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楼遗址历史渊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5

紫阳楼,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坐落在屏山脚下,周边环境清幽,潭溪潺潺流过,翠竹簇拥,高大挺拔的松桂点缀其间。朱熹,少年时期在此定居,长达半个世纪,直至晚年才迁往他处。紫阳楼以其庄重典雅的木造构造,青砖素瓦,展现出朱熹对父志的深深敬仰。书斋晦堂和寝室韦斋,承载着他对家族的记忆,而中堂悬挂的刘子翚亲笔题写的"紫阳书室"匾额,更是见证了那段学术与生活的岁月。


紫阳楼四周,古树参天,山明水秀,夏日的荷花在方塘中盛开,映日生辉。朱熹离开五夫里后,依然对这里情有独钟,他的诗作中表达了对旧居的深深眷恋:“忆往潭溪四十年,好峰无数列窗前。”尽管这里并非山水环抱,但四季如春,冬暖夏凉。竹影婆娑,泉声清冽,他感叹自己迁徙的决定,却无法抵挡对这片土地的热爱,"绕舍扶疏千个竹,傍崖寒冽一泓泉","谁教失计东迁谬,惫卧西窗日满川",这些诗句充满了对紫阳楼的深情回忆。


紫阳楼虽历经数代修缮,不幸在民国初年毁于战火,但后人多次在废墟上重建,力求恢复其往日的辉煌。今天,这座承载着朱熹智慧与情感的古迹,依然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故事,吸引着人们前来探寻和感受这份文化沉淀。


扩展资料

武夷山紫阳楼遗址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遗址仍可寻见。紫阳楼遗址于1992年12月22日经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四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紫阳楼,又名紫阳书堂、紫阳书室,朱熹从15岁起在此定居,一直到晚年迁居建阳为止,共50年整。它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镇东面的府前村首,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是朱熹的义父刘子羽为朱熹母子建造的,历代屡经修建。后毁于民国,现尚存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