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如果无故自动离职,会有什么后果?

毕业一年多,社会公开招考进的事业单位,早就想辞职了,无奈父母一直阻拦,受不了压抑的环境,受不了难相处的人,再待下去我肯定得郁闷得减寿,觉得自己快崩溃了……如果自动离职会有什么后果?

会除名处理,并且不可以再考公务员、事业单位。

职工自动离职给单位造成了损失,单位要求职工赔偿或交付违约金而发生的争议,称为自动离职争议。

因此未经批准,擅自离职的,或停薪留职期满后1个月以内,本人既未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的,均属无故旷工行为。可以除名。

扩展资料:

针对自动离职的人员单位享有的权利

根据《关于企业处理擅自离职职工问题的复函》规定,自动离职是指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时不履行解除手续,擅自出走离岗,或者解除手续没有办理完毕而离开单位。对于自动离职的人员,单位享有以下权利:

依据本企业规章制度,行使行政处分权

为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企业通常都会制订一定的业务要求和相应的规章制度,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每名员工应做到的基本业务规范。

其中就包括工作制度按照上下班,不迟到早退、不擅自离岗,严格履行请假制度,经批准后方可离开岗位,不得无故不到岗、请假未准而擅离职守等。对此企业有权依据规章制度对员工给予处分。对于员工自动离职,企业可按旷工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作出处理决定后,一事实上要书面送达被处理人。倘若无法书面通知,企业需审慎处理此事,不可草率处理。因为企业对人员进行处理,程序上必须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该处理决定面临被确认无效的风险。

企业享有劳动合同解除权

企业有权制定符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员工奖惩规定。只要企业制订的奖惩规定不与现行法律规定相悖,据此企业就可以针对自动离岗人员适用惩处措施,如有解除合同的规定,亦可以适用之。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应当将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通知送达自动离职者本人。

原劳办发[1995]179号《关于通过媒体通知职工回单位,并对使其不归者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处理问题的复函》规定,“以书面形式直接送达职工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以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动离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4

自动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有的职工因辞职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有的职工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也有的受优厚待遇诱惑而擅自“跳槽”等均属自动离职范围。

职工自动离职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要求职工赔偿或交付违约金而发生的争议,称为自动离职争议。对擅自离职的,以旷工论处,给予除名处理的规定是一致的。

因此未经批准,擅自离职的,或停薪留职期满后1个月以内,本人既未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的,均属无故旷工行为,况且旷工时间已够除名规定的期限,所以可按除名处理。

扩展资料

为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企业通常都会制订一定的业务要求和相应的规章制度,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每名员工应做到的基本业务规范。

包括工作制度按照上下班,不迟到早退、不擅自离岗,严格履行请假制度,经批准后方可离开岗位,不得无故不到岗、请假未准而擅离职守等。此企业有权依据规章制度对员工给予处分。对于员工自动离职,企业可按旷工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动离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01

自动离职,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有的职工因辞职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有的职工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也有的受优厚待遇诱惑而擅自“跳槽”等均属自动离职范围。职工自动离职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要求职工赔偿或交付违约金而发生的争议,称为自动离职争议。对擅自离职的,以旷工论处,可按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规定,给予除名处理的规定是一致的。因此未经批准,擅自离职的,或停薪留职期满后1个月以内,本人既未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的,均属无故旷工行为,况且旷工时间已够除名规定的期限,所以可按除名处理。

孙旭权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张烜墚

资深刑事律师

张丽珍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陈林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陈绍熙

合同纠纷专业律师

杨鹏淋

资深劳动纠纷律师

    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立即咨询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7
严重的按照旷工处理,一般情况下按照辞职处理,离职后没有经济补偿金,造成单位损失的单位还可以追究责任。
第4个回答  2013-05-24
如果确定要离开,就大大方方离开,无需自动离职,直接辞职即可。
另外,我也不得不说,我们要努力适应社会大环境,辞职并非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调整一个单位或者岗位,也许就能解决很多矛盾。自己也要努力改变下自己,否则到哪儿去工作,都需要与人打交道。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的工作生活不可能离开他人,与人接触、相处始终是个大学问。追问

真适应了这环境那我也许就不认识自己了。我真的很无语,对很多人,很多事,不淡定也许是经历得少,可等到经历得足够多时,那我可能已经冷漠至极了。

追答

很理解你的心情,如同我们自己的当年。
无论社会如何纷杂,不影响自己做正直善意之人。
你能躲到哪儿?像陶渊明一样隐居吗?
能改变这个社会多少,就去做多少,这才是积极乐观心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