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1、初2历史共100道选择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27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 A、用火烧烤食物 B、使用打制石器 C、过群居生活 D、会使用骨针2、不能反映大文口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居民生活比以前进步的是: A、农耕已是主要的生产活动 B、墓葬里有随葬品 C、有了黑陶、白陶 D、已经种植粮食3、我国最早掌握人工取火技术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4、我国奴隶制文明时代开始于: A、黄帝时期 B、禹时期 C、启时期 D、汤时期5、下列各项制度哪一项不符合西周情况: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6、春秋时期同晋国争霸中原的诸侯国是: A、齐 B、吴 C、楚 D、秦7、我国奴隶文明时代开始于: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禹时期 D、汤时期8、下列几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 B、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 D、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9、国人暴动中的“国人”是指: A、诸候 B、贵族 C、平民 D、奴隶10、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教育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11、成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中的“太公”是指: A、比干 B、姜尚 C、周武王 D、吕公12、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什么时期: A、形成 B、发展 C、鼎盛 D、瓦解13、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至辽东,东至临洮 B、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C、西起咸阳,东至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14、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景之治的内容: A、定田租为三十税一 B、平定七国之乱 C、让土兵复员生产 D、主张以农为本16、汉武帝的大一绝包括: ① 建立了明确的人才举荐制度 ② 创立了休养生息政策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平定七国之乱 ⑤实行盐铁专卖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②③⑤17、下列事件属于光武中兴内容的是: A、取消地方的盐铁经营权 B、田租恢复为“三十税一” C、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D、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18、下面几项重要的发明创造,出现于东汉时期的是: A、用温室栽培蔬菜 B、发明耧车 C、在耕犁上安装犁壁 D、发明水排19、西安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第一个在此建都的朝代是: A、商朝 B、西周 C、西汉 D、唐朝20、商朝时,国王盘庚将都城迁到: A、阳城 B、亳 C、殷 D、镐京21、公元前356年开始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国君是: A、秦穆公 B、秦孝公 C、秦始皇 D、齐桓公22、春秋后期,我国已经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这比欧洲早: A、2000年 B、1900年 C、1000年 D、900年2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春秋》 B、《诗经》 C、《尚书》 D、《离骚》24、下列语录哪一句不是出自《论语》: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温故而知新”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5、军事格言“知彼知之者,百战不殆”是谁说的: A、墨子 B、孙武 C、孙膑 D、荀子26、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中所写的人物是: A、李冰 B、孙武 C、屈原 D、扁鹊27、秦统一六国的决定性战役是: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28、推翻秦朝建立西汉的是: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29、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30、约公元前1300年所发生的大事是: A、夏朝建立 B、商汤灭夏 C、商朝建立 D、盘庚迁殷31、我国奴隶社会经历了: A、约1600年 B、约1800年 C、约1900年 D、2000年32、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铁器的使用 B、牛耕的推广 C、私田的增多 D、水利的兴修3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尧舜禹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34、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口号举行起义的是: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35、汉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有: A、加强 醒爰�?/SPAN> B、沿用秦朝职官制度 C、恢复民力,安定社会 D、促进经济繁荣36、参加农民起义、重建汉家王朝的是: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向37、汉朝时,在北方普通种植并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是: A、水稻 B、粟 C、小麦 D、玉米38、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39、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萧何 B、韩信 C、陆贾 D、董仲舒40、黄巾起义和大泽乡起义的不同点是 A、反抗阶级压迫 B、借用鬼神宗教 C、有领导、有发动 D、有组织、有准备 答案:1、D 2、D 3、C 4、B 5.A 6.C 7.C 8.C 9.C 10.B 11.B 12.D 13.B 14.B 15.C 16.A 17.B 18.D 19.B 20.C 21.B 22.B 23.B 24.D 25.B 26.C 27.C 28.D 29.A 30.D 31.A 32.A 33.C 34.A 35.C36.C 37.C 38.A 39.D 40.D 1, 自东汉至西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A民族融合的加强 B北方政权力量弱小,难以抵挡外族入侵C对汉族先进文化的向往 D少数民族原居住地区阶级矛盾尖锐2 ,淝水之战后的局面是:1前秦的统治迅速瓦解 2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乱的状态 3立即形成南北混战的局面 4东晋趁机收复了黄河以南的许多土地 (A)A12 B34 C23 D24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是:(A)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 2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3士族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 4民族融合出现高潮A1234 B134 C234 D1244, 东汉末年,曹操在强敌如林的情况下,最终统一了北方,他所具备的条件是:(D)1“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2招贤纳士,重视人才的选拔 3实行屯田,保证部队军粮供应 4官渡之战打败袁绍A123 B124 C134 D12345,《齐民要术》中能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内容是(A)1介绍了农 林 牧 副 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2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3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4总结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A12 B34 C123 D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