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是如何从空间站返回地球的?

如题所述

有定期的航天飞机或宇宙飞船为空间站运送给养,运送垃圾回地球,同时搭载宇航员往返。因为空间站不具备返回地球的能力。

航天器再入大气层和安全返回技术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宇宙飞船,除了要使飞船在返回过程中的制动过载限制在人的耐受范围内,还应使其落点精度比返回式卫星要高,从而及时发现和营救宇航员。

前苏联载人宇宙飞船就曾因落点精度差,结果使宇航员困在了冰天雪地的森林中差点被冻死。人上天有三个条件,除要研制出载人航天器外,还必须拥有运载力大、可靠性高的运载工具;应弄清高空环境和飞行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并找到有效的防护措施。

扩展资料:

宇宙飞船返回地球的方式

宇宙飞船返回地球靠返回舱的星上发动机提供反推力,让返回舱离开轨道舱,由地球引力将其加速朝地球面降落,到大气稠密区时打开减速伞减速,以安全降落地面。

返回舱又称座舱,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返回舱和推进舱脱离后,返回舱返回,推进舱焚毁,而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一段时间。

返回舱和推进舱脱离后,返回舱返回,推进舱焚毁,而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一段时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返回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宇宙飞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06

有返回舱。

在宇航员正是返程前,专家会制定一条精准的路线,再给宇航员下达返回指令。之前,地球上的工作人员需要找到返回舱返回时降落的合适地点,还要时刻关注天气动向,在太空中的宇航员需要检查一下飞船上的仪器是否正常运行。

一般来说,载人航天器可分为推进舱、轨道舱和返回舱三部分。推进舱安装了推进系统、电源、轨道、制动,并为宇航员提供氧气和水,轨道舱是航天员的主要活动区域,除了升空和返回地球的时候以外,宇航员都会在轨道舱内活动,返回舱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

在飞船开始返回地球的时候,飞船会先调整姿态,然后轨道舱会与返回舱分离,飞船推进舱的发动机点火工作产生与飞船飞行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飞船的飞行速度降低从而脱离原飞行轨道,进入返回轨道。

飞船在进入大气层之前,飞船的返回舱和推进舱分离,推进舱在分离后会在进入大气层后烧毁,大气层中千变万化的气流将使高速飞行的返回舱难以保持固定的姿态,因此,必须把返回舱做成不倒翁的形状,保证返回舱平稳运行。

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之前必须调整角度,如果角度太大,飞船返回速度过快,将像流星一样在大气层中被燃烧,如果角度太小,飞船将从大气层边缘擦过而不能返回,因为返回舱与大气剧烈摩擦时,会在仓表产生高温,所以返回舱表面有一层防热层,而且返回舱中还有滚转姿态,发动机可以通过自转来均匀受热,防止飞船在落地之前被烧为灰烬。

然后等到返回舱的速度为三万千米每小时的时候,经过八分钟左右,返回舱的速度会降低到一千千米每小时,这个时候返回舱会打开降落伞,返回舱的速度逐渐变慢在这个过程中,返回舱会抛掉防热大底,当返回舱距离地面的距离为一米左右的时候,启动反推发动机,使返回舱实现软着陆,大部分情况下返回。

大部分返回舱都是降落在陆地上的,有时候返回舱也会降落到海面上,降落到海面上的返回舱会往水中释放染色剂,把周围的海水染成荧光色,并及时发出GPS定位信号,方便救援人员在海上快速发现目标,有时候因为飞行器和执行的任务不同,会有几个步骤不同,不过,大部分宇航员都是这样回到地球的。

返回舱的特性

1、密闭性

与飞船其它载人舱段一样,返回舱有很高的密封性。但与轨道舱不同的是,返回舱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仍需保证气密性。

2、防烧蚀易散热

为避免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的高热烧穿舱壁,返回舱表面涂有烧蚀材料,利用材料的热解、熔化、蒸发等方式散热。这种材料是石棉、玻璃与酚醛掺合形成的复合材料。直径2.5米的神舟返回舱表面积有22.4平方米,防热材料总重量约500千克。为避免局部过热,返回舱有滚转调姿发动机,会通过自转来均匀受热。

有了这么多保护措施,仍要考虑座舱破裂的可能性。届时身着密闭航天服的航天员将接管自动驾驶仪、通过手动操作备份系统,控制飞船紧急返回。 安全进入大气层后,还需进一步控制落地速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0


  《生活大爆炸》场景:第六季第四集

  剧情:霍华德和两位宇航员乘坐飞船的着陆舱返回地球,在途中以为是已经安全着陆,其实并没有,只是打开了着陆舱的降落伞。霍华德得知真相后不禁大叫。当然之后也成功的返回地球了。

  

  

  中国神舟飞船:

  神九飞船返航前会先调整姿态,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之后再进行两次调姿,到位后返回制动将会开始,飞船随后将进入返回轨道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在返回舱穿越大气层到距离地面80到90公里高度时,返回舱表面因高度摩擦产生的等离子区会导致3到4分钟的黑障现象,返回舱与地面会暂时失去联系3至4分钟,直到返回舱距离地面40公里处黑障现象才会消失。返回舱离地面15公里时主降落伞会打开,距离10公里时会弹开导伞、减速伞和主降落伞,在距离地面5.8公里时返回舱会抛掉防热底,由倾斜吊挂姿态转为垂直吊挂,到离地1米时返回舱发动机启动缓冲着陆。

  为保证地面航天员搜救系统及时搜索到返回地面的返回舱,除在飞船返回舱迹上布设一定数量的雷达,跟踪测量返回舱轨道并预报落点位置外,返回舱上还配有自主标示自身位置的示位标设备,告诉搜救人员“我在这里”。返回舱上的着陆标位设备以发送国际救援组织规定频率和格式的无线电设备为主,主要有超短波信标、超短波通信设备、国际搜索救援示位标等;为方便夜间寻找返回舱,在返回舱“肩部”位置装有闪光灯,直升机据此能在夜间发现3-5千米远的返回舱;当返回舱溅落在海上时,在波浪翻滚的大海里,直径小于3米的返回舱更难以发现,为引导飞机和救捞船搜索返回舱,在返回舱“底部”装有海水染色剂,当返回舱溅落水上时,海水染色剂会缓慢释放,将附近水面染成亮绿色,持续时间可达4小时。返回舱的主伞伞衣用对比度强烈的同心圆彩带做成,而彩条的颜色组合可以根据飞船返回季节的大地背景进行选择。利用这种与大地背景反差很大的降落伞,可以增大返回舱的空中发现距离。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5-31
有定期的航天飞机或宇宙飞船为空间站运送给养,运送垃圾回地球,同时搭载宇航员往返。
第4个回答  202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