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钱中通宝\重宝\元宝的区别是什么?

比如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和咸丰元宝

一、特点不同:

1.通宝:

“通宝”名称为后世沿用,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号(国号)。

2.重宝:

币面多在“重宝”二字前铸有年号。

3.元宝:

由贵重的黄金或白银制成,仰面似船,伏面似案(桌面)的船型“银铤”。

二、起源不同:

1.通宝:

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唐朝金质开元通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

2.重宝:

重宝最早的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铸的“乾元重宝”。

3.元宝:

元宝起源于唐朝,在唐朝建中初期(780~783)就有使用白银支付大宗马钱(支付买马的大笔数额款项)的记录。

扩展资料

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了,而改称宝。如南唐的“大唐通宝",“唐国通宝”、宋“太平通宝”、明“永乐通宝”、清“康熙通宝”等等。

除了“通宝”以外,历代古币上还多有“重宝”“元宝”等(明朝只有通宝)。以清朝咸丰年间的铸币分类最为复杂,制钱称通宝,当五至当五十称重宝,当百至当千称元宝。直至民国早期还有“民国通宝”和“福建通宝”等。贯穿了从初唐到晚清的各个时代。

宣统年间,全国各省几乎都已停铸制钱,仅宝泉局铸过一种重一钱的“宣统通宝”小平钱,数量也不多,分为大小两种,新疆地区有“宣统通宝”红钱,以及宝广、宝福两局出过机制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通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5

区别有三:

1、名称不同。一个叫通宝,一个叫重宝,另一个叫元宝。

2、面值不同。小面值钱是通宝、中等面值是重宝、大面值是元宝。

3、材质不同。通宝和重宝一般是铜制的,但元宝一般是银制的。

扩展资料:

元宝是古代的一种货币,由贵重的黄金或白银制成,一般白银居多,黄金稀见。在中国货币史上,正式把金银称作“元宝”,始于元代。

不过,早在唐初开元通宝行世时,民间就有取其硕大、贵重之意,旋读为“开通元宝”的。而元代呼金银钱为“元宝”,则是元朝之宝的意思,黄金叫作:金元宝,银锭叫作银元宝,既有政治含义,也是对金银货币约定俗成的通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宝 (古代货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8
铜钱中通宝\重宝\元宝的区别是
如咸丰铜币:
1、元宝当千为最大货币,
2、通宝为最小货币,一个当千的可以换一千个一文通宝钱。
3、重宝是当十以上至当百以下的为重宝。
一、通宝
  通宝:是中国自唐至清末铜币的一种名称,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开创新纪元,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了,而改称宝。如 “大唐通宝”、“唐国通宝”、“太平通宝”、“永乐通宝”、“康熙通宝”等等。货币称宝是有其社会意义的,这就是货币的威力增大了。专家总结了历代钱币中钱文,称为通宝的有“宋元、太平、天禧、皇宋、至和、嘉佑、治平、熙宁、元丰、元佑、元符、建国、圣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靖康”等等。

二、元宝
  元宝:这一名称最早是用于唐肃宗时史思明在洛阳铸的"得壹元宝"和“顺天元宝”。顺天元宝是由得壹元宝改制的。这两种钱可以说是一种占领货币。大历年间曾铸有大历元宝,制作不精。当时钱价很低,铜价却很高。因此官铸也不精良。以后还有天福元宝、淳化元宝、圣宋元宝、宣和元宝、靖康元宝等。

三、重宝
 重宝: 也是铜币的一种名称,这一名称最早是用于唐乾元元年铸的“乾元重宝”。乾元钱法定有两种:一种是乾元重宝当十钱;另一种是当五十的乾元重宝,这种钱的背面的外廓是双圈,所以称为重轮乾元钱。乾元重宝流传下来的很多,特别是小平钱,仅次于开元钱。朝鲜曾铸造乾元重宝,背面有“东国”二字,这是朝鲜最早的钱币。乾元钱有光背,有背面穿下俯或飞鸟或云朵,也有云朵在穿上的。以后有南汉“钱亨重宝”,北宋“庆历重宝”、“崇宁重宝”,清“咸丰重宝”、“光绪重宝”等等。
第3个回答  2013-07-19
咸丰铜币元宝当千为最大货币,通宝为最小货币,一个当千的可以换一千个一文通宝钱。当十以上至当百以下为重宝。
第4个回答  2018-05-09
我有好的古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