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中发现的不合格包材该如何处理?

生产中发现不合格包材,该怎么办,中间处理的过程比较麻烦 牵涉到好几个部门 生产、品管、采购、仓储等 觉得应该是仓储作统计,上报给品管,经品管确认情况属实后,通知采购去处理的 但实际情况却很乱,处于无序状态 不知各位大虾有何高招?

包装材料的检验程序和大宗原料一样,到货后由采购通知原料仓库保管员和化验员进行感官检验和取样。检验不合格则通知采购,让步接受或退货。合格则通知原料仓库保管员可以领用。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个别不合格的包装袋,生产部负责收集,并由采购和供应商联系。不知道你们包装袋检测那些项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16
文字、版面、尺寸、重量、破坏性试验(自检项目)、热封性、材质等 一般都是这样的吧? 编织袋和铝箔袋
第2个回答  2019-10-12
造成来料不良的原因简析,采购物料不齐套,往往因为来料不良。造成来料不良的原因是什么?以发现来料不良为节点,按时间为序倒推,剖析如下:
1、上线后发现来料不良,需退料、补料,IQC检验存漏洞。
2、料号、PO号/批次、供应商编码、数量等标识不清晰,影响仓库收料。
3、包装不合适,设计未考虑,运输保护不够,造成来料不良。
4、IQC检验标准与物料认可标准、供应商生产标准不统一,相互打架。
5、供应商出厂检验OQC不到位,不良品流出。
6、供应商制程IPQC控制不到位,关键工艺品控缺乏,工艺路线、作业指导不清。
7、采购方对供应商的物料认可标准含糊不清,IQC检验无据可依。
8、采购方认可工程师从10个样品中挑出1个合格品,为了封样而封样,供应商不具量产性。
9、供应商的供应商来料不良。
10、……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看似一个小小的来料不良现象,竟然有这么多的影响因素,令人咋舌。改善交期是公司体系的优化和改善。然而,在大多数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下,只有采购部门承担着齐套责任,显然是有失公平的。
在质量体系健全的公司,质量是“防”出来,而不是“检”出来的。质量管理是贯穿公司内部、外部的全流程行为。而现实却是,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质量部门只做判官,只说“NO”,没有从体系、标准上去思考并解决问题。
对此,天和医塑建议从“知道、做到、防到”三个方面来解决采购质量问题,以确保交期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