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色是什么?

快!急!

1〉威尼斯在15世纪成为地中海沿岸最大的商业中心,实现贵族共和制政体,整个城市充满繁华的世俗气氛,15世纪后半期美术题材就从宗教转向世俗。〈2〉世俗的题材使艺术家把目光转向美丽的自然风光,舒适豪华的生活也带来一种享乐主义的情调,这一切都使威尼斯画派的艺术家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演奏了一段华丽的终曲。〈3〉威尼斯画派追求色彩的热烈明朗与辉煌灿烂。〈4〉威尼斯气候潮湿,也使油画得到发展。(1)贝利尼:A.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注重风景的描绘,把自然景色诗意化,作品充满宁静和淡雅的情调。B.成功之处在于将风景的氛围与画中人物的精神状态紧密结合在一起。C.色彩和素描的表现力成为首要的因素,这也是威尼斯画派的共性:a.《有小树的圣母》:用刺眼的色彩安排揭示人物内心壮丽感受和精神状态。b.《神的欢宴》《湖的圣母》:大胆采用外光,色彩明朗鲜艳,流畅的线条富于音乐性.D.这种和谐优美的基调促进了威尼斯画派的形成和发展。(2)乔尔乔纳:A.威尼斯画派全盛时期的人物,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威尼斯画派的画家。B.诗一般的画面:不仅是一种优美的视觉效果,而且有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a.《三个哲学家》《沉睡的维纳斯》。b.《田园合奏》:对美丽的大自然和对幸福人生的赞歌。C.作品有高度的抒情,这种抒情被奇特的理性精神所统领,大自然在作品也变的日益重要。(3)提香:A.作品显得壮丽,热情,富于想像,色彩强烈,用笔奔放。B.人物更为粗旷,更加加意气风发,也更完整:a.《天上人间的爱》:牧歌式的情调,反映出当时在人文学者中流行的新柏拉图主义思想。b.《乌尔宾诺的维纳斯》:追求光与色的波澜壮阔,形象逼真,生动,情节的风俗化处理,加强对世俗欢乐的认同感,反映他的现实主义艺术观。C.晚年内心充满不安的情绪,笔触显得凝重,色彩更加单纯:《丹伊娜》。D.艺术的优点在于笔触的运用方法为造型的表现提高了更多可能性。(4)委罗内塞:作品表现世俗的欢乐与自由:《利未的家宴》《加纳的婚宴》。(5)丁托列托:A.艺术理想是“把提香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的形体结合起来”:a.具有宏大的构图,复杂激烈的人物动态和异乎寻常的透视角度:《圣马可的奇迹》。b.《银河的起源》:运用人物动态与光线对比创造出生动欢快的气氛。B.主要关心画面的视觉效果。(6)柯罗乔:画面色调明快,诗意盎然,妇女形象美丽动人:《圣夜》《丽达与天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9
威尼斯与东方各国早有频繁的商业交往,艺术上既有拜占庭的金碧辉煌,也有阿拉伯的精细华丽。新大陆发现之前它几乎控制了地中海上的经济。文艺复兴时期在意大利的各城邦中威尼斯是个幸运儿,没有遭受过多的砖乱,16世纪意大利各城邦经济逐步衰落时,它仍是东西方商旅必经之路。在宗教上它对梵蒂冈也不像其他城邦那样唯命是从。当时的威尼斯对人文足以是个各种条件俱佳的温床。不过,比之其他城邦威尼斯的文艺复兴还是姗姗来迟,15世纪后期人文主义的原则才形成。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思想很快影响了那里的文学艺术,从15世纪中叶起,许多宗教题材的美术作品出现了浓郁的世俗化色彩,画面上追求欢快、激情和狂热的调子。威尼斯画家笔下的圣母和天使,往往是一些穿着华丽、肌肤圆润的上层妇女形象。这种追求享乐的思想,在艺术上表现得相当突出,从而形成了这一地区特有的绘画风格,称之为威尼斯画派。这一画派中杰出的代表有乔凡尼·贝利尼、提香、乔尔乔内、丁托莱托、保罗·委罗内塞等。当时,意大利的绘画以佛罗伦萨为中心。同时,在意大利中部,还有锡耶纳画派、安勃利亚画派和佩鲁贾画派,在意大利北部,也活跃着威尼斯画派、巴图亚画派和斐拉拉画派。波提切利、提香、乔尔乔内、丁托列托等,成为人类艺术史上著名的绘画大师。

值得一提的是,威尼斯画派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地位是极其独特的。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罗马和佛罗伦萨等城市,已处于磨难之际,而整个16世纪初的威尼斯,却保持着宗教的自由和社会的祥和。这里的人们天生具有欢乐明朗的气质,他们喜欢饮酒、狂欢、享乐,以奢侈浪费而名闻遐迩,威尼斯的妇女更以酷爱修饰和自由无拘束的性格为荣。这里的一切,为绘画提供了阳光灿烂的、充分欢乐自信的、色彩艳丽的环境。威尼斯的画家们认为,只有用欢乐、狂热、激情,才能更好地描绘出他们所置身的色彩明丽而又欢乐开朗的威尼斯世界。

