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反物质,负物质区别和联系,详细一点,谢谢

如题所述

暗物质
在宇宙学中,暗物质是指那些不发射任何光及电磁辐射的物质。人们目前只能通过引力产生的效应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质的存在。暗物质存在的最早证据来源于对球状星系旋转速度的观测。现代天文学通过引力透镜、宇宙中大尺度结构形成、微波背景辐射等研究表明:我们目前所认知的部分大概只占宇宙的4%,暗物质占了宇宙的23%,还有73%是一种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暗物质的存在可以解决大爆炸理论中的不自洽性,对结构形成也非常关键。暗物质很有可能是一种(或几种)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以外的新粒子。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是现代宇宙学和粒子物理的重要课题。

-----------
反物质
在粒子物理学里,反物质是反粒子概念的延伸,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如同普通物质是由普通粒子所构成的。例如一颗反质子和一颗反电子(正电子)能形成一个反氢原子,如同电子和质子形成一般物质的氢原子。此外,物质与反物质的结合,会如同粒子与反粒子结合一般,导致两者湮灭,且因而释放出高能光子(伽玛射线)或是其他能量较低的正反粒子对。正反物质湮灭所造成的粒子,赋予的动能等同于原始正反物质对的动能,加上原物质静止质量与生成粒子静质量的差,后者通常占大部分。(爱因斯坦特殊相对论告诉我们,质量与能量是等价的)

反物质无法在自然界找到,除非是在稍纵即逝的少量存在(例如因放射衰变或宇宙射线等现象)。这是由于反物质若非存在于像物理实验室的人工环境下,则无可避免地随即与自然界的物质发生碰触并湮灭。反粒子和一些稳定的反物质(例如反氢)可以人工制造出极少量,但却不足以达到可对这些物质验证其理论性的程度。

在科学与科幻领域,都有很大的疑问关于为何所见的宇宙很明显地几乎充满了物质、是否有其他地方几乎充满了反物质,以及是否能够驾驭反物质,但在现今可见的宇宙范围中,明显的正反物质不对称性成了物理之谜中的最大难题之一。许多可能的物理过程都是在探究重子时所发现。

反质子、反中子和反电子如果像质子、中子、电子那样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反原子。由反原子构成的物质就是反物质。
负物质:我们把原子核外面运动着电子的物质,叫负物质,因为电子代表着负电性.追答

请采纳为满意答案哦!您的采纳是我答题的动力!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2
暗物质和普通的可见物质的物理特性是差不多的,特别有些类似于放射线物质,同样会产生引力效应,但是它却既不发光也不反光,所以是不可见的,又广泛分布在星系的中心区域,象面包糊一样帮助核心物质抓住所有围绕它旋转的其他天体。因为如银河系中心区域的行星围绕银核旋转并不比外界的又比如说我们的太阳系快多少,可见暗物质是起着凝聚普通物质的作用的,但是它不会象黑洞那样对普通物质起吞噬粉碎作用,并且是整个宇宙普通物质的五倍多一点,可见暗物质为普通物质的凝聚而产生星系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暗能量则在宇宙空间里无所不在,增加推动宇宙膨胀,所以李政道认为暗能量有些类似于核能,介于这种情况,我觉得暗物质衰减释放出来的能量也就是暗能量。这和核裂变放出能量是一个道理。当然暗能量也可能和所有具有引力的物质有关,也就还包括普通物质和额外维的引力辐射产生暗能量。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含有负能量,对于我们这个正物质宇宙,可以称反物质为镜像物质,所以和我们正物质相遇会湮灭发生爆炸。可见暗能量是完全属于我们这个宇宙的,也可以和我们宇宙中的任何一种物质共存,但是反物质却不能和我们和平相处。 不过以上的暗物质和暗能量还是个谜,只能依靠推测,随着科技的发展,终将会解开的。追问

负物质呢

追答

物质:我们把原子核外面运动着电子的物质,叫负物质,因为电子代表着负电性

第2个回答  2019-03-05
一、负物质:把原子核外面运动着电子的物质,叫负物质,因为电子代表着负电性。
二、暗物质(dark
matter)是一种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不带电荷,不与电子发生干扰,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暗物质的密度非常小,但是数量庞大,因此它的总质量很大,它们代表了宇宙中26%的物质含量,其中人类可见的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5%不到(约4.9%)。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得到,但它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显地感受到。
三、反物质是一种人类陌生的物质形式,在粒子物理学里,反物质是反粒子概念的延伸,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物质和物质是相对立的,会如同粒子与反粒子结合一般,导致两者湮灭并释放出高能光子或伽玛射线。1932年由美国物理学家卡尔·安德森在实验中证实了正电子的存在。随后又发现了负质子和自旋方向相反的反中子。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300多种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都是正反成对存在的,也就是说,任何粒子都可能存在着反粒子,2010年11月17日,欧洲研究人员在科学史上首次成功“抓住”微量反物质。2011年5月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制造了迄今最重反物质粒子——反氦4。2011年6月5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宣布已成功抓取反氢原子超过15分钟。同时在自然界也有‘反物质’的能动能效--反应为反物质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