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经济增长的一匹“黑马”,杀红了眼的“红河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2010年的时候,红河州的GDP是650.42亿元,

而到了2020年,总人口447.8万人的红河州的GDP是2417.47亿元,经济总量翻了近5倍,仅次于昆明和曲靖

十年经济增长1700亿元,从十年前的全省第六名,一直到现在的全省第三,红河用了十年时间。

有谁知道,这十年间,红河到底经历了什么?

这座祖国西南边陲的城市,身上有着太多的故事。

老兵们会想起当年那场旷日持久,打了近十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企业家们会想起曾经的 中国“锡都”个旧,曾经一度繁华到被称为“内地小香港”

文艺青年们,则会想起元阳那美轮美奂的梦境般神奇的梯田;

而对于红河人自己而言,这一切恍惚如梦一般,是那么真实,又那么遥远模糊……

红河的故事远未完结,它,还在继续。

在前不久, 云南省红河州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经济总量跃居第二!

2019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47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9.09%。按性别分:男性241.27万人,女性226.61万人;按民族分:汉族180.85万人,少数民族287.03万人。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3%。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34.6%。

红河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有10个世居民族,有241万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占红河州总人口的57.5%,民族聚居区占红河州国土面积的98%。2011年红河州总人口中,以彝族和哈尼族为主,彝族达108.58万人,占总人口的24.48%;哈尼族达8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8.23%。人口超过10万人的有彝族、哈尼族、苗族、傣族、壮族。

彝族和哈尼族占据红河州总人口的42%,是组成红河州人口的主力。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往往要比普通汉族地区,要面临的实际困难会有很多。但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里,红河州依旧能够将自己的经济发展得如此迅猛有力,红河州靠的是什么?

答案,就藏在红河州这片神奇的土地里。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 云南被称作中国的“有色金属”王国,而红河则被认为是云南的“有色金属”王国。

红河州各种金属、非金属矿藏中,锡、锰及伴生金属铟、铋、银在全省和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个旧市是红河州主要矿产资源的集中地,有色金属储量居全省第一,锡储量居全国之首;建水是全国最大的锰生产基地;蒙自银的储量达4044吨,是国内较大的银矿之一;金平镍矿储量80万吨,是全国第四大富镍矿;建水钛矿储量为125万吨。红河州依托大企业抓项目,使红河州矿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个旧成为世界最大的锡冶炼、锡材加工、锡化工生产中心。云锡集团公司成为集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锡化工、砷化工、锡加工、有色金属新材料、贵金属材料等为一体的国有大型有色金属生产联合企业。

然后是, 云南被称作中国的“动植物”王国,而红河则被认为是云南的“动植物”王国。

红河州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堪称“天然动植物王国”,被誉为“滇南生物基因库”。境内有野生种子植物229科1530属5667种,其中裸子植物8科17属29种,被子植物221科1513属5638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苏铁、金花茶等2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9种。有陆栖脊椎野生动物69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马来熊、黑冠长臂猿、金钱豹、绿孔雀等2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1种。中草药911种,其中植物药770种,动物药140种,矿物药1种。

最后,当前这一发展阶段,最重要的一点是:

红河州是我国云南最重要对外通商口岸之一!

红河州以河口公路口岸、河口铁路口岸和金水河口岸3个国家级一类口岸为依托,以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和正在申报和建设中的河口跨合区三大平台为引擎,打造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前沿 。稳妥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现了越南盾现钞跨境调运,累计办理人民币兑越南盾5558笔1074.7亿越南盾。2018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居全省第三,边民互市交易额12.3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达194.2亿元,增长25.2%。

一句话,天时地利,红河皆占。

只要红河人民团结一致,红河的未来,将大有可为。

据初步测算,2020年红河州实现生产总值2417.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同期增长5.2%,增速分别高于全国(2.3%)2.9个、全省(4.1%)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4.78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940.44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1132.25亿元,增长4.4%。

红河州的第二产业增加值940.4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32.25亿元。 红河的经济基本盘,就是极富实力的第二产业和增长迅猛的第三产业。

通过对红河的概况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几点:

一、红河州从自身所具备的资源条件来讲, 有着天然的工业制造业发展优势,第二产业理论上应该是红河的“核心”王牌,红河的经济体结构,理论上应该建立在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打辅助,第一产业守好“本分”,这样一种发展格局 ,对红河的现在,或者未来,都是收益远远大于付出;

二、红河州的地理位置特殊,它应该算是云南出入境通商条件最好的一块地方了,瑞丽都不及它有优势, 从地图上看,从红河出境到红河三角洲出海口,直线不超过370公里,可以顺流而下,借助水运便利,直接“出货”,有着天然的输运成本优势 ,所以,加速自己的“商业化”城市建设,持续不断的优化营商环境,增强自身的经商底蕴,是红河州未来经济高增长的秘诀;

三、红河州目前发展最大的问题是:红河州内部各县(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于已经发展良好的地区,如弥勒、开远、个旧和蒙自等,相对来说要少操心一点, 对于红河西南方向红河河流以南地区,是红河发展较为伤脑筋的部分 ,打破这种发展困境,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借力打力”,借助来自于上边的政策照顾和转移支付;另外一方面是内部自己通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跨境电商,或者是直播带货等数字经济来解决本地“造血”问题。

一条“红河”自西北方向向着东南方向,横贯而下,将红河州从地理上一分为二,右边的一众县(市)争先恐后,力争上游;左边的一众县区,对云望月,啸傲山林。 先富带动后富,是红河州必须这样走的一条路。但是,红河州东部地区,缺乏,或者说尚未建立起极富竞争实力的龙头城市 。这对红河经济而言,它不是一个好事情,你因美景而闻名,人才却因机遇而逗留。你没有一座产业聚集,经济实力强而有力的城市在带头冲锋,你如何留住你急需的人才?来发展你自己。

人才之殇,是红河经济发展道路之上的一个“痛点”。 有地,有矿,有兵,有帅,但是缺“将”。大帅帐下缺良将。

红河州的大当家,是一位少数民族出身的年轻的女州长,在她的带领下,红河州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傲人成绩。自从2016年经济总量成功超越玉溪之后,红河州的经济是一年上一个台阶,并牢牢占据着省内经济实力第3名的榜单至今,在为红河人民道喜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肯定这位女州长对自己家乡发展建设作出的出色努力和贡献。没有强有力的领导,只靠老百姓自己,是不可能取得这么好的发展成绩的。这是事实,应该给予肯定。

但是,在发展格局和视野方面,红河州应该把目光放到“昆明”去,从省会城市汲取发展经验和教训,扩大自己的视野,要培养一种全球视野和全球生意的发展格局,这样,才真正能够当得起“西南经济桥头堡”第一门户的地位,成功激活自身的发展潜力。到时候,且不说玉溪,云南之内,谁与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