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共析钢过共析钢从液体冷却到室温组织转变过程

如题所述

1、珠光体类型转变

在A1——550℃之间等温时,过冷奥氏体转变成珠光体类型组织(即都是由F和Fe3C组成),而且等温温度越低,组织中F和Fe3C的层片间距越小,组织越细,力学性能越高。这些组织分别称为珠光体、索氏体和屈氏体,用符号P、S、T表示。其中S只有在1000倍的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出其层片状形态;而T则只有在更高倍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出其层片状形态。

这个转变是一个扩散型相变,需要完成铁的晶格改组和碳原子的重新分布。

2、贝氏体转变

在550℃——Ms之间等温时,过冷奥氏体发生贝氏体转变。贝氏体是过饱和F和碳化物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用符号B表示。在550℃——350℃之间等温时,过冷奥氏体转变成上贝氏体(B上),呈黑色羽毛状,其中断续的碳化物分布在F片之间,这种上贝氏体力学性能较差,一般不用。在350℃——Ms之间等温时,过冷奥氏体转变成下贝氏体(B下),呈黑色针状或竹叶状,其中颗粒状碳化物分布在F片之上,这种下贝氏体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应用广泛。

3、马氏体转变

1)定义

当等温温度低于Ms线时,过冷奥氏体将转变成马氏体。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用符号M表示。

2)形态

马氏体按形态不同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两种。板条状马氏体又称为低碳马氏体,在显微镜下呈一束束的板条状;片状马氏体又称为高碳马氏体,在显微镜下呈黑色针状,其立体形状为双凸透镜状。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混合马氏体,如45钢淬火后的马氏体组织。

3)晶体结构

由于马氏体中固溶了过饱合的碳,所以其晶体结构由体心立方晶格变体心正方晶格,即高度C比宽度a大,C/a称为正方度,马氏体中的含碳量越多,正方度越大,组织转变应力越大,变形或开裂的危险也就越大。

另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在钢的相和组织中马氏体的比容最大,而奥氏体的比容最小,所以当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时,钢的体积增大。这也是造成应力的主要原因。

4)性能

马氏体是钢中最硬的组织,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其中的含碳量,与其它因素关系不大。但当含碳量增大到0.6%时,马氏体的硬度不再继续升高,大约为60-64HRC,如图.

马氏体的高硬度主要是由于固溶强化造成的,另外还有位错和孪晶的影响,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造成的组织细化也是一个因素。

原来认为马氏体是一个脆性相,但近年的研究发现,低碳板条马氏体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因此常用低碳钢直接淬火得到以马氏体代替渗碳淬火。

高碳马氏体仍然是脆性较大的相。

5)转变特点

这里主要注意两个问题。

首先,马氏体是在一个温度范围(Ms——Mf)内进行的,需要连续冷却,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等温转变。

其次,马氏体转变具有不完全性,最后总有一部分奥氏体残留下来。原因是部分钢的Mf低于室温,所以残余奥氏体的数量与Ms、Mf有关,而Ms、Mf又与钢的成分有关,含碳量和合金元素量越多,Ms、Mf越低,残余奥氏体量越多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等温C曲线

首先,这两种的等温C曲线与共析钢相比,多一条先共析转变线。亚共析钢是铁素体转变线,过共析钢是渗碳体转变线。

其次,这两种钢的等温C曲线的位置比共析钢靠左,也就是说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较差。

最后,先共析产物的数量与等温温度有关系,等温温度越低,先共析产物越少,有可能出现伪共析组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3
从液态降温,首先发生液体向高温铁素体的转变,L→δ继续降温,高温铁素体与液态金属发生包晶反应,δ+L→γ继续降温,残留液态金属向奥氏体转变,L→γ继续降温至Ac3温度,奥氏体开始发生珠光体转变,γ→P+F继续降温至Ac1温度,残留奥氏体完成珠光体转变,γ→P+F至Ac1以下继续降温,不再有组织结构的改变,只是珠光体晶粒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