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避亲

如何理解
..
我想问下,什么叫做外,什么是内.是指外放和京城,还是指的..什么.

第1个回答  2008-09-14
不是自己家里人或者不是和自己亲近或者和自己有仇的人叫做外,
是自己家里人或者是和自己亲近或者和自己无仇的人是内。

春秋时晋国大夫祁奚(祁黄羊),在晋悼公时曾任“中军尉”,是一个正直无私的人。《史记·晋世家》载,祁奚年纪老了,请求退职。晋悼公同意他的请求,并请他推荐一位有才能的人来继任他的工作。祁奚当即推荐解狐。悼会奇怪地问:“他不是同您有私仇吗?”祁奚说:“您不是要我推荐有才能的人吗?私仇不私仇,我没有考虑!”悼公就命解狐继任祁奚的职务。不料解狐奉命以后,还没有上任就死了。悼公就请祁奚再推荐一位合适的人才为继任者。祁奚当即推荐了祁午。悼公又惊诧说:“他不就是您的儿子吗?”祁奚说:“您不是要我推荐合适的人才吗?儿子不儿子,我没有考虑!”悼公就命祁午接替了祁奚的工作。

这个故事在《左传·襄公三年》等书中也有记载,有些情节略有不同:“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县需要委派一个县官,请您推荐一个合适的人才。”祁黄羊推荐了他的仇人解狐。解狐果然很有才能,到任以后替百姓办了不少好事。过了些时,晋平公又问祁黄羊:“朝廷还缺一个法官,请您再推荐一个合适的人才。”祁黄羊推荐了他的儿子祁午。祁午果然也很称职。孔子赞祁黄羊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外不避仇,内不避亲”,形容公正选拔和任用人才,对于同自己私人关系不好的人,也不抹煞他;对于自己的亲属,也不避任用私人的嫌疑,也说作“外不隐仇,内不隐子”,也作“亲仇不避”、“祁奚荐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说: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30

文学课代表

详情
    官方电话
第3个回答  2008-09-14
任人唯贤,处以公心。
第4个回答  2008-09-17
http://blog.sina.com.cn/hongruzhishi
古文虚浮略考
中国古文典籍浩如烟海,留下了无以记数的传世之作。但其中一些口气过大、存在虚假、浮夸痕迹的著述,却应该引起后人的重视。传统文化的精华要继承发扬,但糟粕也一定要注意鉴别并剔除。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是一个不错的故事,道理讲得好,文章结构与语言也很有特色。但最后一句话总令人觉得有点无端拔高、翘尾。“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建议,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此乃明君之举;但仅因为这么一件事,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让其他国家服服贴贴、心甘情愿地主动前来朝拜、俯首称臣,有点过了吧?当老师时,曾多次给学生讲过此文。记得有一次也许是出于对上述那句话实在“忍无可忍”,脱口而出说了一句“这篇文章是好文章,这句话可能不够真实”。当时只是凭感觉,并未掌握具体史料。所幸后来见到一学者的考证:此史实不存在。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不知为什么,总感觉此说法的出发点值得赞许,但度量衡上有点别扭。一滴水报以奔涌之泉,这是多大的比例啊,太不现实了。如果回报不了,受助者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如果报了呢,那被报者“受人涌泉”当以多大倍数再报呢?循环往复,不可想象啊。况且如果真的产生了回报,必然会产生巨额的“利润”关系,那当初助人者的动机就很难说得清楚了。其实,当今社会常说的“感恩意识”及成语“知恩图报”已经够用了,道理往前走多了就难免会造成谬误,口型开得过大反而会令人无所适从。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两千多年前的这一双“高风亮节”行为曾成为千古佳话,也曾被历朝历代多加推崇。 “外举不避仇”,这没有什么问题,值得提倡,尽管难度很大;“内举不避亲”,这个倒是顺茬,容易做到,可社会能允许吗?如果能,那么古人也太伟大了;反正现代社会是做不到的。无论是行政工作还是司法领域的亲朋回避制度,以及从古到今广为喊打的“裙带关系”,就足可以说明“内举不避亲”是行不通的。既然行不通,那还提倡它作什么呢?不会是编了个故事来骗人吧?至于先用“外举不避仇”做前奏,再导出个“内举不避亲”,个中是否有故意以幌子晃人视线之设计,则更应该予以仔细掂量。
言过其实是不可靠的,很多人从小都被如此教导过;口若悬河者,有时候连其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说了些什么。《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主人让仆人去买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仆人买回了口条;主人又让其去买最坏的东西,结果买回来的还是口条。这与中国人常说的“人嘴两块皮”颇有异曲同工之意。语言与文字,本来是用来表达、交流、记录的工具,但如果没有务实、准确、负责任的文风作指引,那么说大话、写大字也就会具有相当的诱惑力而且会越来越无边无沿。在古往今来的观念传承中,非艺术范畴的“夸张”并不仅限于上述几例,与之关联的浮夸之风也并非绝无仅有。像上世纪中期出现的“亩产数十万斤”的笑谈,曾被予以多种多样的深刻剖析。也许,文化是最基本的原因吧。
http://blog.sina.com.cn/hongruzhishi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hongruzhishi

第5个回答  2012-04-14
外人不计较过去与他们结下的仇恨 内部则不因为他是自已的亲人就不重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