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历史中考了,怎样快速提高成绩??

如题所述

如何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快速提高成绩

在高三历史复习中
,
有许多同学认为提高成绩的办法只能是多背课本
,
于是付出了许多
努力
,
耗费了宝贵的时间
,
结果却成效甚微。
实际上
,
要想取得高三历史成绩的飞速提高
,
必须
注意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简单说
,
就是要抓住三个问题
:
第一
,
记什么
;
第二
,
怎样记
;
第三
,

何用
,
即会学、会记、会用。

一、记什么——会学

在哲学里讲要学会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
在历史学习中同样如此
,
要善于抓重点。
每一章每
一节都有许多需要记忆的重点知识点
,
但是单单记忆单个的知识点难于应对高考要求。实际
上高三复习中所说的重点
,
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考试大纲所列的知识点
;2.
把握历史概念
以及教材中蕴含的史学理论
; 3.
每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以及和前后或横向间的比较、联系
;4.
教材中的小字注释以及图表信息
;5.
要紧跟时事热点
;6.
最新的史学观点。
现在的高考大势是
与新课程接轨
,
这就要求高三复习要紧密地结合最新的史学观点
,
并能联系现实。

二、怎样记——会记

在高三教学中
,
学生们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记不住
,
或者今天记住了过几天又忘了。

但学生们很无奈
,
有许多年轻教师也是经常抱怨。
实际上
,
要想要学生们记得轻松又记得牢固
,
就必须要有好的记忆方法。

1.
阶段特征记忆法。
阶段特征归纳记忆
,
可以清晰把握章节内容
,
尤其是内容繁杂不易把
握的章节。在整理的基础上
,
不但可以方便记忆
,
而且对本章内容进行了升华
,
在知识的迁移
应用上就会得心应手。阶段特征归纳记忆
,
可以帮助学生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放入相关的历史
阶段中
,
多角度来阐述问题
,
或者帮助学生寻找历史比较的最佳切入点
,
纵向或横向比较、归

,
强化比较、归纳和概括的意识与能力。

以古代史
(
旧的人教版
)
明清阶段为例
:
问题
:
明清时期是封建制度衰落时期
,
封建制度渐
趋衰落的表现有哪些
?
如果对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有透彻把握
,
对此类问题
,
记忆起来就非常
轻松。
(1)
政治上
,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
如实行特务统治和八股取士、
大兴文字狱等。

这表明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难以维持统治了
,
封建制度日益腐朽。
农民起义水平提高
,
“均
田免粮”口号已触及到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2)
经济上
,
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
资本主义萌芽已
产生和发展。
它虽未发展到危及封建统治的地步
,
但代表了新的生产方式
,
从经济基础上表明
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3)
对外关系上
,
明中期后
,
西方侵略者不断侵略中国
,
中国实行消极的闭
关政策
,
这也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4)
文化上
,
市民文学蓬勃兴起
,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
这是封建制度衰落在文化上的反映。

2.
历史规律记忆法。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普通
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历史的基本规律。
这些
“一般规律”
不仅是高
考考查的重点
,
更是历史学习的金钥匙。掌握了这些金钥匙
,
不但记忆起来非常轻松
,
而且在
应用中更易于就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比如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关于古代史上的统一问题
,
我们会在教材中注意到
这么几部分
:
秦的统一、隋朝的统一、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元朝的统一。比较一下
具体原因
,
就能够得出规律性认识。

秦能统一中国的原因
:(1)
结束诸侯割据局面
,
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
,
是春秋战国以来历
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①从经济方面看
,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
,
社会经济的发展
,
使各地联系加强
,
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
②长期争霸战争
,
形成了局部的统一
;
③在民族关系方面
,
各族间
联系日益加强
,
以华夏族为中心
,
形成相当稳固的民族共同体
;
④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

