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飘》的读后感。

谁找到了,复制、粘贴写。谢谢!本人急需。。。

《飘》的作者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这是她十年磨一剑的惟一作品。

故事以美国的南北战争为背景,描写了塔拉庄园大小姐斯嘉丽,经过战争的流离失所,在痛失丈夫、双亲的情况下,用自己赢弱的肩膀支撑起整个家园的故事。

小说于1936年一出版,就获得普利策奖,成为美国史上最畅销的小说之一,后改编成好莱坞电影《乱世佳人》,又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等十个奖项。

杨绛说:

“横看全书,是一部老南方种植园文明的没落史,一代人的成长史和奋斗史;而纵观全书,则似一部令人悲恸的心理剧,以戏剧的力量揭示出女主人公在与内心的冲突中走向成熟的过程。所以看《飘》,就犹如走进原始森林,越深越美。”

战争之前的斯嘉丽,是一位富裕的农场主的女儿,她有着猫一样的目光,猫一样的微笑,猫一样的步伐和猫一样的敏捷,美丽而又骄傲。

不过,比起她迷人的外表,她内在的坚韧才是她最吸引人的地方。

在困难面前,她是一名真正的勇士!

读完这本小说,斯嘉丽的经历让我得出三个人生哲理:

一、婚姻不是儿戏,不要在冲动之下结婚!

你对那些爱你的人,太残忍了,斯佳丽。

斯嘉丽一直喜欢着卫斯理,因为卫斯理满足了斯嘉丽对爱情的所有美好幻想。

可是卫斯理的心里只有一个女人,那就是梅兰妮,而且两人马上要订婚了。

斯嘉丽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娶了别的女人,于是,为了报复卫斯理,斯嘉丽只用了两周时间,就让梅兰妮的兄弟查理跟自己求了婚。

还故意把自己的婚礼定在卫斯理的前一天。

这样做的结果是,两个月后,查尔斯病死在前线,斯嘉丽从豆蔻少女变成了寡妇。更糟糕的是,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当时正值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战火纷飞的岁月,可想而知,她的生活过得有多艰难。

“女人结了婚就失去了自由,根本没什么乐趣可言,更别提当了寡妇,天呐,每天还得穿着可怕的黑色丧服,不能戴鲜花,头上的黑纱长达膝部,连说话都必须带着忧伤的味道......我的生活永远结束了!”

如果这一次婚姻是因为报复,那第二次婚姻,则是为了救塔拉庄园。

战争终于结束了,但新的问题又让斯嘉丽父亲的塔拉庄园陷入绝境。原来,几年前因过失而被塔罗庄园赶走的管家,当上了新成立的解放黑奴委员会的老大。现在,他企图侵吞塔罗庄园,故而想出了迫缴附加税的主意。

在斯嘉丽去恳请百瑞德帮忙而遭到拒绝后,走投无路的斯嘉丽,便趁机勾引了妹妹的未婚夫,然后两人匆匆忙忙的结婚,然后用结婚的钱救了塔拉庄园。

这段婚姻以对方的去世告终。

而她的第三段婚姻,也是出于别的目的跟白瑞德结婚,结果弄得两败俱伤。

我们生活中,也总有人匆匆忙忙地选择一段婚姻,比如,为了结婚而结婚,为了不让别人觉得自己异类结婚,甚至仅仅是为了怕父母唠叨而结婚。

当时的斯嘉丽也许别无选择,但她的这些冲动且又带目的性的婚姻经历我们却要引以为戒:婚姻不是儿戏,千万不要冲动结婚!

二、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爱人的心是易被伤害的,因为他是向对方完全敞开的。

斯嘉丽对卫斯理的爱,是固执而又盲目的,白瑞德不止一次的提醒她:卫斯理跟她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然而,当时的斯嘉丽压根就听不进去,甚至后来哪怕已经跟白瑞德结了婚,斯嘉丽仍旧放不下卫斯理。

