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企业基业长青——读《企业生命周期》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 精彩内容在最后…… 】

学步期

1.机会优先

1)典型的行为方式

学步期的企业往往过于自信而涉足过多的事业,以致陷入窘境。他们看不到问题,举目所见的都是机会。

2)典型的心态

既然做某行可以成功,那么为什么做另一行不可以呢?它们易于卷入各种想干或不相干的生意,导致摊子越来越大,在那些不熟悉的行业,难免会有失误。

在各种机会面前,似乎每一个机会都是优先发展目标。

在学步阶段,销售额上升的快又不费力,导致创业者的投资草率。他根本不是在规划投资,而只是在一厢情愿地期待出现某种令人满意的结果,最后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

2.被动的销售倾向

婴儿期的企业看重产品,而学步期的企业转向市场。但仅为销售导向而非市场导向。

营销是销售的“动脑筋”部分:决定以何种价格来销售一种产品,通过哪些渠道分销、怎样促销?营销所起的是计划、定位的作用。而销售所起的是产出、实施的作用。它涉及到计划的执行,并且提供计划的市场表现情况的信息。可能接下来会据此制订出新的营销(战略)决策。

婴儿期的企业不得不靠销售来生存,造成了“更多即更好的”销售导向的习性。企业本身等同于成功的销售,这时的企业是要“榨干”机会,而不是为机会做出规划,企业是被机会所驱使,而不是驾驭机会。

典型的心态是:“要是有机会赚钱,就赶快行动。谁知道明天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机会?”这个阶段只是对环境做出反应,而不是根据需要规划环境。

主动的市场营销导向则是确定新的顾客需求,并通过设计出新的产品或服务来加以满足。在学步期,要做到这一点还为时过早,因为此时企业还受制于孕育期已经确定的市场需求,而且企业还想通过这种需求来完成资本化过程。

在企业的孕育阶段,只是产生了一种梦想;在婴儿阶段,是对梦想进行实验,因此是以产品为导向的;一旦实验完成,进入学步阶段,企业就要以销售为导向了。

为追求销量往往会加大营销佣金及顾客回扣,导致毛利率下降甚至亏损,卖的越多赔的越多。

3.快速成长

快速成功带来的自满情绪会鼓舞企业涉足不相关领域。

婴儿期的特点是根据危机进行管理,而学步期则是管理造成了危机。

由于成长的太快,企业的空间总显得不够。因为在从婴儿期向学步期转变过程中,企业的视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狭窄的视野变成有无限可能的全景空间。

企业快速成长可能带来组织上的变化。

4.缺乏连续性和重点

成功与自满,被动的销售导向,权责不明,这会导致学步期的企业专注于一项事业的时间很短,在不同项目间辗转而失去重点。为了生存,企业必须明确什么事不能做,而不是又想着去做其他什么事情。

5.因人设事的企业

人们所承担的责任和任务是重叠交叉的。

这时企业是按照缺乏规划的方式在成长企业是围绕人来组织,而不是围绕工作本身进行组织,他只是对各种机会作出反应, 而不是有计划、有组织、定位明确地去开发利用自己所创造的未来的机会。这时不是企业在左右环境,而是被环境所左右;不是驾驭机会,而是被机会所驱使。

企业是被动的,而非主动而有预见性,导致布置任务要看员工是否有空,而不一定根据他们的能力。短期有用但长期会造成企业混乱。

企业在该时期经过不断试错后,造成经营危机,会产生推动变革的力量,即通过规章制度来决定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规章制度的完善表明企业强调管理子系统的急迫性,这时企业过渡到了下一个发展阶段---青春期。否则就会掉入“创业者陷阱”或“家族陷阱”。

在孕育期,所要承担的义务不足、没有通过现实的检验时,企业会陷入创业空想的早夭。创业空想是不承担什么真正义务的过度热忱。没有得到足够的“奶水”或创业者的爱和所承担的义务的婴儿期企业会被扼杀。而不能形成自己的行政系统、不能使自己的领导制度化的学步期企业则会陷入“创业者陷阱”或“家族陷阱”。

6.创业者陷阱

随着企业的成长和扩大,创业者不可能事必躬亲,而需要发展出一套制度化的东西来完成对企业的指挥领导。

手段往往是通过授权与分权的方式达到。但这种方式未必会达到效果

7.授权与分权

授权意味着失去部分控制力,权力过于集中于创业者手中会导致其心力交瘁。控制和授权的权衡是关键。

所谓“授权”是指在企业内由上向下分派任务,并让他们对所要完成的任务重孙女横义务感的过程。所分派的任务可能是制定决策,也可能是执行决策。当所分派的任务是实施一项已经制定的决策,并且所授予的权力本质上对全局没有影响时,称其为“授权”。

但如果所分派的任务就是制定决策,即让部属决定应该实施的内容,则称之为“分权”。

学步期的企业是不能分权的。有效的分权必须要有一套相应的控制制度与之配合。分权产生离心力。而企业所需的是向心力,向心力来自于规范各分权单位行动范围的政策,因此即便分权也能够保持企业整体的一致性。行政体系(即各种规章制度)所起的正是向心力的作用。但是学步阶段,这种行政体系却尚未发育完善。

授权若无相应的控制制度,就会导致无意识分权,大家开始自作主张。这会让创业者感到失去对企业的控制。创业者在集权和分权之间的摇摆会使得企业的运营受到极大的干扰。

8.创业者遥控

创业者对企业的过度控制成为企业成长的桎梏。此时的企业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这让创业者志得意满,于是想摆脱现在这样单调的日复一日的经营方式,想从事以前想做又没能力做的事。

创业者想授权,但又不想对企业失控。其开始疏远企业,但是授权又存在困难,于是产生了遥控管理的心理。

创业者陷阱意味着当创业者去世时,企业可能随之倒闭。创业者陷阱也可能演变为家族陷阱。如果家族成员基于对企业的所有权,而不是靠能力和经验接管企业的时候,就可能遇到这样情况。这就表明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未能分离,选拔领导也是任人唯亲。

如何让企业基业长青呢?

在企业进入衰退期前想办法通过创新找到企业的第二生长曲线成为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点。

企业经济九大定律:

第一定律,左手资本,右手创新

企业价值=资本✘创新

做品牌是重要,做上市更重要,上市就是最大的品牌。(例如:复星系-郭广昌)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所有公司的创新可能,都铺垫在公司核心团队的思想通道上,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是此生最好的投资。

第二定律,左手团队,右手模式。

优秀的管理团队+优秀的商业模式=优秀的项目。

跨行业复制是创新。

第三定律,左手存量,右手增量。

存量市场,保证企业发展充沛现金流;增量市场,撑起来未来百亿市值的放大空间。

稳定存量市场,开拓增量市场。

第四定律,左手研发,右手营销。

研发与销售是企业日常管理抓手,同时也是创新经济下企业经营必须发力的关键要素端。

李克强说,2025年“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好的研发产品源自于客户需求,营销就是讲故事。

第五定律,左手速度,右手质量。

效率=速度✘质量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唯坚不摧

“跑赢时间”

第六定律,左手投资,右手上市。

上市改变游戏规则

投资是职业生涯的顶端,未来的时代属于“企投家”。

第七定律,左手内部资本运作,右手外部资本运作。

企业内部资本运作让你 由内生钱 ,企业外部资本运作让你 变得值钱 。

股东权益回报率=净利润/股东权益 。

第八定律,左手模仿,右手颠覆。

第九定律,左手思维,右手心力。

思维与格局决定一家企业未来能走多远!

心力比方向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