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理解鲁迅先生说的:“言语是没有阶级性的,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如题所述

我的理解是,言语是指语言文字本身,而语言则是受其使用者的个人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作用后产生的文化交流和传播手段。言语(在鲁迅话中)只是一个概念性的称呼,是所有抽象的、不带任何个人情感或群体情感的文字符号和声音的总称;语言则是言语通过人的头脑组织起来的带有多重意义的语言文字。而人的头脑免不了受社会环境中的影响而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用阶级差异来加以划分。因此,由不同阶级人说出或写出的语言相对于同阶级人的语言就有大得多的差异,这是语言的阶级性。当然也可能只是一方面,语言的阶级性同时也表现在不同阶级的人在进行语言沟通时产生的障碍、以及因其阶级身份相同或不同而导致的态度上的对立或迎合。比如地主老爷对贫下中农说话时可能会颐指气使、工人阶级发表檄文是的慷慨激昂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6
言语,只要是能说话的人,都可以言语,这种言语是部分语言语种的,所以说言语没有阶级性。
语言,感觉提升了一个层次。我们通常能听到的各国语言,如汉语、英语、法语,各种语言,如计算机语言、艺术语言、文学语言等。掌握各种语言的人其实是有阶级之分的。语言有点跟社会资源联系在一起。
第2个回答  2013-07-25
我的理解是: 在语言的世界里,你什么都可以说,不会被限制。
但是,不同的阶级会说出代表他自己的话。
第3个回答  2013-07-28
语言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固的,具有相对静止状态。而言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这种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相对的运动状态。
其次,语言是个系统,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人们在运用这个工具的时候,必须遵守这个系统的规则。因此,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而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的过程和结果,它具有个人特色,以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每个人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等方面都有个人特色,而且每个人每一次说话都是不同的。这些都是言语现象和言语要素。因此言语除了具有社会因素,还具有个人因素。
再次,语言系统的各个结构成分(语音成分、词的数量和构词规则等)是有限的,但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作为一个行为过程,人们所说出的话是无限的,每句话语的长短在理论上也应该是无限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追加成分而使它变得更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它们说出无限多的话语。
简单地说,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一个抽象的实体,是从语言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全社会约定俗成的均质系统,而在抽象的过程中,就必须把所有的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全排除出去。但言语是很难找到规律的。因此,“言语是没有阶级性的,语言是有阶级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