直到有一天,百瑞得带着他们的女儿邦尼出远门了,不久,斯嘉丽发现自己又怀孕了。这时她开始想念雷特,盼望他早点回来。斯嘉丽这才恍然知道,原来自己是爱的人是白瑞德。

等白瑞德和邦尼到家的那一天,斯嘉丽特意在楼梯口迎接。然而等待她的却是白瑞德的冷嘲热讽。

即使是一种最坚贞不渝的爱也会被消磨掉。我对你的那份爱,早被卫希和你那股疯狂的固执劲给消磨没了。如果你能在半道上出来迎接我,我一定会跪在地上亲吻你的脚。

情绪激动的斯嘉丽失足掉下了楼梯,摔断了两根肋骨,肚子的孩子也没了。

不过,这病没能让他们的婚姻得到改善,过了而不久,他们的女儿邦尼从马上摔下来,死了。这让他们俩人之间唯一的一根纽带断了。

而后,梅兰妮又去世了,卫斯理和斯嘉丽难过抱在一起的场面被白瑞德看见。

白瑞德心灰意冷,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留下悔恨的斯嘉丽一个人泪流满面。

我从来都不了解那两个男人,如果我了解卫斯理,我决不会爱上他;如果我了解白瑞德,我决不会失去他。我真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了解过谁。

斯嘉丽就这样失去了生命中最爱她、而她也最爱的人。

宋朝的晏殊有句诗: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对前任和得不到的人念念不忘,哪怕已经罗敷有夫使君有妇,仍旧放不下执念,认为那才是最好的。

可到后来才发现:我们原来爱的,只不过是自己美化出来的一个幻想罢了。

所有随风而逝的都属于昨天的,所有历经风雨留下来的才是面向未来的。

三、明天又是另外一天。


当你为什么东西付出过劳动时,你就会爱上它的。

读完全书,我觉得斯嘉丽身上最让人敬佩的地方就是,不论她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

卫斯理去前线前,将梅兰妮拜托给了斯嘉丽照顾。尽管心里不愿意,斯嘉丽还是硬着头皮替心上人照顾起爱人。

梅兰妮生产,找不到医生,斯嘉丽便自己接生,并且保住了梅兰妮母子的生命。

梅兰妮没有奶水哺乳,斯嘉丽就把在灌木丛里发现的一头奶牛,用自己最后一件像样的衣服绑上了他们的车,尽管她当时害怕得几乎晕倒。

她的母亲死了,父亲疯了,斯嘉丽都没有时间伤感,因为她有一家子人要养活,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天天提着篮子到地里去挖能吃的东西。

甚至,为了自保,斯嘉丽开枪打死了一位闯进庄园意图不轨的北方佬打死了,然后用得到的马和钱解决燃眉之急。

斯嘉丽后来还救助了许多饥病交迫、无家可归的士兵。

不但如此,斯嘉丽还买下了两个倒闭了的木材加工厂,自己独自经营起来。

一个女人经商,而且也象男人一样赚钱,在现在看来是非常普遍的,但这在当时的社会显得格格不入。

但斯嘉丽义无反顾地做了。

我们现在很喜欢用“女超人”来形容那些奋斗在职场和家庭的妈妈们,一手带娃,一手赚钱,还要把家庭经营好。

其实,哪有什么“女超人”,不过是生活硬生生把她们逼成了文武双全的“超人,”还有,因为她们心里有了想要保护和照顾的人。

斯嘉丽的人生,让我想到了余华小说《活着》里面的福贵,一样的经历磨难,一样的面临着家人的离去,但他们都表现出对未来的希冀,不论如何,都选择坚强勇敢地活着。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死了的已经死了,活着的还要继续活着。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斯嘉丽的这句话,成了她的精神信仰,支撑着她度过一次又一次的苦难和别离。

