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的古诗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4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注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赏析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
第2个回答  2020-10-24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

2、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3

敕勒歌 北朝民歌

勅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

逢雪送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5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6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7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8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9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0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11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2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3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4悯农(一)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5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6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