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生角色转变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1. 关于转变角色的诗句
关于转变角色的诗句 1.关于职业的诗句
01.生涯即人生、生涯即竞争,生涯规划就是个人一生的竞争策略规划。

02.生涯要规划,更要经营,起点是自己,终点也是自己,没有人能代劳。03.生涯规划就是规划人生的远景,彩绘生命的蓝图,发挥自己的才能,写出人生的剧本。

04.生涯规划包括如何成长、学习、谋生及生活,是一连串思考、选择、计划、打拼、发展的终生历程。05.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掌握住现在。

看得见未来;促进自我暸解、自我定位、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06.成功的人生,需要自己去经营,别再说了,莫再等了,现在就为自己的人生做好规划,为人生点亮一盏明灯,赢在人生起跑点上。

07.人生是一趟旅行,只卖是单程票,不卖回程票。08.时间就是生命,人生何其短暂,请珍惜有限岁月,活出自己,活出生命。

09.人生之路要自己走,要过怎样的人生,完全是自己的选择,只有自己才能赋予生命最佳的诠释。10.人生像演员,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重要的是,无论演什么,就要像什么。

11.人生的愿望,在于:成为自己的老板,掌握自己的命运,主宰自己的时间,创造自己的快乐,追求自己的幸福。12.人生的标的,在于:感觉被欣赏,人格被尊重,成就被肯定,生而能尽欢,死而能无憾。

13.生活的目的,在于:活得实在,活得自在,活出健康,活出品味,活出快乐,活出豪气,活出尊严。14.人生最重的事,不是您现在站在何处,而是您今后要朝那个方向,只要方向对,找到路,就不怕路远。

15.成功的人生,胜于成功的事业,一味追求事业的赢家,最后可能变成人生的输家。16.佛前的灯,不必刻意去点,最重要的是,点亮自己的心灯,知道自己的起跑点及目的地,想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按部就班跑向目的地。

17.人的一生,是一连串决定交织而成的过程,其精华在于自己如何选择。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选对舞台,尽情挥洒才华,走出自己的路。

18.人生成功的定义,要自己去找寻;人生快乐的感觉,要自己去诠释;千万不要迷失在别人的看法中。19.价值观,就是我们对事物好与坏、对与错的看法,我们觉得好的、对的、重要的、应该的,都代表了我们的价值观,因人而异,系于一念之间。

20.在对人、对事方面,如果能尽量选择朝愉的方向去想,就会愈来愈感到愉快。21.一个人只要想法愿意改变,事情就有转机,改变的意念会愈强,胜算就愈大,成功的机会,远留给拥抱变化、渴望改变的人。

22.人生是计划的过程,计划的主人是自己,计划做得具体,执行做得确实,胜算必然属于自己。23.积极的人,充满乐观,展现活力,总是知道自己的方向,要的是什么?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

24.人在高潮时,千万不可得意忘形,否则骄兵必败;人处低潮时,千万不可灰心丧志,否则郁卒自灭。25.一个人如果心态开放,保持好奇,破除成见,不断进修,求新求变,将会使视野开阔,拥有创意人生。

26.快不快乐在自己,快乐从心起,自己求,要学习。27.当一个人感到很知足,心不烦,身不疲,无所求,心能安的时候,快乐就在其中。

28.当一个人感到吃得下,玩得动,睡得好,没牵挂,很满足的时候,幸福就在其中。29.快乐的源泉在于:知足、无求。

尽责、无怨、宽容、感恩、舍得、放下、忘记。30.生涯规划的步骤是:先觉知、有意愿、量己力、衡外情、订目标、找策略、重实践、善反省、再调整、重出发的循环历程。

31.生涯规划的前提在于:主角是自己,愿意改变自己,要量力适性,参考家人意见,有求好心,有企图心,有行动决心。32.一个人就算饱学之士,如果不能暸解自己,掌握自己,就称不上是个有智慧的人。

33.知己是生涯规划的起点,唯有充分了解自己,生涯规划才能做到量力适性,人生才能过得如自己所想。34.要暸解自己,就要勤于自我生涯对话,认清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有那些生涯资产及战力?我要到那里去?我要如何达到目的?35.目标代表个人的愿景,是心中的罗盘,人生因有目标,才会执着去追求,才会有成功的希望。

36.人生有梦,筑梦踏实,将自己的梦想,以阶段性的小目标,落实在具体的计划中,然后身体力行,积极实践,就是生涯规划最具体的表现。37.人生是连续的过程,珍视过程,就是钟爱自己;渴望、信心及行动是圆梦三部曲。

