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

很多文言文词语是一词多义的。解释下例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百: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言:闲静少言 黔娄之妻有言
食:食不饱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能:安求其能千里也 虽有千里之能
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与朱元思书
至:礼愈至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患:又患无硕师名人 无冻馁之患矣
道:益慕圣贤之道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质:援疑质理 非天质之卑
直:直视无碍 争高直指

百:一百许里(数词,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喻很多)
言:闲静少言(动词,说话) 黔娄之妻有言(名词,说过的话)
食:食不饱(吃)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食(饲养)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
策: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驱策,驱使)
能: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名词,能力)
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书籍) 与朱元思书(信件)
至:礼愈至(全,周到) 至舍(到达),四支僵劲不能动
患:又患无硕师名人(恐怕,担心) 无冻馁之患矣(后果,忧虑,疾病)
道:益慕圣贤之道(处事方法,学说)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动词,说)
质:援疑质理(质疑,询问) 非天质之卑(资质)
直:直视无碍(长时间,一直) 争高直指(不弯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8
百 一百许里(十的倍数) 猿则百叫无绝(极言其多)
言 闲静少言(说话,说) 黔娄之妻有言(言语,话)
食:食(吃)不饱 一食(吃)或尽粟一石 食(喂)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喂养)也
策:执策(握着鞭子)而临之 策(驱使,骑的方法)之不以其道
能:安求其能(可以,能够)千里也 虽有千里之能(能力)
书:每假借于藏书(书籍)之家 与朱元思书(书信)
至:礼愈至(周到) 至(到底,到)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患:又患(担心)无硕师名人 无冻馁之患(忧患)矣
道:益慕圣贤之道(学说.名词) 余故道(说,动词)为学之难以告之
质:援疑质(询问)理 非天质(姿质)之卑
直:直(一直)视无碍 争高直(笔直)指
第2个回答  2013-07-18
如《捕蛇者说》中,有两句句子出现到“赋”、“岁赋其二”、“更若役,复若赋”,这两个“赋”的词性意义各不相同,前者是动词,征收的意思,后者是名词,赋税的意思。再联系复习旧知,《岳相楼记》中也出现一个“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句中的“赋”和前两种意思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