉靖侯庞士元墓”。尽管过去了一千多年,庞统墓地也多次重修,但墓地一直没被盗掘。这是为何?很简单,因为庞统墓跟诸葛亮墓地一样,都是衣冠冢。

在落凤坡前的金牛古道边,有这样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汉靖侯庞凤雏先生尽忠处”。短短几个字,彰显了庞统对刘备的忠诚。而庞统墓被称为“血墓”,让人听后遥想当年战斗的惨烈,使得人们对庞统多了几分尊敬。

诸葛亮甚至不如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