38.人生以40岁为分水岭,前20年,为人作嫁,工作以量为中心;后20年,为己多活,工作要以质为中心。 39.人生幸福三诀: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40.人生虽有终点,生命却是无涯,生活可以随便,生命却要认真,怎样安排此生,是自己的责任。41.圆满人生的八大领域是:婚姻美满、家庭和乐、道德修养、终身学习、事业发展、身体健康、理财得法、善缘广结。

42.全方位的生涯规划,至少包括四个领域:缤纷生活路、快乐工作路、丰富学习路、职涯成功路。43.缤纷生活路包括:美满婚姻、和乐家庭、健康生活、休闲生活、人际关系、时间管理、消费理财等。

44.快乐工作路包括:善尽职责,纾解压力、精益求精、工作丰富、寻找乐趣、追求创新等。45.丰富学习路包括:修身养性、自我进修、短期。
2.描写人变化快,感情丰富的诗句
满意答案好评率:0% 一、虚实相间的画面美:全诗只有寥寥九行,分为三个小节,具有虚实相间的画面美。

第一节的两句诗是实写“我”'在江南赶路,自然而然的想起那位还在这里苦等的“佳人”。一开首,风尘仆仆的“我”便迎面而来。

一个“打”字,显然是“从”的意思,又有“打马”的意味,强调出了一种动态感,且又与末节“达达的马蹄”相应,使全诗有贯穿始终的清脆感。而“走过”,"则明言这“江南”于“我”只是中间一程,不是归宿,正与末节“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相应,使我在诗中的行迹变得倏忽。

与“我”的行迹相对的,是女子的“等”,即“守候”,本为动态的,时间一长,便幻化为静止的画面了。“莲花的开落”在诗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暗示“我”与她分别时间之长,一是说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以“莲花”喻女子的纯洁美丽,强调性地托出了女子在一季又一季的守候中,在无可挽回地憔悴下去(“落”)却又努力坚持和期盼着(“开”),从中,我们可感到莲子心般的苦涩。这一节中,“我”和“容颜”,前者以句式之短之较强的动态感凸现了“走过”的短暂;后者以句子之长,体现了“等”的悠长。

这两者就像两条平行线,让人感到错误的难以避免。第二节五行诗全写“我”对她的想像:时节虽是阳春,但由于“我”仍未归来,所以她丝毫未感觉到柳絮飘飞的春意。

她的心寂寞犹如青石的小城的傍晚,惆怅犹如紧掩的窗扉。此节中,以东风不来,柳絮不飞的小城和跫音不响,春帷不揭的窗扉来喻苦苦等待中的女子。

诗人在喻写女子时,加了两个“小小的”,似乎让我们体会到女子的柔美。敏感又有韧性的内心。

正因为有这样的内心,我的马蹄声才成为“美丽的错误”。第三节写“我”从想像中回到现实,“我”从她的身边路过,她也许能听到这“达达的马蹄声”,但“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与她越来越近确实是美丽的,但不能相见无疑是一个错误。错误是由于“我是不归人,是个过客”;而美丽,在于“我”让她在孤寂、清冷、悠长的等待中有了一瞬间的希冀和快乐,便生成了一种美丽。

“美丽的错误”也成了全诗最让人激赏的字眼。 二、时空结合的意象美:在感受全诗构成的画面美之时,还能体会到它穿越了时空,如婉约的古典诗词,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色古香古韵,典雅清丽。

“我打江南走过”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春雨迷蒙。丝竹悠扬的江南。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把容颜的焕发与黯淡,心绪的热切与失落,同水乡的纯洁莲花之娇艳与枯槁,同季节的更替与轮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妙句天成。第二节中,诗人同时安排了冷暖两组意象,并在对暖意象的“冷化”中深入人物内心。

暖意象有:东风、三月的柳絮、跫音、三月的春帷等。暖不仅在于词自身的基调,还在于丰富的隐喻性:东风、跫音似喻指“所等的人”,柳絮、春帷喻为“等待中的人”。

前者的有(东风来、跫音响)决定后者的能(柳絮飞、春帷揭)。但诗人决绝地用了四个“不”字,否定了二者实现的可能性。

于是,暖的意象瞬间变冷。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紧掩的窗扉等冷意象,突出了女子内心的空虚、清冷。

青石街道的“硬”'又是在“向晚”时分,天色渐暗,愈觉其冷。以达达的马蹄声代过客的音讯,“我”的马蹄“达达”有声,既可以其清脆衬出城的寂寞,又可构成对闺中女子内心的叩击。

