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楚策三 评价苏秦和楚王

如题所述

在《战国策·楚策三》中,有关苏秦与楚王的故事共有二则:


一则:苏子谓楚王

原文内容:

苏子谓楚王曰:“仁人之于民也,爱之以心,事之以善言;孝子之于亲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忠臣之于君也,必进贤人以辅之。今王之大臣父兄,好伤贤以为资,厚赋敛诸臣、百姓,使王见疾于民,非忠臣也;大臣播王之过于百姓,多赂诸侯以王之地,是故退王之所爱,亦非忠臣也,是以国危。臣愿无听群臣之相恶也,慎大臣、父兄,用民之所善,节身之嗜欲,以百姓。人臣莫难于无妒而进贤。为主死易,垂沙之事,死者以千数。为主辱易,自令尹以下,事王者以千数。至于无妒而进贤,未见一人也。故明主之察其臣也,必知其无妒而进贤也。贤之事其主也,亦必无妒而进贤。夫进贤之难者,贤者用,且使己废;贵,且使己贱,故人难之。

原文大意:

苏秦对楚怀王说:“仁德的人对于民众,真心实意地爱护他们,用好言好语事奉他们。孝顺的子女对于双亲,用真心爱护他们,用财物事奉他们。忠臣对于国君,一定推荐贤明的人辅佐他们。如今大王的群臣父兄,喜欢伤害贤明的人作为自己进身的凭借,向贤人和百姓征收厚重的赋税,使大王被民众所憎恨,这些人都不是忠臣。群臣向民众散布大王的过失,又用大王的土地广泛贿赂诸侯,因此使大王所喜欢的臣子退避,这也不是忠臣,所以使国家牌危险之中。臣下倚望您不要听信群臣互相诽谤的话,谨慎地任用大臣和父兄;重用民众喜欢的人,节制自身的嗜好和欲望,以安定百姓。作为大臣来说,没有什么比没有嫉妒而推荐贤人更难的事了。为君主去死容易做到,垂沙战役,战死的数千人。为君主受侮辱容易做到,从令尹以下,忍辱负重事奉大王的数千人。至于没有嫉妒并能推荐贤人的,却没有见过一个人。所以贤明的君主考察他的大臣时,必须了解他有没有嫉妒之心,并且能否推荐贤明的人。贤明的人事奉君主,一定能做到没有嫉妒并推荐贤明的人。推荐人困难的原因,就在任用贤人将使自己无用,贤人尊贵将使自己低贱,所以人们难以做到这种事。”


二则:苏秦之楚三日

原文内容: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原文大意:

苏秦到了楚国,三天才得到被楚王接见的机会。两谈完话,苏秦告辞准备离开楚国。楚王说:“寡人久闻先生大名,如同仰慕古代的贤人一样。如今先生不远千里来会见寡人,竟然不肯停留,希望听到您不肯留下的原因。”苏秦回答说:“楚国的食物比美玉还贵,柴火比桂树还贵,传达的官员像鬼一样难以看见,大王像天帝一样难以拜会。如今您是让我吃美玉烧桂树,通过鬼去见天帝。”楚王说:“先生到客馆安歇,寡人听到您的命令了。”


从上述两则故事苏秦与楚王的各自表现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苏秦聪明睿智,而楚王高傲自负;苏秦能说会道,而楚王口舌迟顿;苏秦机智善辨,而楚王木讷愚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25
评价哪一篇?两篇内容是不同的,而苏秦和楚王各自的情况也是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