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有没有什么特产

畲寨金薯米 

原料:番薯,即红薯。又名甘薯、山芋、地瓜、红苕等。明万历年间,闽人从“番地”吕宋(今菲律宾)引入薯种,福建巡抚金学智劝民广种,号为“金薯”。明代畲民大量迁移闽东;畲山遍种金薯,并制成“番薯米”,以为主粮,强身健体,确保民族繁衍。畲家谚语云:“番薯米吃到老”

畲族线面

线面(面线)始于南宋,至今有八百多年历史。畲民对线面的制作流传着一段神话故事:相传王母娘娘的女儿九天玄女,为了给母亲贺寿,煞费苦心,准备礼物,最后她用自己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精制了细如丝、长如发的线面,祝福王母娘娘长命不老以及祝福天下太平。此后,畲民对线面便有着一段执着的畲俗涵意:过生日煮碗线面称为长寿面;妇女分娩坐月子以其为主食,佐以蛋酒、鸡汤而称“诞面”;男婚女嫁送线面为喜面,象征着好姻缘;逢年过节出远门吃碗线面叫太平面,表示平安顺利;待客及送礼表示为最尚礼,敬神拜佛当供品为迎财纳福好运旺旺来。


畲族乌米饭

畲族乌米饭唐朝(公元669年)以来是畲族同胞“三月三”过节的传统食品,它来自大自然乌稔树(也叫乌饭树)的绿色树叶泡制而成的色香味和开脾健胃驱湿膳疗作用,是男女老幼四季皆宜的绿色食品,二十世纪末经宁德市畲族乌米饭加工坊开发,现已成福建九地市和浙南等地设宴的佳肴,分别有红鲟乌米饭、竹桶乌米饭、太极乌米饭、荷叶乌米饭、菠萝乌米饭、草包乌米饭、乌米卷、八宝乌米饭(甜、咸)等品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21
景宁山区有一种珍贵的绿曲酒,绿曲酒是畲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据说相传于唐永泰二年(766),距今约有1200多年历史。由于浙西南地方自身生产力水平低下、文化传播方式落后、固步自封的生活观念等客观因素,畲族绿曲酒在传承中历尽沧桑、几近匿迹。
客家饮食文化所受畲族文化的影响也很广泛而深刻。先从饮食的原料说起,客家人很重视的棱米,就是从畲族学来的。杨澜《临汀汇考》卷4((物产考》载:“汀人……又有棱米,又名畲米。畲客开山种树,掘烧乱草,乘土暖种之,分粘木粘二种,四月种,九月收。”说明棱米本为畲民特产,后来却成为汀州客家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饮食习惯方面,客家人喜食和善食薯芋,又盛行“绿荷包饭”、“竹筒饭”,也应是从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土著民那儿学来的。例如,唐代柳宗元《柳州炯氓》诗写道:“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青着裹盐归炯客,绿荷包饭趁虚人。”说明“绿荷包饭”是古代百越民族的重要风俗,是客家“绿荷包饭”源于畲族或畲族先民之一证。
  “岭南撩民”是广大岭南地区的少数族土著居民。在张文成的时代,福建属于岭南道,“岭南撩民”自然包括福建的土著民族在内。而当时宁化一带,正是“撩民”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既然包括宁化在内的岭南土著自古就有吃田鼠的习惯。现代田鼠干的产地又正在宁化,那么,我们有理由推想,宁化制作和食用田鼠干的方法,应是客家人民从“蛮撩”—即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古代闽粤赣边的土著人民那儿学来的。当然这种学习是一种借鉴和改造,“蛮撩”吃“蜜哪”是生吃,茹毛饮血;客家人的田鼠干是精心制作的美食,包含着丰富的烹饪学、营养学、药用食物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