当行人达达的马蹄敲响青石街道时,愈行愈近,于清旷、宁静中分外听得真切。是他吗?是从远方归来的他吗?她的心跳着,想揭开窗帷。

但或许是失望已太多太重,她又迟疑了,只是悄然立在窗帷后凝神细听足音。马蹄声近了,更近了,却不曾稍做停留,又径自向前,走过了,走远了。

于是紧掩的窗扉后,还是一个人感受更深的冷。“紧”字似乎让我们感到了女子一次又一次失望后的心痛。

诗中的这些意象都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其色彩、声响、气息都透出古典韵味。此景、此情、此境只能生长在中国、江南、三月。

我们仿佛听到了“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何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①的怅然长叹;浪子诗人”郑愁予以其浅显的白话营造了浓浓古韵,时空结合,意味悠长。 三、哀怨疚恨的情思美:此诗将望归的女子处理得含蓄内敛,情深而又自持,从而为全诗平添了富于古典气息的哀婉和惆怅,以及浓郁到化不开的缠绵韵致。

这其中有坚强,也有含着泪的忍耐,更有不绝的情思。此诗以男子的口吻并以男子的立场出现,对钟爱、盼望着他们的女子,做了一次坦白、忧伤而无奈的回答。

此诗不再以思妇的情态自描自况,它的视角与心情完全是一个男子的,这位骑马的男子从江南走过,这时的江南正是柳翠丝长、宛牵郎衣的三月春季,那空气里飘动的幽幽的愁怨似乎使他感觉到了什么。他感觉到有一颗悒郁的心在盼、在等。

他虽看不到她的身影,可是他知道在铺满青石的街道旁,某一扇掩着的窗扉后,有一双望穿秋水的眼睛。当他擦窗而过时,他曾经希望她能看他一眼,他能感知到她的一份期冀和幽怨,但他不是她等待的归人,终于迟疑着且行且远,只留下无。
3.关于‘‘我的角色’'的诗词
1.最爱的诗句:青山相待,白云相爱。

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

陋巷单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我的理由是:这是黄蓉相答樵子时所唱的曲子,我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曲中之词有视富贵如浮云的豪气,又有隐居山林不求功名的洒脱。

最后一句“贫,气不改!达,志不改!”更说明人不可因环境的变迁而改变自己的心志,颇似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陋巷单瓢亦乐哉”一句,更有古人颜回之风,安贫乐道不为富贵贫穷所困,这也是我所向往的境界,与其汲汲营营于名利,求取荣华富贵,倒不如隐居山林做个闲云野鹤之人来得潇洒。
4.写人物的表情变化的句子有什么
眉开眼笑 破涕为笑 捧腹大笑 笑逐颜开 满面春风 洋洋得意 和颜悦色 悠然自得 容光焕发 神采飞扬 气势汹汹 神情沮丧 愁眉苦脸 没精打采 泪流满面 时,一阵热烈的掌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猛的一抬头,看见肖大名正从讲台上走下来。

他立马又紧张起来。他的目光四处移动,似乎在搜寻什么,他是那么的不安,甚至不敢接触任何人的目光。

然后他又把头低下去,好像怕被别人看见似的。他的十个手指头不停地搓来搓去,一会儿便被汗水打湿了,滑滑的。

“怎么办呢,该不该上去呢?”唐明贼似的看看四周,比先前更紧张了,两腿在桌底下直发抖。“去,一定得上去,这是最后一个竞选项目了,为了以后同学们能对我另眼相看,我一定要竞选到这劳动委员。

……可是……”唐明深深地咽下一口口水,头低得快贴到桌上了,呼吸更急促了。“李华一下来,我就上去……”他这么想。

牙齿咬得“格格”作响,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仇恨,像怪兽一般吞噬着我的心,使我不思饮食,坐立不安。

辛辣味呛得我直翻白眼,恨得牙根直发麻,手指骨节痒,想揍他一顿。 他怒不可遏地吼叫着,这声音像沉雷一样滚动着,传得很远很远。

看着这景象,愤怒的人群如同涨满河槽的洪水,突然崩开了堤口,咆哮着,势不可挡地涌进了大厅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占有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老师的关心,使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滋味. 我那颗忐忑不安的心越跳越快,我不敢往下想了XX激动的上言不搭下语~ 我胆怯地低着头,不敢看爸爸那张阴云密布的脸。 我生怕舵轮滑掉,心突突地跳,手心里都出了汗。

他两眼发直,连连自语,又惊又怕,双腿也不听使唤,像筛糠似的乱颤起来。 望着满地的碎瓶胆片,我紧张得张开了嘴巴,呆呆地立在那儿,心里忐忑不安,万一爸爸回来发现了,准会狠狠批评我的。

