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数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如题所述

多媒体教学迅速兴起,它以具体直观、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学生对数学逻辑与集合转换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教师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让信息技术走入高中数学课堂,发挥独特的优势,提高课堂效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现阶段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些常见做法
  坦白的说,信息技术对于我们教学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教师绝大多数都从中获益匪浅,也使得我们教师越来越喜欢抱着电脑步入教室。但是否每节课,每种类型的课都很适合我们来应用信息技术呢,我认为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认真去探讨一下,毕竟这也是每个学校都需要付出的一笔开支,需要起到真正的实效。我们不能把这项先进的技术简单的替代我们的手写,而是要起到真正的辅助作用,凸显其动画、影像、声音等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并借助信息技术的处理来成功的突破我们教学中的难点。在我们的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就有很多内容是不需要运用电脑来辅助的。比如说,我们要进行一节相对来讲内容较为简单的复习课,在上课前,我们也布置了学生的预习,并印发了相关的学案。这样的一节课有三个环节,一是基础内容的再现与复习(要求学生根据学案的设置填空),二是基础题目的订正,三是计算类型题目的点拨,最后是总结与针对性的练习。在学案上都有着明确的标记。而在这样的一节课上,如果我们仍然把电脑抱了来,无非是把印在学案上的东西转移到电脑上,通过投影展现而已。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再去运用了,无非是看,从屏幕上看与从学案的纸张上看,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在这时,我们不应去只是为了用电脑而运用多媒体技术。
  信息技术在课上的作用只能体现在它的演示性上,我能够通过演示来突破知识上的难点,显得更直观,而不是简单的把这一先进的设备当作普通的幻灯片来用,来替代黑板的作用。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有一些都只是在播放幻灯片,节省了老师书写的作用,似乎提高了效率,但我认为很不如人手一份学案来得方便。在一些优质课的评选中,一般老师们也大都运用了信息技术,有的只是做为普通的幻灯片来应用,而有的教师则充分运用了动画技术,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与演示性能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这个对比是很明显,高下立判。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做到机动灵活,没有必要运用这一手段时,就不必非要应用了,我们要让每一次的投影都起到真正的作用,体现信息技术的先进与价值。
  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时机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机会去运用信息技术来展示数学的美感,通过动画或其他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我认为我们数学教师应认真分析要研究的对象,去设计恰当的动画或途径,能够很好的通过演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演示过程中发现我们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引导他们来分析并解决问题。比如在我们研究三角函数中的平移伸缩变化时,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从这样的一个课件中,既能让学生看到曲线的平移伸缩,又能同时看到几个参数的变化,字面上的问题在眼前得到了展现,我想这必然会加强同学们的理解与记忆。我们的教学中,就应该去运用这样的信息技术去体现其价值,突破教学难点。
  三、学习是进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助力
  提到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动画来辅助教学,并不是每位老师都能轻松解决的问题,毕竟独立做一个适当的课件对我们一部分教师来讲也是一个难题,包括数学符号的输入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有时,我们可能很勉强的做了一个课件,但总觉得很不如意,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多方面的学习,多方面的准备。一是我们要掌握几种常用的数学类软件,比如几何画板等,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制作;二是要不断地进行积累,平时我们要注意去进行搜集与浏览,从网络上或同学科教师处去了解一些有价值的课件,做好分类,集腋成裘,时间长了,我们就能够有更多的演示性的课件来运用了,相信在教学中也会事半功倍;三是要做好优秀内容的分享,我们在积累了一些资料后,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整理,与同学科组的老师们互相交流,使大家都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资料库,促进我们数学教育的整体发展。不过,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及时去学习相关的技术,这样才能更好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
  四、网络教研作用
  网络教研,是我们走向外界的一个良好载体,我们如何对待与运用网络,制约着自己教学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在网络上,有许多关于数学的平台,当然其中有很多的资料并不是免费的,而恰恰是这些不免费的东西却是优秀教师的精品所作。的确,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获得这些很有价值的精品,就需要我们去更好的撰写资料,编制更好的课件,获得足够的权限,当然,这也就促进了我们教师能力的增长。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搜集好的问题,形成电子稿,一是便于保存,二是能在集体备课中相互交流,这在一个学校的范围内中了大家的智慧,必然能够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教学。
  五、数字化教学的尝试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数字化教学逐步走入了我们的教学课堂,如何去有效运用这一先进的手段,促进师生的交流,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更好的做到分层教学,是我们需要去着力思考的关键所在。数学化教学走入我们的课堂后,需要去深入思索一些问题,如数字化教学的先进之处在什么地方,我们怎样才能把信息技术支撑下平台的优势体现出来,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从中真正的学到知识,解决自己的问题。在这里我通过几节课的观摩,结合我们现在“以生为本”理念以及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简单的说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我们不能再简单的把数字化教学看成学案的电子版,而是要去注意教学素材的搜集与选用。我们的目的是通过电脑上的一些演示,让学生看清、想明某个问题,以恰当的问题来引领他们理解新的知识点,做到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在这一方面,我们尽量不要把教案等迁移过来,让学生去阅读,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课本的阅读和演示课件的展示理解问题并提出问题。再次,我们不能把互动讨论做成简单的提问回答,而是做到师生互动,解决疑难。如果我们只是把互动讨论的区域做成提出问题,让学生一个个的回答,我认为还不如提问来得实在,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学生不用站起来用语言描述,可以同时回答了,我们就是去浏览学生的答案也要用去不少时间。我觉得我们除了让学生回答几个简单问题外,还要去构设情景,让学生提出心中的想法,说出自己的困惑,而我们教师和同学都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回复上去,也让学生们看到了更多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做到百家争鸣。而我们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必然会因为自己认知水平的问题提出不同的困惑,从某个角度来讲,也就促成了针对性的讲解,侧面实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理念。还有我们要提倡课堂的延伸,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无论是我们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可能在课堂上把所有的问题都找出来,也很难去解决所有的疑问,特别是较为优秀的学生可能会有吃不饱的感觉,这需要我们教师课后继续去回答每个学生问题,以便于学生到时能从网络上看到自己的答案。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要工具,我们数学教师应当更有效的去运用现代化技术来辅助教学,让信息技术涌入每个环节,更好的起到辅助作用,而不是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的负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