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日本面临饥荒,为何没有发生暴动?

如题所述

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大量在外侵略的部队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以及跟随这些部队而去的侨民,此时的日本国内正在经历历史上最严重的时期,上百万人吃不到饭,国内经济停滞不前,国内粮食严重短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制定了《粮食管理法》,统一分配粮食,

但是这也只是杯水车薪,粮食的短缺根本就不是靠管理就可以稳定的,到了1946年夏天的时候,真正的大饥荒来临了,在这中情况,日本国内的“黑市”悄然而起,政府对此很是无奈,但是也不得不去治理,不然的话更大的麻烦还会接踵而来。在此情况下,本文的主人公山口良忠,被政府派往东京地方法院,专门负责审理违反《粮食管理法》的嫌疑人。

虽然明知道这些倒卖粮食的人并不是十恶不赦,他们的出现一定程度是在救这些挨饿的百姓,但是出于自己的指责,他还是要将他们绳之以法的,在其生前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对苏格拉底明知是恶法,但为了守法去服刑的精神所感动。这种精神对法治国家的国民来说尤为重要,我愿以我之死,换日本之法治,保永久之和平。”妻子终于明白了丈夫为何不让她换米的良苦用心。

因为自己家中还有2个孩子需要抚养,而山口良忠一家每月能得到的口粮只够两个孩子吃饱,夫妻两个常常是没有饭吃的,妻子便建议去黑市上换点生活物资回来,遭到山口的坚决反对,最终,因营养不良引发肺水肿倒在法院的楼梯上。由于病情不断恶化,良忠于10月11日死亡,年仅33岁。

在山口死后,媒体大肆报道了他的事迹,人民终于知道了这个人,他的死极大的震撼了当时日本国内的民众,从此,去黑市上买米的人越来越少了,社会也渐渐恢复了平静。人们纷纷表示,这就是所谓的“守法精神”吧!值得注意的是,那时,被饿死的法官不止良忠一人,青森地方法院法官保科德太郎也是因为守法而死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