他惶恐不安地看着我,嘴里就像含了一串冰糖葫芦,呜呜啦啦半天没说出什么来。 冉阿让大吃一惊,门臼的响声,在他的耳朵里,就和末日审判的号角那样洪亮骇人。

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

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

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捉蝴蝶、打篮球,都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甚至是同学们亲自参加过的。

但写起来却不具体。上述两段描写,由于作者观察仔细,把捉蝴蝶,打篮球的动作、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1、他大约有十三、四岁。又黑又胖的小脸上,嵌着一个尖尖的翘鼻子。

长长的头发,好久没理了。浓浓的眉毛下闪着一对大眼睛,乌黑的眼珠挺神气地转来转去。

2、树丛被拨开了,一个小孩的脑袋钻了进来,这是个男孩子,大约有十二、三岁,又黑又瘦的小脸上,满是灰尘,头发约有二寸多长,乱蓬蓬的,活像个喜鹊窝。 3、翠儿是这里远近山区里出名的俊女孩,成日价雨淋日晒,就是淋不萎,晒不黑,脸盘白白净净,眉眼清清亮亮。

一笑起来,嘴瓣儿像恬静的弯月,说起话来,声音像黄莺打蹄。4、一进园门,就有个男孩子粘上我了。

他大约十一、二岁,穿着红背心、蓝短裤,腰带耷拉着一截;浑身是土,像个小土地爷。毛茸茸的小平头,衬着一张白皙的小圆脸儿,使我联想到蒲公英。

他像飞蛾见了火似的,在我身前身后转悠,伸着脖子看我的镁光灯。 5、这一来,倒吓 我一跳,仰头一看,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高高地坐在一枝树杈上,手里还拿着一只口琴,正准备吹哩。

她穿着火红色的绒绒衣,套一条豆绿色的短裙子。两只穿着力士鞋的小脚悬空的搭拉着,怪自在的。

她那梳着小辫子的脑袋歪倚在右肩头上,水灵灵的大眼睛向我玩皮地眨巴着,鼻子略显有些上翘,显露出一副淘气相。只要你一看见她,就会从心眼里喜欢她。

6、小菊到今年已经十四岁了,但是她的身体长得不高,手臂依然那么细小,颧骨照旧凸出,十个指头像一束枯竹枝,仿佛一折就会折断似的;因为她十分消瘦,所以看起来她的身体轻飘飘的。7、建华同学身材均匀,不胖不瘦,乌黑的头发梳成两条细长的辫子,红润的瓜子脸,圆圆的大眼睛,脸颊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显得活泼可爱。

8、我们院里来了两个乡下小孩。一个是姐姐,梳着小辫,穿着小花褂。

一个是弟弟,脑门上留的头发,就像扣了个茶壶盖。 9、小玛拉哈(蒙古族),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圆脸蛋,高鼻梁,一脑袋乌黑卷曲的头发,挺俊气的。

只是耳朵长得老长,真难看 ,可老人们说,那是“佛相”,有福气10、那是个十来岁的瘦骨伶仃的小孩,却长得眉清目秀。特别是那双长得比常人都大的。
5.关于变化的好句好段
人生的缩影 (新加坡 尢今) 女儿还没学会走路时,外子把她放在脚车前特制的藤椅里,每天傍晚载着她去兜风。

她稚嫩的笑声,像在微风里摇荡的风铃,四处飘散。实在是太快乐了,所以,外子一回家,她便机灵地爬到他身畔,把无言的期盼写在清亮的大眸子里。

只要外子把她抱上脚车,她圆圆的脸,便会绽放灿烂已极的笑花。 这个时期的女儿,是我们掌上一团未曾成形的湿泥,要方要圆,任由搓捏。

会走会跑会跳以后,给她买了四个轮子的脚车。 先是在屋子后面的庭院里学,学会了便到屋子前面的马路去骑。

初初拥有了自己的小脚车,她神气而得意,可是,由于方向感还没有培养起来,不但处处要我们作陪,而且,言听计从,温驯乖顺。我们常常在晚餐过后,骑着铁马伴着她,在巷子和小街之间兜来转去,听她絮絮地把她童稚世界里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向我们报告。

