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社团名称有哪些?

如题。

1, 摄影协会:本着“以摄影感动人,以摄影鼓励人,以摄影团结人的精神”开展活动。
主要活动为摄影技术讲座,摄影展,摄影比赛,摄影实践。
2, 演讲协会: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学生社团。
3, 计算机协会: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自学成材,服务全校同学,走向社会”为目的,开展计算机软硬件学习及网络技术研究等活动。
4, 会计协会:学术性学会,开展会计学术讲座进行珠算、数控技巧实操。
5, 象棋协会:宏扬中国棋艺文化,培养学生兴趣的社团。
6, 乒乓球协会:活跃人文体育氛围,提高乒乓球爱好者的体育修养,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
7, 足球协会:致力于打造一个真正属于所有热爱足球、钟情足球的球迷的协会。
8, 模具与数控协会:以交流模具与数控知识,提高会员专业技术水平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学术类学生社团。
9, 跆拳道协会:由高级成员对学员进行指导,定期组织成员进行训练的一个协会。
10, 书画协会:提高同学们的书画兴趣,发挥学生特长,展现学生才华的社团。
11, 蓝天义工:华立学院的爱心协会,扶贫助残,拥有丰富的资源,是一个跨出校门的协会。
12, 放飞文学社:华立学院的第一个社团,是学院文学气息的根源。
13, 灵韵话剧社:针对社员培训演技,提高学生能力的社团。
14, 电子协会:结合理论实践,扩展电子爱好者的潜能的学术性社团。
15, 心理协会:以培养大学生文化心理品质为目的,解答学生心理疑问宣传心理卫生知识的社团。
16, 市场营销协会:提高会员营销知识,培养会员面向社会的学术性社团。
17, 金融协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使同学们能深入地接触社会,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和自身的素质。
18, 英语俱乐部:以英语系为指导中心,开展英语学习相关活动,激发同学门的英语学习热诚,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的学术性社团。
19, 公共关系协会:成立至今举行的企业参观、专题讲座、校园“公关之星”选拔大赛,培养学生公关能力的协会。
20, 毽球协会:推广毽球事业的发展,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为发扬体育精神,加强本校学生对毽球活动的热爱与了解。
21, 魔术协会:以校园街头魔术表演,近景魔术表演,舞台魔术表演为主,致力于成为一个优秀的魔术交流平台,为学校文化艺术表演注入新元素。
22, 商务交流协会:以商务管理专业知识为主,培养商务头脑涵盖商务英语及商务礼仪为目的的社团组织。
23, 物流协会:向广大学生传播物流相关的知识和理念,为他们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和自我实现的平台。
24, 羽毛球协会:为拉近羽毛球爱好者之间的距离,通过适量的运动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25, 街舞协会:集街舞爱好者于一体,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社团。
26, 吉他协会:为吉他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和展示音乐的平台,并进行一定的指导和讲解的社团。
27, 排球协会:团结全校排球爱好者,组织排球活动,丰富在校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28, 篮球协会:主要举办各种形式的篮球娱乐,竞技联赛,以加强篮球技术交流,服务广大会员为宗旨。
29, 炎之动漫社:动漫
30, 土木建筑协会:土木建筑方面
31, 记忆协会
32, 就业促进协会
33, 飞轮协会
34, 网球协会
35, 旅游协会
36,天文协会37,太极协会38,华立棋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30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是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以专科教育为主。

学院位于广州东部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和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广州华立科技园内。学院青山环绕,满目苍翠,荔树成荫,清静幽雅。

学院现有资产3亿多元,校园占地790多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30多万册,期刊400多种,拥有一流的校园网,已构建一所信息化、数字化、园林化的大学校园。

学院现设六系:经贸系、管理系、机电及自动化系、汽车工程系、计算机系、外语系。学院紧盯市场,开办市场急需专业及专业方向24个,涵盖文、工、管、经、理等多个领域。学院致力于探索“订单式教育+双证书”的教学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市场需求与学校教育紧密相结,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消化理论”,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无缝链接。学院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全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已建立了覆盖广东,特别是珠三角的庞大就业网,学院与珠三角数百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用人体系,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坚强的后盾。

学院以良好的社会声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认可。2005年9月,被陈香梅教科文奖办公室与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授予学院“创新与发展贡献奖”荣誉称号;2005年10月,广东省教育厅授予学院“广东省先进民办学校”的荣誉称号; 2006年7月中国教育研究会授予学院“全国先进办学单位”,已成为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

成功始自今日,辉煌属于未来。学院的目标是:力争三年内把学院办成一所以工科为主,文、工、管、经、理等协调发展,省内同类院校领先的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力争五年内成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成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广东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办学定位:
学院以适应广东省,瞄准珠三角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全面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职业道德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和有一定创新精神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办学理念:
学院秉承“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为人才培养理念,以“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为办学思路,以“严谨治学、规范管理”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主、需要为准、理论够用为度”为原则,致力于培养“一专多能”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教学模式:
学院大胆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行灵活的教学管理体系: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消化理论”,大大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中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既取得学历证书,又同时获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型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
学院积极探索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学院从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角度,实行“订单式教学加双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纳入实践操作性强的高级技工课程,引导学生参加高级技工证考试,取得相应的高级技工证书,大力培养市场急需,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对于渴望学习,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学院提供“专升本”的机会,学生既可参加全省统一的“专插本考试”,也可参加成人本科或其它本科考试,学院集中优秀师资力量,举办本科培训班,为学生打造一条全方位的成才之路。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213位包括外籍教师在内的教职工队伍,其中专职教师159人,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的30多人,具有讲师、工程师、会计师等职称的教师占60%,“双师型”教师占专职教师的20%,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教学设备:
学院教学、实验、实训设备先进、齐全。有高标准、高配置的多媒体课室和语音室;有配套专业的实验室与实训室(场),有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与模具技术、汽车服务技术、语言训练、电子商务实训、电工电子实验/实训等中心、有ERP、会计电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