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撒盐后,为什么冰的温度会降低?

这还用描述吗?

冰盐融化过程的吸热包括冰融化吸热和盐溶解吸热这两种作用。起初,冰吸热在0摄氏度下融化,融化水在冰表面形成一层水膜;接着,盐溶解于水,变成盐水膜,由于溶解要吸收溶解热,造成盐水膜的温度降低;继而,在较低的温度下冰进一步融化……这样的过程一直进行到冰的全部融化,与盐形成均匀的盐水溶液。 种除雪化冰剂,它由用海水与石灰石生产碱的副产品氯化钙和主要成分为氯化镁的卤粉主要成分为氯化钠的盐碴子或高低温盐混合制得,其中,氯化钙为,氯化镁,氯化钠等。其优点是成本低,溶雪效果好,适宜在高寒地带使用,且使用量是现有除雪剂的1/2-1/5 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低。要想在气温低于0度的环境里化掉堆积的冰雪,常用的方法就是撒盐,使得融化的雪水含有盐份而不容易再结冰,而与之相接触的界面上冰雪又能不断地融化进去,只要撒的盐量足够多,慢慢地就能把堆积的冰雪都化成水了 是为了增加凝结核,和人工降雨原理原理差不多,打到空中的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干冰融化时吸热可以降低温度增大乌云中水蒸气的过饱和度,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提供凝结核,使水蒸气变成雨滴。 另外就是锅炉,里面一般都放置一些瓷片,提供凝结核,如果没有这些瓷片,锅炉里面的水温度非常高也不会变成气泡散热,水温可能远远高于100度,最终造成爆炸。 如果没有撒盐,环境温度即使在高于0度也很不容易融化,撒盐后,提供了凝结核,温度稍微高于0度就开始融化,另外盐水溶液熔点一般都低于0度,两者原因综合一块导致了撒盐更容易化雪。 撒融雪剂常被称为“撒盐”,因为融雪剂以前的主要成分是氯盐类物质,如氯化钠(与食盐的成分一样)、氯化钙、氯化镁等,所以融雪剂曾经被称为“化冰盐”。目前,世界各国使用较多的就是氯盐融雪剂。 氯盐溶液的冰点比水低,以氯化钠为例,浓度为35%左右的氯化钠和溶液的冰点是零下19摄氏度,浓度为20%的氯化钠溶液的冰点为零下10度。在雪里撒上氯化钠固体颗粒或者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由于氯化纳溶解放热,积雪会融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7
冰上撒盐后温度确实会降低,主要是因为盐水的冰点下降,要维持冰水共存的状态,必须有冰融化,从冰中吸热,这样冰与水的温度会降低.(本问题属于物理化学方面的问题)
第2个回答  2019-01-31
是看的希望英语吧?
个人认为撒盐后水的凝固点降低,好比原来0°就能结冰,现在-5°才能结冰,作为冰来讲,-5°当然比0°低了。
冬天在公路上撒盐就是用了这个道理,使水不易结冰,减少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