这时,掌中泥团,已成雏形;不过呢,泥团仍湿,要重塑是易如反掌的。 年龄渐长、人儿渐大,四轮脚车,成了她眼中落伍的产物。

六岁那年,一她开始学踏双轮脚车。 她摔跤、她流血、她哭泣;而我们,扶起她、为她包扎胶布、为她拭干眼泪。

一跌再跌,终于,在干凝的血渍与泪痕中,她成功地驾驭了那匹铁铸的野马。骑着铁马到处逛,她发现户外有无限辽阔的新天地,于是,主意渐多,带她去东边玩。

她说西边有片好风景;领她到北边去逛,她说南边更值一看。 这时,我清楚地知道:手中的泥,已干硬成形了。

看女儿学脚车,仿佛看到一整个人生的缩影。欢喜、担忧、惊惧、满足、惆怅、无奈,都有。

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 庄子:来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 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扰。

朝如青丝暮成雪 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中年(梁实秋) 钟表上的时针是在慢慢的移动着的,移动的如此之慢,使你几乎不感觉到它的移 动,人的年纪也是这样的,一年又一年,总有一天会蓦然一惊,已经到了中年,到这 时候大概有两件事使你不能不注意。

讣闻不断的来,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一步, 很煞风景,同时又会忽然觉得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年小伙子在眼前出现,从前也不知是 在什么地方藏着的,如今一齐在你眼前摇晃,磕头碰脑的尽是些昂然阔步满面春风的 角色,都像是要去吃喜酒的样子。自己的伙伴一个个的都入蛰了,把世界交给了青年 人。

所谓“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的写照。 从前杂志背面常有“韦廉士红色补丸”的广告,画着一个憔悴的人,弓着身子, 手拊在腰上,旁边注着“图中寓意”四字。

那寓意对于青年人是相当深奥的。可是这 幅图画却常在一般中年人的脑里涌现,虽然他不一定想吃“红色补丸”,那点寓意他 是明白的了。

一根黄松的柱子,都有弯曲倾斜的时候,何况是二十六块碎骨头拼凑成 的一条脊椎?年青人没有不好照镜子的,在店铺的大玻璃窗前照一下都是好的,总觉 得大致上还有几分姿色。这顾影自怜的习惯逐渐消失,以至于有一天偶然揽镜,突然 发现额上刻了横纹,那线条是显明而有力,像是吴道子的“菁菜描”,心想那是抬头 纹,可是低头也还是那样。

再一细看头顶上的头发有搬家到腮旁颔下的趋势,而最令 人怵目惊心的是,鬓角上发现几根白发,这一惊非同小可,平夙一毛不拔的人到这时 候也不免要狠心的把它拔去,拔毛连茹,头发根上还许带着一颗鲜亮的肉珠。但是没 有用,岁月不饶人! 一般的女人到了中年,更着急。

哪个年青女子不是饱满丰润得像一颗牛奶葡萄, 一弹就破的样子?哪个年青女子不是玲珑矫健得像一只燕子,跳动得那么轻灵?到了 中年,全变了。曲线都还存在,但满不是那么回事,该凹入的部份变成了凸出,该凸 出的部份变成了凹入,牛奶葡萄要变成为金丝蜜枣,燕子要变鹌鹑。

最暴露在外面的 是一张脸,从“鱼尾”起皱纹撒出一面网,纵横辐辏,疏而不漏,把脸逐渐织成一幅 铁路线最发达的地图,脸上的皱纹已经不是熨斗所能烫得平的,同时也不知怎么在皱 纹之外还常常加上那么多的苍蝇屎。所以脂粉不可少。

除非粪土之墙,没有不可圬的 道理。在原有的一张脸上再罩上一张脸,本是最简便的事。

不过在上妆之前下妆之后 容易令人联想起聊斋志异的那一篇《画皮》而已。女人的肉好像最禁不起地心的吸 力,一到中年便一齐松懈下来往下堆摊,成堆的肉挂在脸上,挂在腰边,挂在踝际。

听说有许多西洋女子用赶面杖似的一根棒子早晚混身乱搓,希望把浮肿的肉压得结实 一点,又有些人干脆忌食脂肪忌食淀粉,扎紧裤带,活生生的把自己“饿”回青春 去。 有多少效果,我不知道。

别以为人到中年,就算完事。不。

譬如登临,人到中年像是攀跻到了最高峰。回 头看看,一串串的小伙子正在“头也不回呀汗也不揩”的往上爬。

再仔细看看,路上 有好多块绊脚石,曾把自己磕碰得鼻青脸肿,有好多处陷井,使自己做了若干年的井 底蛙。回想从前,自己做过扑炉蛾,惹火焚身,自己做过撞窗户纸的苍蝇,一心想奔 光明,结果落在粘苍蝇的胶纸上!这种种景象的观察,只有站在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