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英语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

如题所述

    现代英语形成于公元1500年至1700年之间(当时中国经历了明朝灭亡清朝建立)。

    随着英国成为殖民强国后,英语的使用范围更广了。

    清朝以后英语进入中国,鸦片战争后一些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的商人和政府官员开始学英语。

    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英语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外语。

英语(English)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下的语言,由26个字母组合而成,英文字母渊源于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渊源于希腊字母,而希腊字母则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来的。英语是国际指定的官方语言(作为母语),也是世界上最广泛的第一语言,也是欧盟以及许多国际组织以及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拥有世界第三位的母语使用者人数,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母语使用者人数。

英语由古代从丹麦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德国、荷兰及周边移民至不列颠群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以及朱特部落的白人所说的语言演变而来,并通过英国的殖民活动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由于在历史上曾和多种民族语言接触,它的词汇从一元变为多元,语法从“多屈折”变为“少屈折”,语音也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在19至20世纪,英国以及美国在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和科学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使得英语成为一种国际语言。如今,许多国际场合都使用英语做为沟通媒介。

英语也是与电脑联系最密切的语言,大多数编程语言都与英语有联系,而且随着网络的使用,英文的使用更普及。英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苏格兰语、低地撒克逊语、丹麦语、德语、荷兰语、南非荷兰语和英语也很接近。拥有法国血统的诺曼人于11世纪征服英格兰王国,带来数万法语词汇和拉丁语词汇,很大程度地丰富了英语词汇外,相对也驱使不少原生的语汇作废。

唐朝时期,长安就有5%的外国常驻人口(据悉),那时候就有“古英语”了,只不过清朝“闭关锁国”,欧洲工业革命,最后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后,欧洲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地方,全世界的头都转向了欧洲,因为其强盛,其他地界自然争相效仿... ...,学习欧洲的技术,学习欧洲的科学,学习欧洲的人文,学习欧洲的语言,当时美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语自然然成为“世界第一语”,电脑又由美国发明出来,网络基础编程代码也是数字和英文,当时兵荒马乱,了解世界,也靠英文告诉我们,这个时候才有了大量的留学生,“崇洋媚外”这个词就是那时候来的,所以说英语一直都在渗透到中国(文化的互相借鉴,没有贬低的意思),最快速进入应该是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的时候最高峰进入中国,现在更是近乎“全民英语”。

现代英语是1500年以后形成的,在那之前是古英语且在欧洲并不流行(英语流行是大英帝国形成以后的事),所以那些传教士不大可能会说英语,像中国很有名的利玛窦就会拉丁文和希腊语,而且也会使用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但是并不会英语,另外,明末一些比较开明的士大夫主要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感兴趣,而当时的科学著作都是用拉丁文写的,所以他们学习的应该是拉丁文,所以中国人会英语只应该是在清朝以后,比较有名的马葛尔尼访华没有查到当时中国官员会不会讲英语,不过可能出于需要或者好奇应该会学一点,反正大规模学习英语是在鸦片战争后,而且从清朝1862年才设立“同文馆”培养外语人才来看,这之前会外语的不多且多是自愿学的,所以我认为如果是会讲英语的话那些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的中国商人或者地方官员出于需要可能会一点,但时间肯定不会早于清朝,至于专门学习进而掌握,精通应该是在鸦片战争以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2
现代英语是1500年以后形成的,在那之前是古英语且在欧洲并不流行(英语流行是大英帝国形成以后的事),所以那些传教士不大可能会说英语,像中国很有名的利玛窦就会拉丁文和希腊语,而且也会使用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但是并不会英语,另外,明末一些比较开明的士大夫主要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感兴趣,而当时的科学著作都是用拉丁文写的,所以他们学习的应该是拉丁文,所以中国人会英语只应该是在清朝以后,比较有名的马葛尔尼访华没有查到当时中国官员会不会讲英语,不过可能出于需要或者好奇应该会学一点,反正大规模学习英语是在鸦片战争后,而且从清朝1862年才设立“同文馆”培养外语人才来看,这之前会外语的不多且多是自愿学的,所以我认为如果是会讲英语的话那些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的中国商人或者地方官员出于需要可能会一点,但时间肯定不会早于清朝,至于专门学习进而掌握,精通应该是在鸦片战争以后
第2个回答  2017-11-15

英语由古代从丹麦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德国、荷兰及周边移民至不列颠群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以及朱特部落的白人所说的语言演变而来,并通过英国的殖民活动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中国大陆

小学至高中阶段,特别是中学阶段,几乎全部的学校选择英语作为其主要或唯一的外语必修课。中国自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开始,在全日制普通大学推行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作为对选择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必修课课程与拿到大学毕业证书的达标要求。2001年,颁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学习英语的起始年级从初中一年级提前至小学三年级,逐渐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国从1949年至在1950年代,因与苏联的关系极为密切,主要以俄语作为第一外语,从1960年代以后,开始选择英语作为第一外语,特别是1983年以后,英语在高考中,同语文、数学等科目一样同等对待。以此为导向,中国大陆的高中课程,基本上以英语作为外语教学课程的必修课。在全日制普通大学,除了非英语外语专业以外,一般均以英语作为必修课,其他外语作为选修课;而非英语专业的语言专业,一般要求同时对英语作为必要课程之列。

第3个回答  2017-10-12
唐朝时期,长安就有5%的外国常驻人口(据悉),那时候就有“古英语”了,只不过清朝“闭关锁国”,欧洲工业革命,最后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后,欧洲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地方,全世界的头都转向了欧洲,因为其强盛,其他地界自然争相效仿... ...,学习欧洲的技术,学习欧洲的科学,学习欧洲的人文,学习欧洲的语言,当时美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语自然然成为“世界第一语”,电脑又由美国发明出来,网络基础编程代码也是数字和英文,当时兵荒马乱,了解世界,也靠英文告诉我们,这个时候才有了大量的留学生,“崇洋媚外”这个词就是那时候来的,所以说英语一直都在渗透到中国(文化的互相借鉴,没有贬低的意思),最快速进入应该是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的时候最高峰进入中国,现在更是近乎“全民英语”。
现代英语是1500年以后形成的,在那之前是古英语且在欧洲并不流行(英语流行是大英帝国形成以后的事),所以那些传教士不大可能会说英语,像中国很有名的利玛窦就会拉丁文和希腊语,而且也会使用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但是并不会英语,另外,明末一些比较开明的士大夫主要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感兴趣,而当时的科学著作都是用拉丁文写的,所以他们学习的应该是拉丁文,所以中国人会英语只应该是在清朝以后,比较有名的马葛尔尼访华没有查到当时中国官员会不会讲英语,不过可能出于需要或者好奇应该会学一点,反正大规模学习英语是在鸦片战争后,而且从清朝1862年才设立“同文馆”培养外语人才来看,这之前会外语的不多且多是自愿学的,所以我认为如果是会讲英语的话那些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的中国商人或者地方官员出于需要可能会一点,但时间肯定不会早于清朝,至于专门学习进而掌握,精通应该是在鸦片战争以后。
第4个回答  2013-11-12
个人认为,自英国与明\清开始朝贡贸易,随着各口岸英国贸易团的到来,英语进入中国;另外,明代开始陆续有英国传教士到中国传教,主要在中国皇宫内庭进行活动,这也是英语进入中国的一条途径.楼主要考证的话可以参看这一方面的历史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