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元璋的两张画像有那么大的差别

如题所述

因为出处不同,一副来自民间,一副来自官方。

官方给皇帝画像,自然是要美化一番的。因此画师在画像时难免会进行“润色”,就如同我们现在拍照喜欢用美颜一样。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润色”的尺度,尺度在与本人相似而又有些许美化,因此,来自明朝官方的画像或许经过美化,但总体来说应该还是与朱元璋本人比较相像的。

丑陋的大多诞生于清代民间或部分为官方承认,即使明朝民间也有,不过相信也没人敢公布出来。丑陋的大多带有典型的清代服饰或饰品特点。

丑陋画像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是朱元璋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声誉不好,另一方面则是清朝筹划明朝的一种政治需求。

扩展资料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原名重八,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改名为“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名应天。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废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

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

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 。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传位其孙朱允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3
一·朱元璋造假

过去给帝王画像,就像现在国家领导人有专门的摄影师一样,也有御用画师。民间有一个流传极广的朱元璋画像故事:说是朱元璋称帝后遍召丹青高手给自己画像。第一个进宫的画师十分认真,把像画得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和真人一样。朱元璋看到自已丑陋的形象,顿时大怒,把画师推出去斩了。第二个吸取了教训,自作聪明,把朱元璋画成美男,一表人材,五官端正,相貌堂堂。朱元璋一看这哪是自己啊,明明是在忽悠他,自然画师难逃一死。第三个是真聪明,揣摩出了朱元璋的心思,追求“神似”:脸型描摹得与真人差不多,其它部位跟着感觉走,就如现在影楼给新郎新娘拍婚纱照,处理得模棱两可,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结果朱元璋看到自己满脸仁慈,一副帝王之相,龙颜大悦。不用说,画师获赏,免予一死,被放回了家。

“民间故事”里透露出一个信息,朱元璋的相貌异于常人,可能确与秦始皇一样,是不合比例,五官失调。

可是既然如此,为什么朱元璋又会允许这些真实的画像流传于民间?

朱元璋的明朝,是建立在驱除“异族”,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纵使朱元璋杀人如麻,得罪人多,但是他打多杀的是有错之人(犯犯贪污,他也杀),虽说下手重了点,可是于百姓无害,于天下无害(某种意义上来说)。百姓应该是把他当神看才对,至少老百姓应该很尊敬他的,怎么可能充许这种丑化大救星式领导人的画像流传下来?再说,明朝的典章是很严厉的,当年到朱元璋孝陵前割猪草都可能被逮起来的,这种画放在家里,哪该是什么罪?别说画,想都不敢想!

二·清人所为?

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后人,特别是清朝所为。

自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到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明思宗朱由检煤山被逼上吊自缢,历277年的大明王朝结束,清王朝开始了。清王朝是满族人的天下,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将后金政权易名而来。1644年清世祖福临赶走李自成,迁都北京后,清朝在好几个时期或轻或重,有步骤地开始“篡改运动”。为了统治的需要,甚至连《明太祖实录》这些书,都安排文人“修饰”,从文字上丑化前朝,歌颂大清万年江山。可以想见,在这种背景下,本来民间就传说相貌怪异丑陋的朱元璋,就很难逃脱被“恶搞”的结局了。一个王朝都倒下了,开国皇帝能不被嘲弄么?

从目前来看,除了一两幅外,绝大部分版本都系明亡以后民间所绘,有的版本极不严谨,如把朱元璋的皇冠绘成了秦汉制式,和秦始皇、汉武帝戴的是一样的,显然是一幅搞笑画作。还有朱元璋的下巴大如馒头,从生理角度讲,这是不可能的,除非得怪病。

三·朱元璋犯病

▲朱元璋在明孝陵的画像与专家发现的小和尚画像对比。

下面几段话是从网络上炒的~~~

关于朱元璋的长相,如今,医学专家又提出了一种新的说法,八一医院神经外科的主任詹怀义,在看了朱元璋“丑”的画像之后,根据他的临床经验判断,朱元璋的下巴奇长、厚嘴唇、鼻子大……这些都表明朱元璋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肢端肥大症。

■猜想理由1:相貌太丑

“我在明孝陵看到朱元璋的画像后,出于职业的敏感性,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这个面容有点不太对劲。”八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詹怀义说,“从朱元璋的面容来看,是典型的肢端肥大症患者,鼻子大、嘴唇厚、下巴往前翘。”

专家告诉记者,古人将五岳比之于面部,就是额部、鼻子、下巴及两颧。史书上形容明太祖朱元璋的面相是“五岳朝天”,即面部这五处尤为突出、肥大。而肢端肥大症,恰恰是因为脑垂体前叶的腺细胞机能亢进造成的。

