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大学》开宗明义即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第一句话翻过来就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

其后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论述是中华文明对做事取得成功之根本所进行的精辟论断。

从现代管理角度解读,《大学》的第一段话表达了二层意思:其一,高尚美好的愿景;其二,要系统做事才能真正成功(近道)。

现代系统理论认为,由各相互连结的部分构成的整体就是系统。核心思想是各局部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对整体发挥影响,因此,不可偏废。

要之,系统做事就是有组织地按步骤、分轻重缓急做事,通俗说就是要会“弹钢琴”。

从企业层面讲,就是对现代管理理念、原则、方式方法持之以恒,有序推进,一是把握节奏,二是分清主次。

从理论层面讲,系统做事建立在建构理性基础之上。所谓建构理性,就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其他人、群体、组织的实践经验,总结升华出来的行动指导思想。建构理性高于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也即“走一步看一步”,无论是“摸着石头过河”还是“走一步看一步”,都是为建构理性做准备,是阶段性的产物。到了合适的时机,无论个人或团体,都需要对实践理性的结果予以总结升华,上升至理论高度,成为建构理性用以指导自己或团体下一步的行动。自己总结升华不出来,那就向别的个体、团队、组织、民族、国家借鉴学习。否则,任何个人或群体将会陷入停滞不前的死循环。

明德战略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把推行系统管理作为自己的核心理念之一,在中国企业界全力倡导系统管理理念。

明德战略创始人娄勇坦言,倘若继续轻视系统做事的习惯与能力,整个民族将会为此付出不可承受之代价,也不可能得到外部世界的承认,国民如此,中国企业也不会例外。

明德战略认为,在今天全球化冲击的世界,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之间、落后企业与先进企业之间的管理差距,早已不是什么有没有新鲜的管理制度、出奇制胜的竞争手段这样一招鲜的“管理法宝”,中国企业要想获得任何一家世界先进企业的所谓管理秘芨,都可以轻而易举,不是问题。真实的差距是你有没有系统做事的能力,你的企业是靠制度、文化、机制在管理还是靠老板/CEO的灵机一动亦或《三国演义》的心机、“雍正王朝”的权术在管理,这才是差距。

为帮助中国企业培养系统做事习惯、提升系统做事能力,明德战略倾力开发出享有知识产权的企业管理系统提升[ECHO]模型,该模型由四个层面构成,分别是:

E:企业家能力提升(Entrepreneurship promotion)
C:公司治理结构完善(Corporation governance perfection)
H:习惯与文化变革(Habit & Culture Change)
O:组织动态优化(Organization dynamic optimization)

其中:
E:企业家能力提升(Entrepreneurship promotion)核心点为:
1) 企业家能力提升必要性
2) 企业家的三种能力
3) 企业家能力提升路径

C:公司治理结构完善(Corporation governance perfection)核心点为:
1) 公司治理结构定义
2) 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必要性
3) 公司治理结构变革

H:习惯与文化变革(Habit & Culture Change)核心点为:
1) 习惯与文化重塑内容
2) 习惯与文化重塑步骤

O:组织动态优化(Organization dynamic optimization)核心点为:
1) 组织动态优化的内涵
2) 企业组织的层级控制
3) 组织动态优化的步骤

[ECHO]模型已在多家中国企业得以全面或部分推行,效果显著,深受赞誉,并正在得到全社会更加广泛的认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8

这句话出自于《礼记大学》 其含义是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将品德用于日常生活 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第2个回答  2019-04-03

明明德,第一个明师弄明白、正解的意思,第二个明是“中”,德是中里面的一点。这是重点中的重点。

第3个回答  2013-07-27
就是说,大学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 这一句道出了无数教育家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
第4个回答  2013-07-27
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阐明完美、光明的德性;在于使人民受到感化,成为新人;在于达到道德上完美无缺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