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开封杞县的大蒜销路

知道马房吗
中国大蒜生产基地

第1个回答  2013-10-20
中国入世以来,大蒜出口市场越来越大,据资料介绍,我国大蒜出口市场,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亚洲(主要是东南亚)市场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末包括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州在内的111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新增加3个国家。其中有84个国家和地区是WTO的成员,占75.68%。自1981年以来,我国“出口大蒜制品以每年1.157万吨的速度急升。其中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日本、巴西、哥伦比亚、荷兰等9个国家是主要的进口国,1999年从中国进口大蒜21万吨,占我国当年大蒜出口量的72.42%,日本从我国进口的蒜制品量剧增,已占日本蒜制品总进口量的97%。我国大蒜出口创汇能力较大,由中国海关总署提供的1981—1999年我国大蒜出口资料统计分析表明,19年里我国大蒜出口量和创汇额均逐年上升,平均每年分别以1.157万吨和478万美元的速度递增。近年来,出口创汇更是可观,大蒜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农副产品之一,中国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生产和出口国,但出口创汇和国际市场潜力仍很大,亟待开拓和发展。
我县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实施“大蒜富县”战略,面积迅速增至今年的55万亩,总产达60万吨,产值达23亿多元,已成为面积、产量全国第二大县。但我县的大蒜出口比山东省的金乡县、江苏省的射阳县等县(市)差距较大,出口创汇能力差,获得大蒜经营进口出权的企业较少,直接出口少,间接出口多,利润低。因此,要抓好我县的大蒜出口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进一步提高大蒜的品质。大蒜出口海关商检纪严格,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元素残留一旦超标,将无法出口。因此,近几年来,我县县委、县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杞县无公害大蒜标准化生产实施方案、04年4日由省农业厅对大蒜种植较为集中的葛岗镇、付集镇、裴村店乡、西寨乡等乡镇认定了无公害大蒜产地面积6万亩,为大蒜顺利外销奠定了基础。同时,我县还与武汉大学联合开发了具有防癌、抗癌、维护心血管健康等保健功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的富硒大蒜,为扩大出口,增强我县大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在大蒜的无害化治理上,我县还引进试种了脱毒大蒜,推广了无公害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搞好配方施肥,保证了大蒜硝酸盐含量不超标。在病虫害防治上,提倡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严禁在大蒜上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有机磷农药和“三致”农药,确保我县大蒜品质。
二、在大蒜收获期加强管理,确保质量。一是搞好大蒜的整理,大蒜收获后要搞好凉晒,整理洁净。二是搞好冷藏保鲜,目前,我县已建成豫东最大的大蒜辐照厂;建成大蒜保鲜冷库500多座,年贮藏能力达15万吨。三是搞好大蒜的深加工,在大蒜加工增值上实现新突破。把“农业大蒜”转变为“工业大蒜”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优势和商品优势。由加工蒜片、蒜粉、蒜粒等附加值低的粗加工向加工蒜油、蒜素、蒜酒、大蒜药品等深加工方向发展,在开封联富食品有限公司、中农大朝来公司的基础上,再引进兴建扶持一批大型大蒜深加工企业,拉长大蒜产业链,提高大蒜附加值,扩大出口创汇,搞好出口退税,促进农民增收。四是扩大宣传,营造声势,提升我县大蒜知名度。尽管2001年4月,我县参加了全国首届大蒜节,进一步宣传了杞县的大蒜及大蒜制品。8月份我县又召开了全国大蒜委员会工作年会,但我县大蒜的知名度还不够高,还要加强宣传推介。一是尽快成立杞县农副产品信息中心,利用互联网等各种宣传媒体,把杞县的大蒜生产情况向国内外发布;二是在我县106国道沿线,开商高速公路连接线出入口处等地点设置大蒜巨幅宣传标牌;三是学习金乡的网上营销,向国际域名管理组织注册一个英文网站,通过电子邮件寻找销路和外商,促进出口创汇(金乡县大蒜出口90%都是通过网上与外商取得联系并成交的)。四是举办我县首届大蒜节,邀请国内外专家、客商、企业老板参加,进一步宣传推介我县大蒜及大蒜制品,更好地促进我县大蒜的顺利外销,实现出口创汇。五是打造品牌。2001年杞县大蒜在国家工商局申请注册了“金杞”牌商标,取得了标识条码认证和使用权,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2002年,杞县“金杞”牌大蒜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查批准成为全国第一家获得原产地标记认证的蒜类产品。2003年初,杞县大蒜被中国果蔬专家委员会授予“中国蒜王”称号。2003年至2006年又被省有关部门授予“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为“金杞”牌大蒜进一步占领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六是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创造宽松环境。首先,工商、税务等执法部门要为大蒜出口创汇企业搞好服务,放宽政策,放手发展;其次,交通、城建、城管等部门要为外来客商和车辆发放优惠卡和通行证,建立“绿色通道”,真正做到车行杞县无红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