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有5千多年,是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中国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断代的国家,也就是说中国的历史是连续的并且有记载的,没有被隔断过得国家,但中国被国际承认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之前没有史书和考古发现的证据),而我们自认为的历史上线为黄帝(公元30世纪),也就是5000年。

而埃及保守估计已近7000年历史,据古埃及史家曼涅托记载,古代埃及在被亚历山大征服以前曾历经31个王朝。第一、二王朝史称前王国时代(约前3100—前2686)。

希腊文明开始在公元前2000--1500年,也就是4000多年。

美国文明从19世纪开始,当然如果加上本土文明也有几千年的历史,可是一般没人这么算。

日本由于早期没有文字,最早的文字记载还是中国人的。而日本始祖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也有3000年左右历史。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悠久,自从梁启超提出“四大文明古国”,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先生宣称“以黄帝纪元4609年为中华民国元年”,从此有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说法,流传至今。

然而值得说明的是这个算法实在有些勉强,即使加上难以考证神话传说的上古皇帝时期,这个5000年也是“四舍五入”之后的美化。所以真论起来,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实际上是理不直气不壮,相当的勉强。

中国的历史从夏朝算起约有4000年,而从商朝算起约有3600年,但实际对于夏朝,史学界一直存疑,因为缺乏实际文字记载,国外很多地区对于夏朝不予承认,往往一笔带过,只认可3600年的文明历史,国内耗费巨资展开“夏商周断代工程”。

在历经五年时间,在利用现代科技碳-14检测大量文物,并核查古籍之后,“夏商周断代工程”终于取得初步成果。得出夏朝约开始于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纣之年)定为前1046年的结论,以此建立了商王武丁以来的年表和西周诸王年表。

如果该工程成果确实,那么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就能给出了准确的时间标尺,但该工程的最终报告时到今日也未能完全通过,而这期间发掘出来的青铜器铭文,又生生打脸,推翻了之前对于西周共和元年的时间点推算。所以耗费巨资之后,中国的文明历史时间仍然扑朔迷离,还在黑暗摸索阶段。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也提到文明开继的时间问题,表示自己看过有关黄帝之后的许多文献,虽然其中也有年代记载,但这些年代前后矛盾,且描述模糊缺乏连贯,所以司马迁弃而不用,仅仅记录了夏商周各王的世系而无具体在位年代。所以共和元年都认可,但如果换算成具体的时间点,没有任何一个说法能获得权威认可。

在中国历史,朝代更迭符合“天道”,但国号更换却是必须的事情。然而纵观历史,即便那几个耳熟能详的朝代,也有前后东西南北的说法。如西汉东汉,东周西周,北宋南宋等等。

这些以方位分割的朝代,大多经历了从灭亡到复生的嬗变,虽然后代依然打着前代的招牌,但政权更迭,江山易主,所以为了不混为一谈,后人大多以国都位置加一个地理方位词,以示区别。

特别说明的是,《三国演义》影视剧中,刘备政权打着“蜀汉”旗帜其实大错特错,蜀汉同样是后世为了区别朝代,用政权地区简称加的前缀。真实历史上,不管是刘备还是诸葛亮始终打的是“汉”国号,打“蜀汉”旗号只能说明导演的无知。

1、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关于“夏”的来历,目前主流认为“夏”来源于种族图腾的象形字。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

2、商朝(约前17世纪~前11世纪)

《史记·殷本纪》记载:“契封于商”。由此可知,“商”是商族先祖契因为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于商地,所以取地为国名。

3、周朝(前1046~前255年)

周部落祖先曾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同样以地名“周”作为朝名。历史上以烽火戏诸侯为节点,周朝政权倾覆,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因位于之前国都“镐”的东方,后世分别称前后代为“东周”和“西周”。

4、秦朝(前221年~前207年)

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放牧有功,赐姓为“嬴”,赐土地在秦地,得名秦国。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由诸侯国称呼,变成了朝代的称呼。

5、汉朝(前202~220年)

秦亡以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并在之后争霸中打败了项羽,登基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长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因为王莽是篡权得位;加上政权时间短,所以历史上这个朝代并没被认可。公元25年,刘秀称帝。因为国都设在洛阳,所以为了区别前期,以长安和洛阳的方位,分别称为西汉和东汉。

6、魏朝(220年~266年)

东汉末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以魏王的封号为国号,史称曹魏。

7、蜀汉(221年~263年)

刘备自称汉朝中山靖王,建立“汉”政权,因为主要势力范围在四川,史称“蜀汉”。

8、东吴(222年~280年)

曹操封孙权为“吴王”,孙权称帝后便以吴为国号,因为地位在东南之地,也称“东吴”。

9、晋朝(265年~420年)

司马昭灭蜀后被封为晋王。司马炎逼令魏帝退位,国号“晋”。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公元316年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公元317年,剩余晋室南渡,以司马睿为首在建邺建立东晋,前朝以洛阳为都城在西边,后朝以建康为都城,史分西晋、东晋。

10、隋朝(581年~619年)

杨坚的父亲杨忠被北周(隶属于北朝得名)封为“随国公”,本想依照之前习惯国号定为“随”,但觉得为“随”字的“辶”有不稳定的意思。于是去掉“辶”,以“隋”这个新字作为朝名。但显然没有摆脱短命命运。

11、唐朝(618年~907年)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被北周追封为唐国公,李渊称皇之后,以“唐”为国号。

12、辽(916~1125年)

由北方民族契丹人建立的王朝,国号初为“契丹”,后改名为“大辽”。“辽”是契丹人发祥地辽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

13、宋朝(960年~1279年)

赵匡胤为五代后周归德军节度使,驻宋州。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定国号为“宋”,尊称为“大宋”。在靖康之耻后,皇室南迁移,所以分为北宋和南宋,是中国历史有南北相称的朝代,唯一没有政权断层的。

14、西夏(1038年~1227年)

由党项人建立。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取国名,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但注意,和北宋南宋一样,西夏也是被称,实际国号旗号都是“夏”。

15、金(1115年~1234年)

由东北女贞(真)族建立的王朝。一说取金不变为国号,一说兴起于金水,得此国号。

16、元朝(1271年~1368年)

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大”字加于正式国号之中的大一统王朝,国名出自《易经·乾卦》“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17、明朝(1368~1644年)

正式国号为“大明”,继元朝之后,第二个把大字加于正式国号之中的大一统皇朝。主流认为和“明教”有关联,又说承袭小明王韩林儿之号,以“大明”为国号以表示自己的正统地位,还有一说以明喻火,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

18、清朝(1644年~1912年)

由满族建立,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皇朝,继承女真族血脉,最开始在东北地区建里金国(史称后金)。后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把国号改为“大清”。是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国号加“大”的皇朝。其国号一是满人尚青,二则以清比喻水,表示取代明朝,以水克火。

参考资料:
中国历史朝代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