理论基础
,
法家学说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
从秦国来说
,
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
①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
,
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②秦国新兴地主阶级力
量较强
,
封建经济发展迅速
,
军队战斗力强
;
③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
④秦王嬴政
本人的雄才大略。

隋朝统一的原因
:
长期战乱
,
人民渴望统一
;
魏晋南北朝后期
,
各族人民共同生活
,
互相融

,
南北统一条件成熟
;
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
为隋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
隋文帝加强军
队建设
,
做好了渡江作战的准备
;
陈朝君臣生活腐化
,
政治腐败
,
军队纪律松弛
,
不堪一击。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原因
:(1)
分裂中孕育统一因素
:
人民渴望统一
;
是社会经

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各国统治者都设法削弱地方势力
;
周世宗的改革
,
使北方出现了统一的趋
势。
(2)
北宋采取正确的方针
:
先南后北
,
先易后难。

通过以上的分析比较
,
我们可以把国家统一的条件简要归纳为两个方面
:
一方面
,
统一是
必然趋势或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必然趋势
,
如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民族融合、凝聚力加强、
人民渴望统一、
经济发展的要求等。
另一方面
,
完成统一的政权需具备一定条件
,
如综合实力
的增强
,
统治者正确的政策
,
有利的外部环境等。

除了以上两种最重要的记忆方法外
,
还有联想、
对比记忆法、
数字记忆法等等
,
高三复习
一定要注重历史知识的升华
,
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
才能解决问题。

三、如何用——会用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能力的提高最终还是要落实在成绩上
,
因此知识的应用才是高三复习
的重中之重。

1.
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
快速、准确审题。明确题目结构
,
搞清时空范围、基本题型
,
明确
理论观点或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
然后选择解题方法。

例如
:(1)
否定选择题
(
逆向选择题
):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
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
,
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
词语
,
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2)
推理选择题
:
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
理达到解题目的。
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
,
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
,
来分析具
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3)
排序选择题
:
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
,
把历史事实
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
,
如时间先后等
,
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4)

较选择题
: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
表现放在一起
,
通过分析、
归纳、
比较
,
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5)
概念选择题
:
此类选择题
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选项多是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
握。

选择题知识覆盖度大、
基础性强、
卷中所占份量大
,
是全体学生的基本得分题
,
在高三复
习中要注意总结解题技巧和规律。

2.
主观题的解题技巧。首先
,
准确审题
,
即了解考试题目所供信息和考查意图
;
其次
,

确、全面把握材料
,
结合阅读能力
,
掌握每一部分材料的核心内容及各部分材料之间的关系
;
第三
,
准确选择与解题有关的基础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
把学到的知识和题目材料所对应部分
联系起来
;
第四
,
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
,
或用观点分析材料
,
或用材料论证观点
,
总之
,
要有机
结合
,
顺理成章。同时要注意做到层次清楚
,
条理分明
,
详略得当
,
重点突出。

在主观题测试中
,
只要注意探寻、
总结
,
阅读能力、
归纳表述能力都是可以得到大幅度提
高的。

总之
,
在高三历史复习中
,
要想迅速提高成绩就必须会学、
会记、
会用。
自信是成功的第
一秘诀
,
目标是引向成功的灯塔
,
勤奋是成就梦想的基石
,
而好的方法却是成功的捷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19
我们老师说 重点是8年级下册和9年级下册。。。
8年级上册的话。。。因为我们版本不同。。。所以。。。。
不过8年级上册重点记住那几次现代化探索以及割地赔款的条约就好了。。。
重点事件 例如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的标志、颁布法案什么的就必须记住了,还有重大事件的意义。。。
其实历史的简答题比较容易拿到分数。。。所以,关键在于选择题。。。
恩~ 选择题一般可以通过排除法来做,要不然就是观点过于偏激。。。
其实历史不是很难的。。。
第2个回答  2013-05-19
准备一个历史书
第3个回答  2021-04-21

第4个回答  2013-05-19
老师说多看书上画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