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是不是真的就这个理,有何依据?

如题所述

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 。这句话,说得简单点就是“树挪活变死,人挪死变活” 。它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一句至理名言。我是这样解读“树挪死,人挪活” :树若挪个地方,它会死去;人则不同,你若在一个地方(单位……)呆得不舒坦、窝囊,抑或有更理想、更有出息的去处,那不如挪个地方,你将更充满生机勃勃,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诚然,也可以引伸到人的思想和观念等,告诫人们不要“钻牛角尖” 、不要固守陈腐的思想,只要改变思维方式,转变旧观念,就会迎来崭新的进步。本文鉴于篇幅所限,不予赘述 )。总之,这句话的寓意,是鼓励人们摒弃迂腐的固守,张开理想的翅膀,奔向更有生气、更活跃的彼岸。再回头看看上一篇《 “树挪死,人挪活” ——记我辗转工作的七个单位》,我以为,自已在其中抉择了关键的三次“挪” :第一次是为“解决分居两地” 从上海挪到福州;另一次是从濒临破产的计算机公司挪到新创建的三特公司;第三次是从濒临分崩离析的三特公司挪到(借调)省政府无委办。的确,每一次挪动都使我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在灾难深重的中国历史上,遇到兵荒马乱、灾年饥荒时,多少劳动人民被逼无奈,背井离乡,“下南洋” 、“闯关东” 、“走西口”……,在异国或他乡求生存、谋发展,找到了生路。多少仁人志士和革命前辈,有孙中山,有周恩来、朱德、邓小平……,为了追求真理,不远万里,甚或远涉重洋,到欧洲、日本、前苏联等,学习变革维新和革命道理。回到祖国后,为中国的历史进步和人民的解放,前扑后继,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因此,当我们看到如今的许多精英学子流失异国,痛感“为他人作嫁衣裳”时,也大可不必过份伤悲(诚然,值得我们反思)。第一,他们自有“挪出去”求发展的理由;第二,像钱学森那样“学成回国” 、终究不忘“报效祖国”的人,依然是我们民族复兴的一支力量。当代的就业者,“跳槽”挪窝的事,时有发生。有的“先就业,再择业”,先找到一个接收单位,尽管不尽理想,总算有工作有工资有奔头,日后再找寻更适合的单位,不失为聪明之举!有的看到单位已经步入“夕阳” ,或者“干得窝囊、活得没劲” ,处境不佳,难以发挥自已的聪明才智,毅然选择重新创业,或者跳槽挪窝,开辟工作就业的新天地!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挪窝”的事更层出不穷。农民工“挪窝”进城,开创就业和创业的新天地;库区移民、地震灾民“挪窝”安置,重新建设家园;拆迁异地安置……诚然,其中不乏不适应甚或困难、不合理的情形,但是,它们毕竟为万千民众创造了新机遇和新希望!(二)“无处挪”和“又挪到坏地方”也会有人说,“我想挪,但不知往何处挪” ,或者,“我想挪的地方不要我,要我的地方我不想挪” ,总之,“无处挪” 。笔者以为,耐心是必须的,而且是很珍贵的品质;准备更不可或缺,它是把握机遇的利器。因此,要有耐心,同时,要认真作好各方面的准备(包括,思想、知识、能力和信息)。“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们” ,讲得就是这个道理。(三)“不想挪”和“就不挪”“不想挪”中,有一种情形,就是当事人认为自身所处的单位(地方)已经很理想,不想挪(起码近期不想挪)。这其实是一种明智之举。这里要澄清一个概念,“人挪活”本是说 “人挪死变活” ,并非“人欲活必挪” ,因此,你坚守目前的乐土乐业,又何尝不可呢?诚然,挪了是否“活更活” ,那要看你的决策有否失误,只有实践去检验了。另外,“人挪活” 也并非鼓励人们频繁 “跳槽” ,那只不过是一种误解而已。“不想挪”的另一种情形,就是明知处境渐见艰难,或单位效益逐年滑坡、人才外流、一派夕阳西下之势,或单位管理混乱、人浮于事、无法发挥个人专长,自已却不以为然,无奈地或是不作为地选择了固守。面对危机四伏的环境,最不可取的就是不作为,其结果可能将导致你付出昂贵的代价!要明白,勇气和坚韧,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弥足珍贵的!综上所述,“树挪死,人挪活”是一句引人向上的至理名言,如同“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行”一样,激励着人们摒弃迂腐的固守,张开理想的翅膀,奔向更有生气勃勃、更理想、更有出息的新天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