这种病的患者一般在30~40岁,手足可变得厚大,脸部增长,眉弓、两颧及下颔(五岳)隆凸,耳鼻增大,牙齿粗疏,唇舌肥大,面貌越来越丑陋。此外还可有佝偻驼背、腰部前凸、皮肤粗糙、性机能亢进等症状出现,连体态也变形丑陋了。

不过詹怀义也表示,单凭朱元璋的画像还不足以诊断他是否真的患上了肢端肥大症,因为这种病的特征不仅仅限于面部,手和脚也会变大。但是从画像中看,朱元璋的手脚并不粗大。

“现今,判断是否患上了肢端肥大症,要通过核磁共振看脑部是否长了垂体瘤。但是,古代医疗水平落后,朱元璋从中年开始脑部是否长了瘤根本无从考证,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明朝的御医档案来分析朱元璋的病情。”詹怀义说。

■猜想理由2:中途变相

关于朱元璋的相貌,南京文博界泰斗级人物、76岁的刘维也提出了自己的疑虑,“我在《中国历代帝王录》里发现了朱元璋当小和尚的画像,这张图片中的朱元璋脸盘饱满,五官端正,我就纳闷,朱元璋年轻时候的模样怎么和后来差别这么大?”

“如果这两张画像都是真的话,那么,就可以推断出朱元璋在中年时期患上了肢端肥大症。”詹怀义说,一个人患上肢端肥大症,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脸型发生改变,越来越丑。“我们医院也经常有这种病人,原本长得挺好看,但是没几年,他们的相貌就像变戏法一样,脸型变长,嘴唇变厚,鼻子变大,牙缝也越来越大。”

■猜想理由3:性格暴躁

专家告诉记者,朱元璋情绪焦虑,嗜杀成性,而且杀多杀少,完全以他本人的心情变化为转移。那么,这种暴躁的性格是不是也和肢端肥大症有关呢?

詹怀义告诉记者,一个人性格暴躁或者情绪不好不一定是肢端肥大症引起的,但是,肢端肥大症的患者由于脑内的垂体瘤压迫到额叶底部的神经,会造成记忆力下降,情绪焦虑。加上随着自己变丑,脾气也会变坏,稍有不顺心就会大发雷霆。

四·基因遗传说明一切?

看过朱元璋后代的画像的朋友,可能就觉得,帅的那个或许可能大一点,因为根据他后代的24张画像来看,没有哪个是大马脸的,反倒是像帅的那个多一点,例如朱棣的画像。

但我推测是不会丑到哪里的,不然在濠州起事的王财主郭子兴怎么可能把义女马秀英,嫁给一个要钱没钱要长相没长相的穷和尚?再说,相貌会遗传的,朱元璋生有朱标、朱棣等24个儿子,这么多“龙种”当中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肥耳、大下巴,与他长得相似?从明诸帝的画像来看,均无此长相啊,相反都与朱元璋的标准像差不多。所以说,真实的朱元璋与标准像不会差得太远。有朝一日,如果朱元璋的陵寑孝陵地宫被打开了,找到其遗骨,用现代电脑三维复原技术处理一下,真相就会大白了,一切OK!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9
明太祖朱元璋生前有两张主要画像流传至今,但形态各异。如今这两张画像一张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张悬挂在南京明孝陵的享殿内。
3 K0 G1 L6 d2 c1 L. |1 e# T  7 U3 ]7 _. c k. @/ \$ s m
  朱元璋的两张画像为何形态各异?在民间有个传说故事。相传朱元璋登基后,诏传天下丹青妙手,为自己画像。第一位被召进宫的画师,对坐在龙椅上威风凛凛的朱元璋,悉心描摹,画得惟妙惟肖,不但形似而且神似:黑黑的大脸,额头和太阳穴高高隆起,颧骨突出,宽阔的下巴要比上颚长出好几分。大鼻子,粗眉毛,一对眼晴鼓鼓的,放射出冷酷凶狠的光芒。朱元璋看后,龙颜大怒,双手将腰间的玉带直往下按,据说这是朱皇帝要杀人的习惯性动作。画师吓得魂不附体,也不知出了什么差错,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口中连声说:“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只听得朱元璋大吼一声:“来人,给我拖出去!”就这样,画师被砍掉了脑袋。
第3个回答  2019-12-22
在明朝的时候还没有照相机,各种高科技的产品出现,所以人的画像基本是靠画师来画的,那么人的画画肯定是会有差异的,所以朱元璋的头像会有很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