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耄耋之年,回忆往昔。许渊冲先生对回忆的比喻贴切而生动,在先生回忆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涯之时也让我见识到了与当时美国最好大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大学,抗日战争时期由清华、北大、南开组成的西南联大。在这里,在先生的回忆录里,我真正见识到了梅贻琦校长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大学风范,见识到了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优良学风。

在初中图书馆里我第一次见识到先生翻译的《诗经》,那时我极喜欢朗读,发现在读英文诗和中文诗一样有着韵律,我就佩服先生的译法之高超(当时只是草草看了一眼翻译者还错看成了“许渊仲”,简写为xyz,还感叹这人的名字倒是取得巧妙,闹得一些乌龙。后来在先生上朗读者时,我才发现,我竟是连名字也没认清,但倒也因此而印象深刻)。后来由着对英语的喜爱(还有英语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给我更大学英语的鼓励),并且我发现我和先生有着同样的看法——表达感情,用英语比用中文方便多了(据先生所说呢,是因为英美人谈情说爱是平常的事,,用中文说就显得别扭了),所以我想自学翻译(因为一些复杂的原因,并没有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修读翻译)。

但是,虽然自学了初级笔译一书,书上的理论看似简单,但自己真正开始尝试翻译一篇文本时才发现,困难竟是那么的大。不管是英译中还是中译英,在句子结构上会显得很拖沓,不能够很顺畅的表达原文想要传达的意思,这就是母语者和非母语者的差别。曾经只是看到了许渊冲先生的作品,看到了翻译的美,但却没有看到先生在求真、求善、求美的一路上付出的艰辛——大学时的积累,军翻译时的实战,到后来几十年的翻译实践,才有了“诗译英法唯一人”的翻译界北极光。

所以,任何一项成果的产出都需要时间的积淀,只有在不断地积累和发现中才能提升。翻译是如此,科研应当也是如此。在翻译里,即使初尝翻译如啃骨头般艰难,即使速度慢,成果不显,但我依然坚持日复一日的翻译,总有一天我可以积累够足够的数量,量变引起质变,当是如此!在科研道路上,虽只是学徒,还是个没入门的门外汉,但也要先走进去,不是慢慢而是尽快了解学术前沿,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才能更好地走在这条道路上。

许渊冲先生回忆过往,重读人生;我在回忆里,聆听大师教导,领悟人生真谛。虽然没有机会亲身听到一代大师的教诲,但由书见人,由言语入理,亦可收获良多!

在作者这里,回忆变成了一本书,“成为千千万万读者回忆的一章、一节、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世界,成为了永恒的回忆”;在作者这里,面对过去的经历,“加上事后的补充理解,今昔对比,或者留恋往事,或者觉得今是而昨非”,从而推陈出新,从而将自己的人生再活一遍,却又并非完全相同,倒确是“两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