不管生活中遇到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多想想福贵和斯嘉丽,一切都会好起来。

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6
读《飘》有感
《飘》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故事虽然很长,但是每一句话都非常经典,每一个人物都极富个性,是值得反复阅读的伟大作品!
小说的时代背景是1861年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作者非常巧妙的把战争题材,政治事件和爱情故事相结合,既让我深刻的了解了美国的南北战争,又让我读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首先说到战争,读了《飘》以后,让我对战争有了新的认知及感受,让我深刻的领悟到了战争是何其的残酷,参战双方的每一个士兵,都是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他们忍痛割舍至爱的亲人,为荣誉而战,战死的士兵不计其数,亲人们含泪为他们感到自豪,背负着一生难愈的悲痛,书中瑞德说战争是愚蠢的,可是在南方最后沦陷的时刻,他也去参战了,作为读者,我不明白南北双方谁对谁错,我只心疼参战的每一个离开家庭为荣誉而战的士兵,心疼失去儿子,丈夫,父亲的每一个人,读了这本小说,淡化了我以前对战争敌我双方的仇恨,更多的为战争带来所有的不幸感到深深的遗憾!
女主人公郝思嘉,是我最为佩服的女性,有着良好的出身,童年时代和少女时代非常幸福,她深深的爱着希礼,在我看来,希礼是所有少女的梦,思嘉并不了解希礼,她把希礼想象成了爱情的样子,所有的美好,心跳,少女初次动情的既甜蜜又煎熬的想念全部倾注在希礼身上,她爱的其实是爱情本身,而不是希礼,我们每一个人都向往真挚的爱情,很容易把一个自己以为美好的人想象成爱情的样子,这应该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最让我钦佩的是思嘉的坚强和执着,战争的突然爆发使她们原本非常平静美好的生活遭到重大变故,从一个富有的乡绅女儿的美好时光,变的突然要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在最恐怖的时刻,她始终没有放弃希礼的妻儿,同时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人在最绝望的时刻,都想回家,回到父母身边,就算再危险,再艰难,家是最让人心安的地方!可怕的战争结束以后是更可怕的战后重建,思嘉一直非常依赖的妈妈去世了,爸爸由此一蹶不振,精神失常,一家人存活的重负全部压在她的身上,没有食物,没有鞋穿,什么都没有,她连为了父母悲痛的大哭一场都来不及,就开始想尽一切办法让所有人活下来,去干黑奴都不愿意干的农活,每次绝望的时候,她总是说:我现在不能想这些事情,我现在无法承受,我以后再想好了!有这样惨痛的经历,让她用尽一切手段去赚钱,那个时代是不允许女人抛头露面的,可是她不在乎所有的议论,指责,不满!过人的勇气和精明的头脑让她比男人们更成功,能够想象这一切的变故是她没有了任何的安全感,唯一能给她安全感的就是钱和食物,在她光鲜的背后同样有着苦不堪言的经历,当所有人还沉浸在悲痛和往昔美好岁月中的时候,思嘉已经迅速的适应了眼前满目疮痍的生活并且马上抓住战后重建的机遇开始行动,义无反顾,实在不得不让人佩服一个20岁的女人如此的独断,我内心深处很理解思嘉对赚钱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当你毫无安全感且没有任何依靠的时候,这是唯一解决的办法了!我深有体会。
希礼是一个真正的绅士,良好的出身,教养,非常的善良,可是他总是沉浸在过往的日子里,没有勇气面对眼前的生活,更没有勇气想他的未来,总是深爱他的妻子和思嘉为他周全所有的事情,还要维护他绅士的尊严!
瑞德是我非常喜欢的男主人公,他出身良好,但非常叛逆,对贵族家庭的条条框框深恶痛绝,为了自由不惜与父亲决裂,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赚了很多的财富,他非常善良,救了很多不喜欢他的人的性命,表面上走马观花玩世不恭,其实是个对不论贫富贵贱都重情重义的人,深爱着思嘉和他们的女儿,尤其是对女儿的爱做到了一个父亲所有能做一切,对人性有洞察一切的智慧,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男人,让我最遗憾的是思嘉直到最后瑞德离开了她,她才发现她一直以来爱的人都是瑞德,希礼只不过是一个梦,瑞德是最了解她,最像她,最爱她的人,结尾处作者留下悬念,天知道作为一个读者的我多么多么希望瑞德回到塔拉,回到思嘉的身边,这部作品距今有156年了,瑞德的男性魅力至今仍然闪闪发光,足以说明这部作品的伟大了!
最后,媚兰,就像瑞德说的,她是一个真正的贵夫人,伟大的女性,爱国,善良,博爱,是所有当时亚特兰大女性的领袖!

