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局》读后感(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鬼谷子的局》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减灶计”,寓意深刻!

历史上“马陵之战”可以说是非常的经典,它是我国古代靠诈术取胜的一个经典案例。也是一个经典的设计伏击战。

事件的主角也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齐国是孙膑和田忌,魏国是庞涓和太子申。孙膑和庞涓是师兄弟的关系,彼此都相互了解。

“马陵之战”中,之所以孙膑能够获胜,正是因为孙膑使用了一个历史有名的计谋,也就是“减灶计”,利用这个计谋,孙膑成功的骗过了庞涓,促使庞涓步入了自己设置好的陷阱,最终导致庞涓兵败自杀。

那么,对于这两个知根知底的师兄弟,为什么孙膑能够骗到庞涓,并打败他呢?

一是对齐兵的固有形象

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魏、赵、韩那些地方的士兵向来骠悍勇猛,看不起齐国,齐国士兵的名声也确实不佳。

三晋属于四战之地,和秦国这等虎狼之国接壤,所以,三晋的兵和老秦的兵,都是骁勇善战的兵。而齐国的大部分国土,是今天的山东半岛,物产丰富,渔盐业发达,战乱比较少,所以,齐国的士兵不善于作战,齐国士兵的名声也确实并不怎么好。

正是这个形象,也为庞涓的上当埋下了伏笔。这就好比,一个人性格比较懦弱,一般被人欺负了,忍忍就过去了。长此以往,欺负他的人,就会认为他不会也不敢反抗。但往往这种人反抗了,最能出乎人的预料。

后面庞涓也说道:“我固知齐军怯!“他本来就知道齐兵胆怯,贪生怕死,这一次也不列外。

二是善战者因势利导

孙膑能够骗到庞涓,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明白“因势利导”。其实就是利用趋势和形式,来引导事物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前进。在孙膑看来,既然齐兵有这种固有的形象,也确确实实胆怯,那么就利用胆怯来大作文章。也就是以身做局,让庞涓被骗。

善于谋划的人,往往都是善于因势利导的人,只有明白自己的所处的形势,才能更好的设计出符合自己的计谋,如果不切实际,不根据自身的条件,就盲目的去和强者硬碰硬,那么无疑会被碰的头破血流。

三是以逸待劳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从一百里外去奔袭会损失上将军,从五十里外去奔袭只有一半军队能到达。

长途的奔袭,士兵必然困乏劳累,如果对方以逸待劳,那么士兵受了埋伏,必然军心大乱,人往往在疲惫的时候,心神不安宁,这个时候,往往容易无法理性思考,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就更容易恐慌。

孙膑利用了这一点,在马陵设下埋伏,而庞涓甩开步兵,带领骑兵部队先行追击敌人,人困马乏,军心大乱,中了埋伏之后,失败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四是逐步引诱

古代士兵出外打仗,都是要吃饭的,所以,军队驻扎在某个地方之后,都会“埋锅造饭”,所谓埋锅造饭其实就是在地上挖个坑,把锅支在上面做饭,然后这个坑就被称为灶。灶的多少,往往可以判断有多少士兵。

孙膑就是利用这个常理的判断,对庞涓进行了逐步的引诱和欺骗。如果孙膑上去就让从十万灶减到二万灶,那么必然会引起庞涓的怀疑。而如果是从十万减到五万,然后再减到二万,逐步的减少,就能够骗过庞涓。

第一天齐国的军队是十万灶,到了第二天变成了五万灶,这个时候肯定会引发庞涓的怀疑,他面对这个情况是将信将疑,所以,这个时候庞涓并没有急着去追击孙膑,但是到了第三天,齐国军队变成了二万灶,这个时候,庞涓开始相信了,他认为这真的是齐国的士兵开始大量逃亡了。在庞涓看来,如果第一次孙膑是使用的诈术,那么自己没有上当,孙膑肯定不会故技重施。连续两次灶都是减的,而且减的幅度很大,士兵饿肚子肯定不干啊,所以,庞涓判断就必然不是诈术,而是士兵逃亡了,士兵逃亡当然不需要那么多灶了。

然而庞涓追上去之后,却发现自己真的是中计了。孙膑在马陵设伏,以逸待劳,把庞涓打败,庞涓自杀身亡。

通过减灶计的实施,我们可以看到,减灶计是彻底的利用了人性。给你一个固有的形象,然后也是按照这个形象,行为办事,这才更具有迷惑性和欺骗性。

很多骗子也是利用这个原理,许诺给你高额的投资回报,当你投钱进去之后,第一次兑现了承诺,第二次也兑现了承诺,然后骗子会告诉,投资更多回报会更丰厚,而你往往容易上当受骗,所以,这一点是要警惕的!

面对这种情况,庞涓可以去怀疑,不去追击吗?

没办法怀疑,首先这一次魏国可以说是倾全国之兵,太子申为上将军亲自带兵,是势在必得,一定要干出成绩。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一个陷阱,如果庞涓不出击,魏王和太子申就会认为庞涓措施了一个歼灭齐兵的好机会,就会对庞涓治罪。其次,齐国是在魏国作战,远离本土作战,水土不服,并且齐兵胆怯,逃兵也是必然的。最后,减灶计恰恰也印证了这一点,庞涓认定,齐兵是逃亡的太厉害,才减灶的。

有了这么多的佐证,如果庞涓还不去追击,可能马上就会受到魏王和太子申的怪罪,最后庞涓不去也得去。

所以,被人性计谋算计,换成是谁,在庞涓这个位置上,都会上当受骗,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