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和亲人分别的情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9-21

描写和亲人分别的情景如下:

北方的冬天很冷,黎明前的冬天更加的寒冷。
那个时段,大人和小孩都恨不得多在被窝里趴上一会,等到大太阳升起来了把外面照得暖暖和和的再起来。
然而,北方的小山村,交通不便,每天只有一趟小吧,从村里开往镇上,再开往县城。小吧开进村里的时候,一般是早上六点,这个时候外面还完全没有光亮的影子。

为了上学,我们必须要赶上唯一的这趟车。
出发前,天还没有亮之前,母亲就会把饭做好,叫我起来吃,母亲是什么时候起来的,我不知道。我在房间里穿好衣服,开着灯,吃着早饭。这个时候,母亲会走出去,站在路边,为了能让我赶上车,当她看到小吧进村的灯光,就跑回来喊我,我们家离大路还有一段距离。
那个时间,天还没有亮,北方的冬天,又是黎明到来之前,是最冷的时候,穿上自家做的棉衣棉裤,再穿上一件大衣,站在外面,很快就会被冻透。

冻透这个词只有经历过北方的寒冷的人才会理解。寒冷能穿过一件又一件的棉衣,和你的身体密切接触,用老百姓的话说,就像没穿衣服一样,寒冷把你的身体紧密的包裹。
为了能让我多暖和一会,母亲不忍心过早叫我出来一起等候,总是等到车来了,母亲边跑边喊着跑回家,敲打着后窗,叫我出来,然后我慌慌张张地跑出来。

这时也会有几个同学的家长一起出来送他们的孩子,也会有要出远门的大人一路赶车,大家顾不上互相客套,简单地打个招呼,便急着向车上拿行李。

我们这个村子,是小吧出来的第二站,人不会很多,车里还比较空,一般都能有座位。一番搬弄之后,出行的人们都座了下来,车子开始缓慢的行驶,因为是村间的路,车子不会开得很快,那时候还没有村村通的水泥路。

爱说话的人在车上聊天,有些人还没有睡醒,继续打瞌睡,我一般会呆呆地看着车窗,其实车窗上全是厚厚的冰和霜,根本看不到外面。

车辆在摇晃中行进,天在渐渐的亮起来,而我,每次都是很伤感。从慌乱的跑出来赶车,到开车之后,是没有再看到母亲的,但我知道她一定会站在路边。
这样的体会从初中开始,便一次次的经历。每次带着伤感的心情离开家,一路上用各种各样的故事,安慰着自己。

至今,那个画面一直印在我有脑子里,总想把她画出来,可每次画得都不象。
寒冷的北方,黎明前的清早,小村的路边,身材臃肿矮胖的母亲,穿着分不清颜色的衣裤,操着手,站在寒冷中,盼着远方一丝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