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和中公的资料应该怎么选择呢?

华图和中公的资料应该怎么选择呢?华图优?还是中公更胜一筹?

这个问题要说清楚,需要针对看过的各个模块进行系统比较。可俺没这个时间洋洋洒洒写上个几万字。宏观的讲华图和中公大同小异(因为知识点是有限的),微观角度的看会发现一些知识点是互补的。你可以先看2012年华图模块班的数量关系,然后在看2012年中公专项班的数量关系,最好能针对内部小分类进行轮流看管比较就会发现什么叫互补。判断推理中的可能性推理推荐看2011年王永建的,讲解的超细。然后在结合云哲,李金川的部分补充(当然华图蔡金龙也有优势,比方说包含关系的推出公式,在中公是忽略不计的)。为什么有名师,其实个人看了这么多视频觉得,能把相同的知识用学生最容易接收和掌握的方式传授,这才是名师。所以不同的讲师,即便是同一机构的,也有不同的授课方式(比方说中公的李琳和王永建在讲到排列组合时就非常明显;华图的李委明和魏华刚同样也有各自的特色),只能说适合自己的切入点讲课才是真正好的课程。那么华图中公各有所长就也凸显出来了。同样视频不能囊括所有考点,最好能结合华图的模块宝典或者中公的专项,很多数量关系中的特殊题型还是得看书掌握。总之能两个机构能结合互通的知识点最好能整合起来为我所用,所谓集百家之长,方能成一家之言。而对于两机构有出入甚至矛盾的极少数知识点,特别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存在这个问题,那就不要计较,选择一个你能接受的,你认为更符合你标准的机构学习之,抛弃另一个机构这方面的体系就行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03
华图模块班的数量关系,然后在看2012年中公专项班的数量关系,最好能针对内部小分类进行轮流看管比较就会发现什么叫互补。判断推理中的可能性推理推荐看2011年王永建的,讲解的超细。然后在结合云哲,李金川的部分补充(当然华图蔡金龙也有优势,比方说包含关系的推出公式,在中公是忽略不计的)。为什么有名师,其实个人看了这么多视频觉得,能把相同的知识用学生最容易接收和掌握的方式传授,这才是名师。所以不同的讲师,即便是同一机构的,也有不同的授课方式(比方说中公的李琳和王永建在讲到排列组合时就非常明显;华图的李委明和魏华刚同样也有各自的特色),只能说适合自己的切入点讲课才是真正好的课程。那么华图中公各有所长就也凸显出来了。同样视频不能囊括所有考点,最好能结合华图的模块宝典或者中公的专项,很多数量关系中的特殊题型还是得看书掌握。总之能两个机构能结合互通的知识点最好能整合起来为我所用,所谓集百家之长,方能成一家之言。而对于两机构有出入甚至矛盾的极少数知识点,特别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存在这个问题,那就不要计较,选择一个你能接受的,你认为更符合你标准的机构学习之,抛弃另一个机构这方面的体系就行了。
第2个回答  2013-08-08
听他们说:华图强于行测,中公强于申论!我也是这么认为!
第3个回答  2015-08-11
华图和中公是两大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对于市面中公和华图的资料教材,选择上应该从封面、前言目录、内容细节、印刷质量、图书体系等几个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的。

一看封面:封面是考生最直观判断教材质量的依据。

二看前言和目录:一本书的前言会对教材的特点进行总结和介绍,目录体现的是教材的整体框架。前言精准翔实可以方便考生迅速了解这本书是否适合自己,这体现了教材的自信,相信能够凭实力吸引考生。

三看内容细节: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判断教材的优劣,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小章节看其质量。这一个小章节的内容,要看:例题是否是最新的真题,或者是和历年真题难度类似的模拟题,例题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等等;解析是否有说服力,讲述是否简明易懂,充分体现整本书的基本素质。

四看印刷质量:有些机构在教材的纸张、装帧、印刷等方面采取一些技巧误导考生,这样的参考书考生一定要警惕。

五看图书体系:考生一定要考察这套教材是否体系完整。所谓成体系不是种类越多越好,而是根据国考特点,分类科学研究深入才是好的教材。
第4个回答  2013-08-08
就是不晓得取哪家的长 补哪家的短呀 还请多指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