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等着父母的一声“道歉”,父母却在等着孩子的“感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6

现在的亲子关系,恋爱关系,大多都很拧巴。

还记得那个在桥上一跃而下的大男孩么?跳桥的前几分钟,她的妈妈还在很狂躁地数落他。可是最后,显而易见地悔不当初。

有些父母,为什么总是在不停地说着自己家孩子的缺点?

在他们眼里,别人家的孩子是完美的,自己家的孩子处处都是缺点。

是这些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么?

错,他们爱他们的孩子,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无敌金刚,变成完美超人。

她们为了孩子可以一人打几份工,她们为了孩子可以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她们为了孩子能上一个好学校,甚至不惜举债买下学区房。

这些父母只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正确地爱孩子?

再说说恋爱关系。

谈恋爱的时候,有的理工男就很让人无语。

有人说这种人不解风情,看书上学弄成了书呆子。

其实,这种人只是因为不会共情,不懂共情。

他们都是因为小时候,家庭里缺乏爱的守护、爱的陪伴,原生家庭没有教会他共情。

提出这个理念的是一本心理学的书——《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它在微信读书排名靠前,在豆瓣评分高达7.7分。

这本书把一些心理问题通过分析,让人们懂得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出现这样的情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孩子等着父母的一声道歉,可是父母却在等着孩子的感恩。

没有人是错的,只是感情错位罢了。

孩子以为父母是朋友,父母以为孩子应该爱他们。

无论是孩子和父母,都是因为无法共情,才有这样的偏差。

这是一种认知的偏差。

每一个人都有亲人,也都有 社会 关系。

有些情况在了解了心理学后,认知就发生了变化。

不知道的时候,就会有些怨恨,当懂了之后,就知道他们的心里藏着一个哭泣的小孩。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心理学家施琪嘉的30堂深度成长课》这本书的作者施琪嘉是一位心理学家。也是很有经验的心理治疗师,还是高校的教授。

她曾经做过神经科医生,后来因为对心理学感兴趣,又做过精神科医生,具备心理治疗和精神医学的资质。

她在生活和治疗中发现,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孩,如果运气好,父母善待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个内在的小孩就会幸福快乐。反之,这个内在小孩就会有创伤有困扰,对世界充满不信任,怀疑、敌对,等各种情绪。

在这本书里,她针对人的内心小孩的5大需要,5种情绪、5个价值信念分别对陪伴、夸奖、玩耍、道歉、共情、恐惧、羞耻等各种精神状态,来进行分析。

比如:60、70年代,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看孩子,就是用小被子把 孩子捆得像个粽子一样,要不就用一根带子把孩子的手拦腰捆住。认为这样做,养大的孩子从小就会懂规矩,老实听话。

现在这种 育儿 的方式已经被淘汰。

因为孩子出生后要对这个世界进行感知,越早感知,孩子的发育就会越完全。而捆成粽子就只能让孩子造成发育迟缓。

这就是认知的改变,我们的行为是随着我们的认知而改变的。

无论孩子还是父母,只有认识改变,才能让行为改变。

如果想让孩子感恩,首先要让她感受到爱。

金钱不是爱,金钱只能满足越来越膨胀的欲望。我们给孩子的,都是我们认为孩子想要的,实际上并不是。

因为我们的无知,所以在给孩子造成了心理阴影和伤害,而不自知。

那些轻易地就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些孩子,表面上积极乐观,心里早已经是缺水的荒漠。

我们先说说前面说过的“共情”。

共情既有生理 上的物质基础,也有一种经验的获得。

比如:你看着电视剧里的人哭,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感受,这就是共情。有一首歌词是”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就是这种状态。

在神经学里,我们的神经系统里有一种神经元,叫做镜像神经元。它的作用就是看到别人做什么事,他就想跟着也做这件事。

所以有时候,我们的行为是不由自主的,是受生理因素影响的。

如果母亲的共情能力特别糟糕,那么她的孩子必然也会出现这种问题,这也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深层次原因。

有的妈妈在饭桌上,不停地给孩子夹菜,希望孩子把它都吃完。可是孩子却不喜欢吃这种菜,也不喜欢这种方式。

这种共情就是失败的。

共情不是只有童年才能学会,也可以在成长中磨合后产生。比如有的妈妈意识到这种方式会给孩子造成压力,体会到这种方式让人不舒服,可能就会改变。

当然有些人不会改变,这样孩子的心中就会,慢慢积累一种怨气和不被理解的憋屈感。这样,他对待别人的时候,可能脾气就会特别大。

可想而知,这样长大的孩子,他以后的 社会 关系会发展成什么样。

所以,人的共情能力特别重要。

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父母没有足够地陪伴给孩子,或者陪伴孩子也心不在焉,自顾自地玩手机、刷抖音。这样,孩子和父母之间没有形成互动,没有足够的 游戏 空间,孩子的心智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共情能力就会特别差。

所以在小的时候,父母尽可能地陪伴孩子,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而我们现在的人,觉得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这样就是对他们最好的。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

据统计,现在很多留守儿童长大后的犯罪率都很高,而且占很大比例。

所以,我建议做家长的,或者将要做父母的,都好好看看这本书。懂一些心理学,这样对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都是有好处的。

还有的人,可能自身就有一定的心理问题,读了这本《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就能真正地了解自己,让自己的心理更 健康 。只有 健康 才能抵御风险、抵御挫折。

这本书浅显易懂,没有太多的专业术语,也好懂,实用性强。

用不到一顿饭的钱,改变自己,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好。就算聊天,也比坐在旁边 的人高一个段位。

阅读,永远都是最保险的投资,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