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句话的确切意思是什么?怎样去理解?可以用在什么样的情形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思是感伤国事,看到花开不禁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竟觉得那叫声也很揪心。

赏析:诗人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原文』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国都遭侵但山河依旧,长安城里的杂草和树木茂盛地疯长。

感伤国事,看到花开不禁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竟觉得那叫声也很揪心。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

胜:经受,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三月。先一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先一年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创作背景』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一般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第2个回答  2023-08-14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意思如下:

"感时花溅泪"表示在感叹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时,花朵仿佛也流下了泪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之情。

"恨别鸟惊心"表示对离别之时,鸟儿突然惊飞的情景感到心痛和惊慌,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不舍之情。

整句诗意味深长,通过花溅泪和别鸟惊心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离别的伤感和不舍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这句诗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洞察。
第3个回答  2023-06-20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出自唐·杜甫的《春望》。
原句的意思是: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第4个回答  2013-09-23
杜甫《春望》赏析
原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杜甫的《春望》一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春,即公元757年。因安史之乱,杜甫被叛军困于沦陷的国都长安,长达八个月之久。在这期间,他有两首诗最为著名,一首是756年秋写的《月夜》,另一首就是这首《春望》。
大凡文人作文,都极其看重开头,诗歌更是如此。元代诗论家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说:“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春望》这首诗开篇非同凡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通过“望”而一下子将时局,景物以及诗人的满腔激愤推到读者眼前,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上句写山河虽在,而国家蒙难;下句写浩劫过后,人烟稀少,草木荒芜,满目凄凉,昔日繁华,已成记忆。读此诗应时时不忘题目“望”字。望的意义是向远处看。望到如此景象,无限感慨不禁涌上心头,这便自然引出第三第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是一首五律,属近体诗,或叫格律诗。格律诗由于受到句数、字数、平仄、黏对等的严格要求,这就使得它必然具有和散文以及古体诗不同的句法特点。诗中的句子可以看做是由一个复句或两个分句紧缩而成的,用来表示分句间关系的连词在句中都没有出现,但我们在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可以把它们补上。例如“国破(但)山河在,城春(故)草木深。(因)感时(而)花溅泪,(因)恨别(而)鸟惊心”。文学作品,尤其是诗,因其词义、语法、句际关系之间以及语境等往往易于产生多义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也具有多义性,长期以来,一直有两种解释。对于“花溅泪”,一种解释是人见花而溅泪;另一种解释是花似有知,亦感时而溅泪。对于“鸟惊心”,一种解释是人听见鸟啼而惊心;另一种解释是怅恨离别,连大自然界的鸟儿也会感到惊心。两种说法都能解释通,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诗意的理解任意偏重哪种说法都可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两句,应理解为望中所思。这两句由大到小,有总揽转为具体抒写自己在特殊的春天里的感受。烽火,即战火;连三月,是说战火持续时间之久。这里说的烽火并不一定是诗人真的望到的,很可能是听到了长安以外战火未熄,是想象中的战火。极可能是家人在下句的“家书”中告知的。这两句,上写国难,上说家愁。国难家愁均由战乱而生。宋代司马光在评论《春望》时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余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最后两句描写诗人的自身形象。杜甫因战乱被俘,到写这首诗时已有七八个月了,因昼夜忧国忧民思亲念家,愁白的头发,已经不停的脱落,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这首诗开头从大处落笔,结尾回到自身。将国、家、己三者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意境。诗中写景、抒情结合得很完美,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但诗中所写的不仅仅是景和情,而且还有人和事。诗人将景、物、事、人、情各种因素综合为一个独立的世界,完美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这首诗里,由景、物、人、事等组成的“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完整地融为一体,蕴含着诗人对于国破家愁无限悲痛之情,忧国思家之意。诗人的不尽之意,正是托这有限之境表现出来,将意深藏在境中,使人深思后才能得之。诗人将意融入景物和事中,就像盐溶入水中一样。饮水时,能感到咸味,却看不到盐的痕迹。伟大诗人与普通诗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景、物、事的表现手法上。若是一般诗人,写景只为写景;若是二流诗人,知道将景、物、人事与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而伟大诗人在写景、咏物、叙事之时能将这些与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诗的完美意境。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赏析《月夜》安史之乱爆发,政局混乱,杜甫举家迁移至鄜州,自己投奔肃宗,不幸被叛军俘获。此诗寄托着诗人深深忧国之思,以及对妻子儿女的眷恋之情。这首诗写法不同一般,不是描写自己如何思念家人,而是通过想象描写身在鄜州的妻子如何想念自己,这就从某种程度上更深刻地说明了诗人对妻子的万分思念之情。“月”可以言物,可以托情,经常被诗人借以表达思妇、思夫之情。彼此的相思之情似乎只有明月可解。诗仙李白就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等优秀诗篇。首联“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点明时间、地点鄜州月夜。诗人身陷长安,望着皎洁的明月,心想家人一定也在望着明月,同自己一样,思念着对方。但为何说是“闺中”“只独看”呢?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告诉我们答案:原来是儿女尚小,还不懂得母亲傻傻呆呆望着明月,是在思念生死未卜、身在异地的父亲。不能不为杜甫的用字功夫叫绝。一个“怜”字用得极为巧妙,甚至可以说是无可挑剔,既表明儿女不懂得思念他的可悲,同时又传递出诗人一种对自己将来难以预知,有可能遭遇不测、儿女即将失去父亲的爱抚的痛心之情。儿女不懂得“忆长安”更加深了妻子“只独看”的悲苦。颈联“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更能体现诗人对妻子的钟爱情怀。我们知道,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妻子儿女寄人篱下,终日食不果腹、坞蓬垢面、人将半百、肌理松弛,如此艰难“局面”在诗人笔下却是“香雾云鬓”、“清辉玉臂”的美丽图景。独见杜甫人格魅力的另一个侧面,终其一生,仅有此一个妻子,看来,称其“情圣”亦是情理之中。“湿”、“寒”二字足以流露妻子伫立望月之久、思念之深,全身心沉浸在凝想、悲哀之中,“漠视”周围一切,以至于深夜雾气沾湿了像云一样浓、散发着香气的发髻,清冷的月光侵袭着洁白如玉的手臂失去温度。此联从侧面烘托了妻子“只独看”的孤独凄苦,此联则是从正面刻画“只独看”的悲哀。最后一联是诗人想象有朝一日夫妻会面时情形。“泪痕干”这里并不是说未曾流泪,而是久别重逢,经过千难万险、迂回曲折,甚至是生死瞬间的重逢,怎能不感慨万千?只是他们都急于向对方问询别后情况和倾吐各自内心的思念之情,泪虽多,但此刻已无暇顾及,只好任凭月光照干。极尽合乎情理,形象地反映了重逢时那种悲喜交加的心情,似笑似哭,泪时干时流,正对应了“双照”一词。倘若是“只独看”,恐怕泪永远不会干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手法上,正好与“独看”形成对比。此诗写望月怀人,感情真挚、想象丰富,始终扣住“月—人”,不失为一首名诗。但若诗人没有人格魅力的伟大,想也不会作出此至情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