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发语词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0

1. 文言发语词是什么

句首和句中语气词 最常见的句首和句中语气词有“夫”、“唯”、“其”三个字,“也”也可以作句中语气词用。

现代汉语没有句首语气词,语气词放在句中的性质也和古代汉语不同,一般无法直接对译。下面对这三个语气词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1、夫 “夫”字作为句首语气词是从指示代词“夫”虚化而来的。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例如: 夫将者,国之辅也。

《孙子·谋攻》 夫寒之於衣,不待轻暖;饿之於食,不待甘旨。 晁错《论贵粟疏》 “夫”还可以和“且”、“故”、“若”、“今”相结合,成为“且夫”、“故夫”、“若夫”、“今夫”,用于句首。

“且夫”、“故夫”大致等于“且”、“故”,增加了“夫”字,就加强了要发议论的语气。例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故夫作法术之人,立取舍之行,别辞争之论,而莫为之正。 《韩非子·问辩》 2、惟(维,唯) “惟”字用作句首、句中语气词时,可以写作“维”、“唯”。

用于句首时,有两种作用。一种作用是提示、引出主语或年月。

例如: 惟辟(国君)作福,惟辟作威。 《书经·洪范》 唯赤则非邦也与? 《 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 另一种作用是表示期望的语气。

例如: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左传·僖公三十年》 “惟”字用作句中语气词,主要起引出谓语的作用,在《书经》、《诗经》中比较常见。

例如: 蚩尤惟始作乱。 《书经·吕刑》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大雅·文王》 3、其 语气词“其”用于句首或句中,一般表示推测、拟议,有“大概”、“恐怕”等意思。例如: 齐其为陈氏矣。

《左传·晏婴论季世》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庄子·逍遥游》 4、也 语气词“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放在句尾表示判断肯定的语气;但有时也用于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如: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句中“也”字还常和“者”字相结合,位于主语之后,起提示谓语的作用。例如: 君子也者,道法之摠要也。

《荀子·致士》 上古汉语的句首、句中语气词还有“紧”、“伊”、“思”等,秦汉以后一般不再使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2. 言语理解 发语词有哪些

发语词 :

也、

故、

以、

而、

然、

且、

盖、

其、

则、

与、

夫、

虽、

乎、

斯、

维、

惟、

哉、

焉、

邪、

矣、

文言文的发语词是指用在句首的语气助词,表示要发议论,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其多由指示代词虚化而来,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可以省去。如“夫”“维”“且”“盖”等均是发语词。

3. 文言文中发语词是怎么产生的

文言文中发语词的产生,来自于作者的议论。比如语气词“夫”用于句首时,表示将要发表议论,引出议论的内容。如果是用在复句的最后一个分句的句首,则常常表示对上文的结语或推论。例如:

①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晋灵公不君》)

②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这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许行》)

③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荀子•议兵》)

前三例都是引出议论的内容,后一例是对上文的总结。

4. 文言文节奏的划分方法

文言文语句节奏的划分:一、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二、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三、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四、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五、“而”字后应该停顿.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么就不能停顿,也就是说,“而”字不能和后面的词语分开读,应该连读. 1.“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形容词(或副词)与动词,即“形容词(副词)+而+动词”,这时前边的形容词或副词充当状语,起修饰后面的动词的作用,不能分开读. 2.“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两个动词,即“动词+而+动词”,那么而表示顺接,也就是说,前面一个动作发生了,后面的动作紧接着就发生了,这时“而”后面就不能停顿,应和后面的动词连续. 3.“而”连接词性相同的两个词语(即两个名词、两个动词、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这时“而”后不应该停顿. 4.“而”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六、节奏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七、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八、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九、“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作句尾语气助词则不作停顿.十、停顿要体现关键词的管辖范围.十一、句式整齐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朗读时可用相同的停顿来读,使语气语调一气贯通.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三条规律: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主、谓、宾).二、根据发语词、句首的语气词、关联词等虚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来确定朗读节奏.三、语句倒装之处要停顿.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必须正确理解文意,因为这是确定文言文停顿节奏的前提.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打好扎实的文言基础,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言语感.望采纳【明教团队】为您解答,如有疑问,请继续追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