15世纪威尼斯绘画的特征,反映着威尼斯社会当时人们一般的心理状态,他们大多倾向于寻求欢乐、狂热和激情,宗教的训诫性比较少,即便是宗教题材的作品,也充满着对于人间生活的美满想象力,色彩大体上趋于饱满、丰富和多调子,并具有一种抒情的意味。

威尼斯画派是文艺复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的奠基者是两大美术世家--维瓦里尼家族和雅可布·贝利尼家族。贝利尼绘画世家共有父子三人:雅可布·贝利尼(1400~1470),其子贞提尔·贝利尼(1429~1507)与和乔凡尼·贝利尼(1430~1516)。

贞提尔·贝利尼与乔凡尼·贝利尼自小都向父亲学画。哥哥成名较早,不久成为威尼斯共和国的公职画家。1479年被派往君士坦丁堡,专门为苏丹王宫画肖像,名声远扬。

提香(1490?~1576)生于阿尔卑斯高原的托卡勒城一个退职的将军家庭。他从小不大爱读书,上学的时候,常跑到野外森林里去游逛,摘花,将花揉烂,取它的汁液画画,连家庭教师也对他没有办法。于是,父亲因势利导,送他到威尼斯去学画。香对于欧洲后来的绘画有很大影响,他象米开朗基罗那样长寿,又象拉斐尔那样幸运和受宠。在上层社会里,他的作品是最有威望的,同时他与威尼斯进步的文主义学者,又有广泛的交谊。他反对教会专权,在最反动的年代,他坚决维护民族尊严,他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的作品,都通过对人的活动与性格的表现,来实现现实主义艺术的意义。威尼斯画派崇尚色彩,而提香的色彩表现力已达这一画派的顶峰。在威尼斯人看来,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并没有被线条分割着,一切都是雾一般地溶合在一起的,这正是水城风光的特色。

大约从1530年起,提香开始采用"异教"题材,即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形象,创作了一系列裸体女人的作品,这也是威尼斯画派一大题材特色。在表现人体美方面,威尼斯画派也和佛罗伦萨的画家们一样,敢于冲破长期桎梏人们的观念的牢笼,把古希腊的美学观加以复兴,并融合在人文主义的美学理想中。

以人体美为艺术创作的一个领域,在欧洲有很长有历史。古代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就是明证,他认为艺术中的人体美必须是精神与肉体都美的,而应以精神为主导。700多年后,一位叫普罗提诺的美学家,在谈到人体美时却强调:美的肉体只是最高美的痕迹、影子和反光。为要显示这种最高的美,必先使灵魂摆脱肉体的污垢。什么是"污垢"?换言之,就是"官能感受"。这种观点正是中世纪纪欧洲封建神学观念的反映,在那时要表现纯粹的"灵魂",得去掉肉体的"污垢",在提香出生以前的数百年间,也有一些人体艺术品,但只表现一幅人体骨架和一张干瘪的皮而已。

乔尔乔奈(1477~1510)的全名应是乔尔乔·巴巴雷里·达·卡斯特弗兰科,而改用乔尔乔奈这个名字,则含有"明朗"、"幽雅"的意思。这位艺术家出生在威尼斯附近的卡斯特弗兰科镇,最初习艺于威尼斯名画家贝里尼的名下。继他之后的威尼斯另一位大师提香,就和他同师学艺。后来由于两人的过失,老师一气之下把他们都赶出了画室。乔尔乔奈以后之能与提香长期合作,可能与年少时结成深情厚谊有关。年龄较小的提香也把这位师兄奉为师长。

在威尼斯派大画家中,唯独丁托莱托算是地道的威尼斯画家,因为他诞生在威尼斯城里,据说他的生活十分俭朴,没有嗜好,对于欢乐与财富向来取淡漠态度。平时埋首艺术,终日为画面构思所工作着。有的文献资料提到他在威尼斯作画时,从不计较报酬,索价也不高,往往只收取颜料和画布费用。他的生活比较平静,没有什么大的起落。

丁托莱托的艺术最光辉时期是在他最后的30年。这时他完成的作品不仅量多质高,题材也极广泛。关于基督传说的故事,画家有独到的表现方法。基于现实生活的感受,他往往用真实的艺术语言去叙述传说的事件。为加强悲剧性力量,他善于利用波澜壮阔的戏剧性冲突,给人以震撼性的感染力。

威尼斯画派中另一位现实主义大师是保罗·委罗内塞。他原是提香的学生,本名是保罗·卡尔雅里,因出生在委罗纳,故被人称为委罗内塞。他的父亲是一个雕塑家,因而他较早接受了艺术熏陶。他最初的老师是委罗纳的画家安东尼奥·巴吉勒,后来到了罗马,又深受米开朗基罗等人的壁画影响。

1553年他来到威尼斯,威尼斯的画风使他改变了早期那种明净的银灰色调子,转而对世俗生活中豪华宴会的热烈色彩产生了热情。

威尼斯画派艺术的最高理想,就是充分显示现世生活的一切美好享受。人文主义的审美观是一种人性解放的审美观,它是在普遍的群众渴求中孕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