推荐给所有喜欢读书朋友看这部作品,非常的经典!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4
读《飘》遐思----《飘》读后感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读的书确实不多,尤其是名著、世界名著。在学校时,匆匆地读《茶花女》、《红与黑》等,也许是由于文学素养的浅薄,或是世界观的差异,它们并没有带给我多大的震撼。暑假时,友人推荐我读一下《飘》,当时还记得她很神秘,开玩笑地说了声:“读完了,你会改变你的择偶观呦!”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它,很惭愧自己像老牛走路似的看书速度,却也不敢恭维自己看得有多精。读完后,心里有股淡淡的惆怅感觉,朦胧中,总觉得自己身上依稀有思嘉的身影。读完《飘》,它确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更唤起我对过去的懊悔。同时,对书中的描述的人生、友情、爱情,我也感触颇多。

关于人生的善与恶,我不敢妄加评论,因为,毕竟我走的人生路还不及三分之一。十六岁的我,想法也许是很幼稚的。《飘》中女主人公思嘉·奥哈拉并不是传统观念的好女人,她有着迷人的外貌、聪慧的头脑、坚强的内心、果敢的行为。同时,她也骄傲、贪婪、虚荣、追求实际,甚至曾经有过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她渴望爱情,不顾一切世俗观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但当感情和现实利益相冲突时,她毅然将经济需求放在首位。如果说我佩服思嘉,那我更衷情于瑞德,因为我也同样的崇高自由,他的豪放不羁,他的现实,他的勇敢,都传神地说明了他在乱世社会中成长的一个人才,是在乱世生存与发展的强者,强者应适应任何一个社会,这也成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在经济社会中对精神的取舍,在面对新生事物时,是适应还是回避?思索过后,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启发!

谈到友情,虽然在《飘》中,作者并没有极力去描写友情,但媚兰对朋友的这份友情仍然是让我羡慕不已。记得桑费有句话:“朋友有三种:爱你的朋友、恨你的朋友、忘记你的朋友。”我想媚兰就是那种爱思嘉的朋友。她对思嘉感恩、感激,甚至为了她可以去死,她的真心在临死前终于让思嘉明白她是她唯一的真正朋友。在人的一生当中,谁能没有朋友?有几个真正的朋友便成了人一生最珍贵的东西。对待朋友,最好也是最真的办法--那就是真心!

读完了整本书,我也摘出了最喜爱的两句话:

“美貌并不能使人高尚,衣着也不能使人尊贵。”--警告贪慕虚荣的人。

“我向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他们黏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一模一样,一样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一一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一遍匆匆的略读,并不能体味多少真谛,也许,等我再读几遍时,会有更多的收获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4-25
《飘》读后感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的作品,是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

  不可否认,《飘》的确是一本好书,仅“南北战争”这个特殊的题材,就已经使《飘》拥有了过人的魅力。

  在《飘》中,最令我感慨良多的不是媚兰的善良与坚忍;不是瑞德对思嘉的忍让与奉献;不是……;而是思嘉在面对困境时,勇于舍弃自己沿袭已久的道德、传统的勇气。

  战争开始的时候,思嘉对这并不感兴趣。在她的世界里,只有永远参加不完的野宴和舞会,只有追求者们不断的奉承。在她的体内流着父亲勇敢的爱尔兰人血液和母亲高贵的法兰西纯正血统。她以一个辽阔的农场陶乐为家,有上百的黑奴供她差遣,……这就是思嘉,一个骄傲而又与众不同的大小姐。

  可是,一场战争改变了一切。

  母亲患病而死,父亲从此沉默,农场近乎荒芜,甚至连温饱都成了问题……一切的重担都落在了十九岁的思嘉肩上。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她要养活一家九口人。这对于一个原先高床软枕、锦衣玉食的大小姐来说,是多么大的落差啊!要是换做别人,恐怕无论如何都不法接受;比如说思嘉的妹妹苏伦,比如说思嘉暗恋的对象希礼。当困境来临时,他们都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怨天尤人。

  相反的,思嘉在面对生活的转变时,那种敢于改变自己的勇气,怎能不令人感到钦佩呢?

