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I派还是P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看到主题的时候不用怀疑,你并没有错过什么流行关键词,这是我自己给这两类人的一个定义, I派 指主动派(initiative), P派 指被动派(passivity)。

       遇事的时候,你是喜欢抛开所谓的面子和失败的风险去奋力争取?还是被动地等别人能发现你这个自以为是的“金子”?大约 动机也是有累积效应 的,越主动的人越能自助摆脱被动所导致的“井底之蛙”的藩篱,也越勇敢地去弥补自己主动过程中发现的越来越多的不足。

        其实我们的本质都是想做I派的 ,你确实是喜欢主动的。比如看电视,你喜欢拿着遥控器,随心转换,不用去被动接受别人硬塞给你的结果。下棋的时候,你喜欢让对方不得不想方设法地见招拆招,受你牵制。

       大约或重或轻地带有拖延症的我们并不能够最大化利用身边甚至是自己本身的力量,这就导致最终的结果与自己的梦想版相比大打折扣。你可能会在此时安慰自己说:俗话说的没错,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正是这些安慰,把你在生活中所经历的每一件小事中的些许懒惰累积起来造就了一个离目标相差甚远的你。

       不要怀着一副想充当法官的样子抱怨说别人有的有利条件你没有, 抱怨着不公平的时候你也在觊觎特权不是吗? 这是人性。人们还有一个普遍的特性是他们大多都不大擅长生活。

       怎么说呢? 很多人说,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但是往往大家又都没什么耐力,于是在这场实质是量变过程的较量中掉队了。

       我们常常会发现,在最后底线前的人们才会最大化地利用身边的一切有利条件。那么为了这件事能达到理想效果,我们适度给自己限定一些条件又有何不可。

       可究竟是为什么我们情愿牺牲掉主动掌握遥控器的机会,追着别人的步伐慌不择路?

       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 有一些事情不尽力去做是害怕就算尽力做了还是做不好,还不如就随波逐流到最后还能给自己寻一个由头安慰自己。 我们暂且不掰扯把每一步都竭尽全力按部就班地准备好之后成功的几率有多大,单说努力后就算失败了你可以摆脱一辈子纠缠你的东西,它叫做 遗憾 。

       你曾以为事后抱怨各种完全可以排斥掉的外力的阻挠会让你自己舒服一点,会让别人看你的眼神里透着一丝爱怜而非不屑,但其实无论这眼神里是什么都是你的幻觉。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你好大家赞叹一句,你不好大家唏嘘一声,并不走心,你又何必较真。每天嘴里念叨着"要不是当时……如果我能……",你倒是做呀,你自己听着不烦吗?

       你因为世俗的眼光选择了一个你本以为可以承受的结果,殊不知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你却毫不犹豫地选了更糟的那一个,因为遗憾比失败更让人难以释怀。你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阶段永远体会不到"天凉好个秋"的快感。

      那么到底应当如何做回我们本能的I派呢?相信这么多年你耳朵里灌的鸡汤步骤也很多了,在这里我认为做到四点剩下的一切就自然而然了:

        第一,不用想试图过好自己整个人生,而是竭力去做自己生活学习中细化出来的每一件小事。精致是一种习惯。 但记得,要尽心竭力;

        第二,把你不想做但又必须做的事情在一天的开始就完成并且限制合理时间内完成,这可以让你具备积极的心态, 更好的完成下一件事。此时你该庆幸的是,你已经在良性循环里了,你会越来越好;

        第三,找一个可以持续激励你的东西, 试图把它放在可以及时提醒你的每一个角落。

        第四,千万不要在意别人说什么。 他说你不会,对呀,你就是不会,学了不就会了吗,他又不是生下来就会。他说你不行,你急于争辩,但没办法,你还是不行,就算辩赢了又如何,事实胜于雄辩。你说你还是放下吧,不给他嘲笑你的机会,决定之后他是不用嘲笑你了,但同时你把你自己的机会也剥夺了。所以不用去在乎别人说什么,圣人都做不到尽善尽美,又何况是你。更不提人性复杂,何必去徒劳适应这种无端变化而且还可能很狭隘的东西,在这种东西催生下的结果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如果真能按照这几点去做,慢慢的你会发现自己以前看到的俗语定律会奇迹般地在你身上应验,什么量变产生质变,什么良性循环,什么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你都会由内而外地体会到,无论生活、学习、工作,友情、亲情、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