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的学案赏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8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
2、学 科:语文
3、课 时:第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利用工具书理解词义。
(2)预习时,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书上作一标记。
教学课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 18课《她是我的朋友》
教材分析
《她是我的朋友》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医院、医生、护士、消息、确认、输血、血型、是否、草垫、酒精、掩盖、拳头、制止、轻柔、周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课后思考题3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关键词,通过圈画、、思考、交流、讨论、观察插图、想象、品读,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阮恒当时内心世界的巨大变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加上足够的时间保证,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广阔的空间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有朋友吗?
生:有。
师:真好。朋友,是寒冷冬天里的一团火,是炎炎夏日里的一丝凉风,是雨天里你头顶上的那一把伞,也是摔倒时扶你起来的那一双手。有朋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们今天的学习就跟朋友有关。(师板书课题:18 她是我的朋友),齐读课题。
二、 检查预习情况。
1、师:老师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输血的“血”字,在书面语时,读“xuè”,在口语或单独使用时读“xiě”。
2、师:去掉熟字,生字你认识吗?
(1)在读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学生说哪个,就齐读哪个)
(2)你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字?
3、师:把这些字词放到课文中,你还能读准吗?接下来,老师请几位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余的学生认真听,帮助正音,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师;课文读得很流利,良好的预习,将会使我们在理解课文时事半功倍。那么,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4个学生说)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提到了小姑娘,大家知道,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急需输血,那么书中使用哪个成语来形容这一紧急情况的?
生:迫在眉睫。
(齐读)
师: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语。请大家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找一找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迫在眉睫”的意思?
生……
师:找的真准。输血是救命的关键,如果输血,小姑娘就会活,如果不输血,小姑娘就会死,情况十分危急,也就是——迫在眉睫。你们能把迫在眉睫的紧张感读书来吗?
生……
师:(竖大拇指)嗯,输血迫在眉睫,可大家知道,这个小姑娘是个孤儿,没有亲人,而医生和护士又不具有她的血型。怎么办?一阵沉默之后,谁举起了手?
生:阮恒。
师:在小姑娘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阮恒站了出来。老师请几位同学默读课文,找一找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画出来,再读一读,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阮恒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默读,画句子,出声读句子。
师:可以把你的体会和想法在小组内交流。(4、5分钟)
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相信,交流会让我们有更多的的收获,你愿意把你的收获在全班交流吗?
生汇报。
第一句
注重学法的指导,师:就这样,抓住关键词来说。并指导有感情读。
第二句,第三句比较,理解“啜泣”、“呜咽”的意思,做“啜泣”、“呜咽”、“捂”、“掩盖”动作,体会阮恒此时内心越来越害怕。指导有感情读。
第四句,结合文中插图,
让学生观察图中阮恒的动作表情,结合文本,体会“哭泣”、“咬”、“竭力”,从而感受到阮恒此时心里害怕极了。 指导有感情读。
师小结:我们刚才通过抓阮恒的表情动作,体会到了阮恒的犹豫,体会到了阮恒的害怕。
四、深入体会,升华感受。
师:老师想问大家,阮恒到底在害怕什么?
生:怕死。
生:怕把自己身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
师:阮恒的这种想法对吗?
生:不对。
师:嗯。适当的输血并不会影响人的生命。那么,阮恒以为输血会死的想法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
生:一开始。
生:举手的时候。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么,也就是说,从阮恒决定输血的那一刻起,他就决定了,要用自己的死来换取小姑娘的——生。
师:嗯,其实支持阮恒这样去想,这样去做的,仅仅因为一句话——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阮恒举起了双手,是因为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阮恒决定输血,是因为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阮恒面临死亡心里害怕极了仍没有放弃,还是因为
生:她是我的朋友。(师引导学生的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有感情。)
师:此时此刻,阮恒在你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生:勇敢、重情重义、舍己救人、无私奉献、够朋友、真正的朋友、把朋友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师: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几句关于朋友的名言,
希望大家都能拥有这样的朋友,也希望你能做别人这样的朋友。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教学反思
一、读悟结合,学习方法探究化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读中悟情,把尽量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多读多想。学生从不同方式的朗读中感悟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如老师让学生读描写献血过程这一部分时,让学生勾画出描写阮恒动作、神情的语句,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议,激励读,比赛读,齐读等,让学生明白阮恒献血时内心很复杂,为衬托他无私奉献的品质做好了铺垫。其二,发挥想象,合作释疑。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问、有问才有悟。教学中,教师发动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当学生找出阮恒神情动作句子后,引导学生抓住阮恒的异常表现及其矛盾之处提问,通过辩论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重点品读感悟,通过看课文插图和听阮恒的哭声,想象阮恒当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充分展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学生在此时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全班互助互学,共同探究阮恒的内心世界,体会阮恒虽然说以为献了血自己就会死去,但为了朋友能活下去,仍然坚持献血的可贵品质。
二、读说互促,情感体验生命化
语文教学要“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教师在学生理解全文后发问:“此时此刻,你们最想对阮恒说什么?”这一设计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挥。充分体现了“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理念。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机整合
在这堂课中,有效的利用了互联网搜索,省时高效,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