  生活就好像一座大山,山路不可能完全平坦。当从颠峰跌落时,也许会跌的头破血流,会跌的绝望,会跌的失去生存的勇气。但如果你要生存下去,你就必须要爬起来,迎合这巨大的改变。

  无可置否,《飘》的确是一本好书,即使跨越了那么长的时间,也依旧适用于社会的形式。面对转变而敢于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价值观甚至于改变自己的思想的勇气是无论哪一个时代都非常需要的,而赫思嘉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第4个回答  2018-02-14
二十世纪美国文坛,现实主义文学长足发展。作为通俗小说的典范作品,《飘》也就被搁置在了一个十分耀眼的位置。《飘》是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历史背景、以南方的社会生活为生活环境的全景社会小说。小说全面展现美国南方社会风貌以及各色人物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中的命运变迁,通过展现不同人物在混乱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命运变化,揭示了不同的性格所必然走向的不同的命运安排。作者运用女性所特有的观察视角,细微而又深刻地描写了以斯佳丽为中心人物,以瑞德、梅兰妮和艾希礼为主要性格人物的社会活动,通过他们的社会活动,展现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画面,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走向。
在以往小说创作中,作者习惯于塑造性格单一且突出的人物,即正面人物则性格光辉伟大,没有丝毫缺点,而负面人物则通常充满了阴暗狡诈、冷酷无情的性格本质,性格区别塑造的十分分明。而《飘》却打破了这种描述方式,小说所呈现出的人物形象都是正负两方面性格的组合体,这种性格组合既圆润而生动的变现了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又在深层次中揭示了社会巨变所带个人的一种改变。
主人公斯佳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性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显示了女主人公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和对自主权的追求。在战前、战时和战后,斯佳丽女性意识的体现都充分揭示了其不屈不挠、勇敢坚强、不轻易认输的性格。战前,斯佳丽抛弃了传统淑女应有的礼节和矜持,敢爱敢恨,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的爱,女性意识有所体现;战争期间为了生存,她摒弃了贵族小姐的娇气和风度,勇敢地担当起保护家人的职责;战后又勇敢地冲破女性身上的种种枷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她的多种性格组合注定了她最后的悲剧结局,对于爱情的浪漫追求,对于生活的利己、享乐追求,导致了她对爱情和物质财富追求的双重失败。她就是一个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因追求自我而丧失自我的可怜女性,这种性格组合让展现了一个可恨可恶却又可亲可爱的人物形象。
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斯佳丽的个性以及她的爱情故事。她的爱情不是充满诗意和浪漫情调的那一种,而是现实的和功利的。为了达到目的,她甚至不惜使用为人所不齿的狡诈伎俩。那么她的爱情故事为什么还那么引人入胜呢?原因很简单,这就是真实。是小说所设置的情景下完全可能发生的真实情况。真实的东西可能并不崇高,但更接近人们的生活,因而也更受读者喜爱。

《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这部经久不息的小说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多次被翻拍成电影。电影又名《乱世佳人》。作品通过一幕幕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以及细腻逼真的人物形象,用诗一般的语言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飘》称得上有史以来最经典的爱情巨著之一。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主线是好强、任性的庄园主小姐斯佳丽纠缠在几个男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与之相伴的还有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旧日熟悉的一切都一去不返……既是一首人类爱情的绝唱,又是一幅反映社会政治、经济、道德诸多方面巨大而深刻变化的宏大历史画卷。
《飘》的人物性格塑造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塑造方法,人物性格多元组合成为这部小说的一个重大亮点,以战争背景,鲜活的彰显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更从斯佳丽一家展现作者对于黑人平等的看法。性格组合展现了一个圆形的人物,通过圆形的人物集合又展示了小说历史环境的多个方面,从而详尽地记录下了一段动荡的历史,一段硝烟的时刻,以及在这种时刻不同人的成长。通过不同的性格发展,揭示了环境对于人的甚远影响,这种性格组合的描述方法也对后世小说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仅因一部作品就名扬天下并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是绝无仅有的。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便是这样一位独一无二的作家。《飘》1936年问世后引起轰动,被好莱坞搬上银幕后,米切尔更名扬四海。面对荣誉,米切尔谦虚地表示,《飘》的文字欠美丽,思想欠伟大,她自己也不过是位业余写作爱好者。她婉拒了各种邀请,一直与丈夫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此书自1936年首次出版后,在世界上被翻译成29种文字,总共销售了近3000万册 。1937年,小说获得普利策奖。根据此书拍成的电影《乱世佳人》于1939年12月15日在亚特兰大举行首映,引起轰动,并迅速风靡全球。而扮演男女主角的演员克拉克·盖博和费雯·丽更是因此而留在了许多影迷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