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扫六合,统一六国文字之后,汉字还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如题所述

汉字经历过小篆之后,又衍生出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统一文字对中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为了这几个国家能够和谐的交流及相处,便组织自己的官员对文字进行简化及改进。

小篆已经成为大统之后,古代中国又再次开始了简化汉字之路,从而衍生出了隶书

隶书对小篆进行了再次优化,不仅简化了汉字的笔数,而且还规范了小篆的书写,使得文字变得方方正正小篆讲究的是匀称和圆滑,但是隶书讲究的是端正,工整,写起来的时候并不是按个人的喜好对文字进行图画,而是规定了所有笔画的长短,它体现出来的效果就是横长竖短,一波三折等。

人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端正写作之后,继而衍生出了全由个人喜好乱画的草书

一个人的思想解放就像这草书的发展史,刚开始,仅仅只是有了解放自己思想的萌芽,相当于草书中的“章草”,接下来,人们尝到了思想解放的甜头,开始进一步的尝试放开自己的内心,相当于草书种的“今草”,到了最后,大势所趋,人们已经迫不及待了脱去自己所有的遮羞布,相当于草书中的“狂草”。

狂草之后,人们解放的时间够长了,该歇歇了,于是,衍生出楷书和行书

楷书是汉字演变过程种最规矩的一次改革,它与狂草是汉字演变的两个极端,一个讲究的是方方正正,非常的工整,而狂草讲究的是狂野到自己写出来的自己都不认识。这简直就是冰与火之歌,为了缓解这两个极端给当代文人带来的心理打击,于是,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行书出现了,这是历史所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05
汉字从商朝的甲骨文开始 ,逐渐演变大篆小篆 等字体,是一个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
第2个回答  2020-02-05
秦王统一六国汉字为“小篆”,之后还经历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不同形制,但是到了今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字体,不再局限于一种书法。
第3个回答  2020-02-05
秦朝通用字体是小篆,之后的汉朝通用字体改为了隶书,三国时期有了楷书,宋朝时改编为了宋体,清朝时不仅使用满文,对汉字也进行了改编,多以黑体为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