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钢筋混凝土楼房凝固期需要多长时间

如题所述

国标《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规定:

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h30min(390min);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600min)。

等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的时候就可以上人,12小时就要洒水养护了,如果按照现在的高温天气,一天撒三遍水,8~10天混凝土强度就基本达到100%了,拆模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了,当然再往后强度可能还是会增长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三天内的养护是非常重要的。

扩展资料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

一般来说,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水灰比不变时,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所以说,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所以,工程开工时,首先由技术负责人现场确定粗骨料,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高。

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控制与不同的工程部位相适应;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施工中,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在3%以内,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

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

同时,混凝土质量又与外加剂的种类、掺入量、掺入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它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适合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以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夏季要防暴晒,充分利用早、晚气温高低的时间浇筑混凝土;尽量缩短运输和浇筑时间,防止暴晒,并增大拌合物出罐时的塌落度;养护时不宜间断浇水,因为混凝土表面在干燥时温度升高,在浇水时冷却,这种冷热交替作用会使混凝土强度和抗裂性降低。冬季要保温防冻害,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强度等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泥初凝时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16

    混凝土强度达到1.20N/mm²可以上人,施工。天气温度高的话1天就可以。现在的气温条件下,7天能达到75%以上,跨度小于8米的构件(悬挑除外)可以拆模。

    砼中起到凝结作用的是水泥,所以砼的凝结时间主要是依据水泥的凝结时间进行判定的。在判定砼凝结时间时需要按照不同性能的水泥、水泥标号等查找规范进行大致的判定,如果需要精确的判定,那就需要对水泥的物理性能进行常规的检测,依据水泥出厂报告或试验报告提供的水泥凝结时间判定砼的凝结时间。一般不掺外加剂的砼初凝时间在3~6小时,终凝时间在8~10小时,掺外加剂的砼要结合外加剂的性能进行确定。

    混凝土的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长,呈曲线关系。14天以前,曲线较陡,14天以后曲线开始变得平缓,28天以后曲线更加平缓。就是说混凝土随养护时间的延长,强度不断地增长,开始较快,以后则渐缓,大约在2~3年以后,强度才停止增长。 

    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不仅与养护时间有关,还与水泥的品种、养护条件、环境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如使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自然条件下养护,环境温度20℃时,7天可达到设计强度的60%,28天可达到设计强度的95~100%;而在环境温度10℃时7天只能达到设计强度的45%左右,28天也只能达到设计强度的80%左右。在负温度的条件下,只要混凝土受冻前强度已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上,混凝土的强度也能增长,但增长较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11
一般情况水泥初凝时间3小时左右,终凝10小时左右。等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的时候就可以上人,12小时就要洒水养护了,如果按照现在的高温天气,一天撒三遍水,8~10天混凝土强度就基本达到100%了,拆模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了,当然再往后强度可能还是会增长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三天内的养护是非常重要的
第3个回答  2013-08-10
根据温度,一般睛天,十天就可以拆摸板