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要举办博饼活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05

博饼:起源于厦门,是闽南地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对历史的一种传承。博饼活动的创始人是泉州南安人郑成功。当年,郑成功为了鼓舞思乡将士们,命令其下属发明此游戏。经过几百年的变迁,成为一种独特的中秋文化,如今在八闽大地蔚然成风。

拓展:

1、历史

中秋博饼,起源于泉州府,传说由泉州南安人郑成功发明,是闽南地区特有的由饼文化外延的一种汉族民俗活动。博饼是中秋节时的一种大众娱乐活动,用六粒骰子投掷结果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传统的奖品为大小不同的月饼,共计一会,设状元1个,对堂2个,三红4个,四进8个,二举16个,一秀32个。相传这种游戏可以预测人未来一年内的运气。

在闽南地区,中秋赌饼也已成为一种商业活动和大众游戏[1]。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福建风物志》记载:在泉州一带,中秋节有"夺状元饼"的习俗。 在台湾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一些城乡以及台湾离岛金门县(隶属泉州),至今还流行中秋博状元饼的习俗。在金门,金城镇吴厝社区发展协会每年庆祝中秋社区联欢晚会,都有博状元饼大赛。

2、文化渊源

中秋博饼文化在闽南一带十分盛行。在以前,闽南中秋博饼,一般都是传统的博饼玩法,比如,奖品一般都是用会饼。博饼纯粹就是为了图个开心。而且在时间上本地居民农历八月初一之前,是不玩的,博饼的时间正常是在农历的八月初一到农历的八月十五,就是中秋节。

博饼开始时是文人雅士的游戏,后来工商界行会、店铺也流行起来。为避免掷骰子有"赌"的嫌疑,有的商家先把中秋饼敬财神土地,然后"卜信杯"博饼,最大的中秋饼叫"龟头"(即"鳌头"),还是"博"第一的意思。直到20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还有这种活动。

闽南博饼的规则源于"状元筹"(又称"状元签")游戏。状元筹大概在明代出现,清代盛行。清人顾禄《清嘉录》卷1《状元筹》对此有记载。博饼一套会饼63个,与状元筹游戏规则基本相同,即两者科名相同、数量相同、骰子相同、博法相同,区别是,状元筹玩的是筹不是饼,中秋博状元玩的是饼不是筹。至于用骰子做工具,可以追溯到宋代的一种牌戏宣和牌,玩的就是骰子六面的点数,而博饼用的中秋会饼,可以追溯到清代宫廷的中秋礼俗,也是由大到小叠放,按等级高低对应大小月饼赏赐。台湾史书记载的掷状元饼玩法与闽南博饼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