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明建设有什么意义

如题所述

1、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精神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精神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对于素质教育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它能给予学生情感的精神食粮,使学生做到道德提升、人格发展、快乐生活、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   

2、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一位哲人曾说:“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

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心灵的,是能够激发青年学生激情,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比如校园的时代性活动等。  

扩展资料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

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

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2)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3)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

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只有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

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总之,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4)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民航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意义深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校园文化建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5

校园文明建设的意义:

一、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规范学生的品德行为 。

实现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首先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就是对校园包括各班教室环境的布置文化的设计。通过环境文化熏陶人、感染人,从而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自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可见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二、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代表着学校的集体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

三、多样的校园文化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多彩的校园文化适应了他们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

四、积极的校园文化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而以创建活动、达标活动、争先创优活动及各种竞赛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参与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培养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素质。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能促进师生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都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 

六、践行学校行为文化,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

校园文化,象和熙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扩展资料

以学校文化的呈现形态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两部分

一、显性文化:包括了校园的物质环境,如校园场地布置、校园活动仪式等。

1、校园建筑具有德育价值:学生在不会“说话”的校园建筑里学习、活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道德教育。

2、校园仪式具有德育价值:如升旗、入团(队)宣誓、运动会入场等学校仪式,既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德育价值。

二、隐性文化:包括校风、班风、人际关系等。

1、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校园人际环境。

班级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班级中的人际关系,会影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建立友爱、信赖、关心、负责、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最有德育价值的校园隐性文化。

2、丰富校园的精神生活,“使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发挥、表现和确立自己力量和创造才能的场所。——苏霍姆林斯基

3、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书香校园”,通过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学生读好书,在阅读生动感人、充满人性美的道德文选或文学作品中,激发对真善美之情以及对假丑恶的憎恨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校园文化建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08

1、有利于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成才方向

思想道德建设是高校校园文明建设最重要的内容,是校园文明建设的灵魂和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扩展资料明建设要求在高校的具体体现,是整个校园文明建设的方向和制高点。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

大力加强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构建师生以坚定的思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核心的社会注意人文精神,乃是校园文明建设根本目的之所在。

通过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创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环境,有利于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成才方向。

2、有利于大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校园文明建设是培养大学生文明行为的有效途径。

具体表现为: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认识;二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大学生的行为;三是实行奖罚措施,对文明行为给予处罚,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四是发挥环境对规范人的行为的反作用。

3、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主要是指大学生应具有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素质,它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特别是对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它有利于人才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大学生普便欠缺人文素质,不仅理工科大学生,而且文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也不高。

扩展资料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

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单靠学校内部某一部门努力就能收到应有效果,它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校园文化建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1-31

校园文明建设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意义:

1、培养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能促进师生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

2、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

校园文化渗透在教师、学生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师生组织的社团活动,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

3、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校风形成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师生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耳濡目染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不同而消失,其精神实质是永续的,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天天向上的人。

4、规范日常言行

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采取用制度为校园文化保驾护航,无形的文化力量将有效规范师生行为,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扩展资料:

建设文明校园的方法:

1、思想教育方面

学校以思想教育从遵章守纪到修身立魂。以文明规范为依据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恩、环保、民族团结等内容进行序列化安排,同时积极深化家校联系,助力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

2、教师队伍方面

以名师育人为主线,教师从塑造学生迈向发现自己,以师德建设为底线,专业发展为主线,专家资源为指导,建构以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为结构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实现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

3、校园文化方面

营造阳光和谐、开拓进取、求真向善的校园精神文化,建立德育、智育、体育、艺术、科技、劳动教育等一体化的活动体系,形成活动文化,不断挖掘形成特色文化,与周边学校开展区域教育教学交流,与国际友好学校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形成由内向外、逐层辐射的共建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校文化建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2-01

1、有利于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成才方向

思想道德建设是高校校园文明建设最重要的内容,是校园文明建设的灵魂和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在高校的具体体现,是整个校园文明建设的方向和制高点。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

大力加强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构建师生以坚定的思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核心的社会注意人文精神,乃是校园文明建设根本目的之所在。

通过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创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环境,有利于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成才方向。

2、有利于大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校园文明建设是培养大学生文明行为的有效途径。

具体表现为: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认识;二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大学生的行为;三是实行奖罚措施,对文明行为给予处罚,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四是发挥环境对规范人的行为的反作用。

3、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主要是指大学生应具有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素质,它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特别是对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它有利于人才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大学生普便欠缺人文素质,不仅理工科大学生,而且文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也不高。

4、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

校风建设是校园文明的重要体现,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是评价一所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它既是校园文明的重要内容,又是校园文明的重要载体。因此,各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都十分重视校风的建设。

优良的校风学风,它包括学生勤奋刻苦学习的学风,教师严谨治学的教风和干部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他是师生员工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斗注重了创新知识的培养。

扩展资料

如何开展校园文明建设

1、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学校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基础。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从教育系统来看,可以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甄别雅俗,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学校文化还可以辐射社会、示范家庭,从而为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和社会文化建设做贡献。 

2、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的需要。教育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学校的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同步发展。缺乏文化支撑的学校建设是不科学的,不完整的,也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3、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的需要。学校文化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育人理念和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

4、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保持学校高位发展,提升学校品位的需要。学校文化建设既可以积聚学校的文化底蕴,又可以开创学校内涵建设的新局面。学校文化具有震撼和激励效应,发挥和挖掘文化的巨大潜能,可以引导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校园文化建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